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面試了一個候選人,氣到暴走!”

對於很多HR朋友們來說,候選人在簡歷上振振有詞,卻在實際中漏洞百出,時間斷帶,只為誇張,就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就像我一位做HR的朋友一樣,在看到有個候選人的簡歷還不錯,但是在面試中詢問問題時,候選人經常回避細節,且介紹工作經歷時,同一時間竟在兩家公司同時工作。

作為工作幾年的HR來說,如果沒有遇到過建立套路的話,那就真的是入錯行了。

而簡歷卻是一個求職者進入一家公司的敲門磚,套路也就多種多樣了。

那一般情況下,HR會遇到哪些簡歷套路?

簡歷套路

1.簡歷照套路

雖然對於大多數工作來說,照片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在這顏值至上的社會,候選人還是會傾盡一切技術對照片大改特改。就像現在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一樣:“我唯一堅持的一件事就是為了美堅持開美顏。”

面部面積縮小、頭髮變色、眼睛放大、連眼神都能輻射2裡地,以至於在面試的時候根本認不出是誰。簡歷的套路,HR們,都懂,造假太過分,還不如來張動漫!

“我今天面試了一個候選人,氣到暴走!”

2.學歷套路

照片造假還可以原諒,畢竟每個人都愛美,但是學歷造假就屬於深度造假了。

在HR認知裡,不可寬恕,有些候選人勇氣足夠大,都能帶動流浪地球了,不僅簡歷學歷造假,且連證書都是假一套。

3. 工作經歷套路

所謂的工作經歷套路主要是工作時間的長短,在一家或者是幾家公司的任職時間,某個崗位的任職時間等。

根據網絡調查數據顯示:工作求職者在“在職時間”這個項目上造假概率為12%,在“擔任職位”項目上的造假概率為13.9%。

大家都知道,培養一個優秀的員工很不容易,所以HR很注重員工的穩定性,如果一個員工頻繁跳槽,HR就會慎重考慮。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候選人為了避免自己簡歷暴露頻繁跳槽的事實,對工作經歷加以縮減,借在一個公司的時間長短體現忠誠。

04.工作title造假

有一部分候選人跳槽是堅信跳槽可以升職加薪,但是慾望過大有時就會喪失基本的底線,出現title造假的情況,比如專員修改成主管、主管改總監等。

為什麼會出現簡歷虛假的情況

在面對簡歷造假的情況,很多求職者都會辯解:簡歷存在誇大成分很正常啊,又不是隻有我一個。

但是HR確實一個更為嚴謹的職業群體,眼裡是容不得瑕疵的,更不要說這件事已經關係到求職者的誠信問題。

如果一個求職者連最基本的誠信都做不到,在公司工作的時候又如何能夠坦誠待人?

回到更為嚴苛的問題上,明知HR會層層審核,求職者為何還是敢於冒險造假簡歷。

1、缺乏基本的職場誠信意識。

一些融入社會不久的基礎員工,缺乏職場素質,不懂職場同樣也有邊界和限定,也有其不可任意踩踏的規則,所有的勇氣都是源於職場素質的匱乏以及投機取巧的心理。

2、尋求更高的利益。

相較於職場小白兔,一些較高職位的主管、總監則是希望通過簡歷的美化和誇大尋求更高的崗位和利益。

“我今天面試了一個候選人,氣到暴走!”

HR如何反擊候選人的簡歷造假

1、簡歷邏輯性判斷。

HR主要可以通過STAR邏輯來判斷真偽:

情境(S): 描述員工經歷過的典型的工作情境或任務;

目標(T):描述在那種情境下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行動(A):描述他/她為實現目標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結果(R):描述採用的行為所取得的整體結果是什麼(積極的、消極的、有成效的、沒收益的等)。

在面對HR場景化的具體時間提問的時候,候選人如果存在逃避,只強調較為抽象的觀點的時候,就很有嫌疑。

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問的細一點,候選人如果前後言辭矛盾、眼神恐慌躲閃,則可以確定其簡歷造假“犯罪者”。

比如:這個項目有多少人?排期計劃?現場有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感受?

2、背景調查。

背景調查不陌生,且面面俱到,一次性攻克候選人title造假、工作經歷造假。前公司人事、前公司領導、前公司下屬都是不錯的調查選擇。

但存在一個問題,證明人顧及曾為同事一場,即使心有不滿,也多給予好評。面對這種情況,HR需要:

1)詢問更多的證明人。

不要詢問一個人,不然就會出現偏聽偏信的結果,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喜歡這個候選人。

2)提問能夠抓取數據的問題。

比如其部門有多少人,和他同一個水平的有多少人,通過數據對比,得出其水平如何。

比如:他所在部門有多少人?與他同水平業績的員工有多少?

3、專業網站查詢。

面對學歷造假,HR可在某些專業網站查詢。比如現在很多網站能夠查到候選人的學歷情況,比如學信網;也可在查詢候選人的社保情況,根據比例瞭解其工資情況。

所以,面對候選人的簡歷造假情況,HR要刨根問底讓其現出原形,如果不能完全判斷簡歷造假,那也要從防止後面出現法律問題,所以要從法律風險上進行防治,要求候選人在簡歷寫上承諾簡歷一切屬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