全國畜牧總站站長楊振海:以地方畜禽品種助推畜牧業供給側改革

全國畜牧總站站長楊振海8月2日在《農民日報》撰文稱,我國畜產品生產已由數量導向邁入質量導向的新階段。實現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抓好畜禽遺傳資源這個良種的源頭,增加“特、精、美”和優質畜產品供給,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國畜牧總站站長楊振海:以地方畜禽品種助推畜牧業供給側改革

他表示,要針對當前地方畜禽遺傳資源生存狀況日益嚴峻、開發利用不足、主要畜種種源過多依賴引進品種等突出問題,加快建立健全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保存、考核評價、監測預警、科技創新和開發利用等五大體系,全面提升我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水平。

通過著力抓好五大體系建設,確保重要資源不丟失,種質特性不改變,經濟性狀不降低,力爭到2020年,國家和地方保護品種有效保護率分別達到95%和80%,到2025年,國家和地方保護品種有效保護率分別達到98%和85%。

全國畜牧總站站長楊振海:以地方畜禽品種助推畜牧業供給側改革

此外,楊振海指出,要創新自主產權品種,培植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畜禽育種企業,力爭到2025年,地方畜禽品種產業化開發率達到70%,主要畜種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70%,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畜禽種業,基本形成資源保護與利用相結合、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相融合、畜產品供應大眾普惠型和優質特色型各得其美的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