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神仙世界——樑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現在來分析太極境的結構,與前面的兩境又不一樣。

玉清境的結構只有階級,仙人之間彼此幾乎沒有聯繫,也沒有什麼相關的故事傳說。

上清境的結構是以上清派為核心的。上清諸仙的背景、師承,還有同伴之間有很密切的聯繫。

太極境裡的神仙卻分為兩類。一類幾乎與玉清境一樣,只有職位, 沒有傳說。彼此間也沒什麼明顯的聯繫。另一類卻傳說不絕, 在中國的神話史上也相當重要,但卻不一定屬於道教人物,只是道教把他們作為自己的人。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太極藏於萬物之中

是什麼讓太極境出現這種特別的二分結構?也許這象“太極”一樣,分黑白陰陽吧。陶弘景是想用這種方式告訴門下,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太平”雖然可以帶來光明,但是也可以轉為無邊的黑暗。其例子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可能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太極境的眾神,特別是傳說多的那批,很多都能量巨大。事實上,《位業圖》受到廣泛攻擊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為這批人員。因為這些神仙有自己的信徒,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道教。他們實在難以容忍自己的偶象被放置在上清群仙之下的心情。如果你不能理解,就想想最近的《巴清傳》、《霍去病》事件吧,這也是自己的偶像被他人貶低的結果。應該說,中國人還算是平和的了。擺外國,真的要出人命官司甚至引發宗教戰爭。

與後聖帝君一樣,對於這群燙手山芋道教也是棄之可惜,但又難以控制。乾脆就將他們丟到太極界中來個整體控制。這感覺與西晉時賈皇后為了政變方便,將以張華為首的一干老臣趕到東宮去教授太子有異曲同工之妙。相對之下,在但丁的《神曲》中,把那些不信基督教的歷代大學者、大哲人趕到地獄入口去居住則要LOW得多。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神曲》中的地獄

兩種可能性,孰是孰非,就留給你自已判斷了。不過從《位業圖》的結構來看,我們對這兩派人員的介紹還是得從較不知名的那部份仙人開始講起。其實這一部份仙人也不一定完全沒有名氣,只是根據現在的資料,幾乎找不到他們的確切信息。為了記憶方便,套用一下武俠小說的結構,我們可以將這批成員分為:一聖,二君,四帝,五老、八真、十二散人。

一聖,當然是指後聖帝君了。

二君,指的是清和天帝君玄和陰陵上帝

四帝,指的是太極左真人中央黃老君、太極左真人紫陽左仙公中華公子、太極右真人西樑子文、太極右真人安度明。

五老,指的是中元老人中央上玄子、北極老子玄上仙皇、南極老人丹陵上真、西極老人素靈子期、東極老人扶陽公子

八真,其實在太極境中只有六真,他們是太極左公北谷先生、柏成子高、東極真人陵陽子明、北極真人安期生、西歸子、豐車子。

十二散人,這個其實不是確數。只是說數量比較大,他們是朱火丹靈宮龔仲陽、幼陽、太極左卿黃觀子、太極高仙伯延蓋公子、陽穀真人領西歸傅淳于太玄、玄洲仙都絳文期、玄洲仙伯、青精先生太宛北穀子、紫陽真人範明期、鬱絕真人裴玄仁、五老上真仙都老公、安公。

必須說明的是,這個分法也是為了方便了解,並不是絕對的,可能會有更好的分類法。

從頭開始說起。作為太極境的老大,後聖帝君前面已經介紹得夠多的了。現在只說他的屬下。

當後聖帝君下界時,仙界指派給他的二十四真人其實算是一個小朝庭,應該也是太極境的原始核心。他們是馬鳴、張陵、陰生、王褒、墨翟、司馬季主、洞臺清虛天七真人、八老先生。但加起來卻只有二十一人。這也是沒法子的,因為現在能找到的資料上只有這二十一位。就是道教自己的資料也提到,這些人的名字有隱有現,有真名有假名,搞不清楚。

然而在這裡面,屬於太極境的也只有司馬季主、洞臺清虛天七真人、八老先生。司馬季主和八老先生能夠確定時間,也不在這裡介紹,所以只介紹“洞臺清虛天七真人”。

說到“清虛”當然會讓人想起清虛真人王褒,他也是二十四真人之一,統治著十大洞天的王屋洞天。前面說了,道教的一個洞天就是一個小宇宙。而“大洞天”一般是與“小洞天”相伴出現的。如海南名勝“大小洞天”。在泌陽市附近有一座陽洛山,山上有個“洞臺“,也就是王屋洞天的小洞天,或者叫“別宮”,當年魏華存就是在這裡得到了王褒的傳授。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仙山

洞臺清虛天七真人,就是在洞臺裡修道的人,但名字已經失落。他們中也有修道成功飛昇上清境的。只是七人中卻沒一個有具體名字流傳下來。

列在太極境中後聖帝君的屬官還有正一上玄玉郎王中、鮑丘,這兩位不知何許人也。只知道“上玄玉郎”其實是個官名,可能還有很多,有可能就是所謂“飛靈玉童”。共有三十六人。這兩位所以有名,是因為在接引茅盈昇天時出了場。王中,也有做“王忠” 的。

有玉童就有玉女,王中、鮑丘以下就是南陵玉女。作為太極宮的正式編制,因此又叫“太極宮官”,共有三十二人。飛靈玉童與南陵玉女都是經書的守護者。

雖然後聖帝君是太極境的主宰,但太極境還有另外兩位帝君,即清和天帝君玄和陰陵上帝。問題是不知道這兩位的任何具體情況,只知道他倆都是太極中天之帝。但凡要成仙的人,才能看到清和天帝的仙書。而玄和陰陵上帝有驅除猛獸的靈符。由這個來推測,天清地濁,天陽地陰,陽生陰死,這兩位天帝應該就是象徵太極的黑白陰陽兩極。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神話中的仙童玉女

但是實際上在《位業圖》上的排位,這兩位天帝位置都相對靠後,緊接後聖帝君的是所謂“金闕四帝”,簡稱:黃老君、中華公子、西樑子文、安度明。他們分列太極境後聖帝君以下左右,各有兩位,都號稱“真人”。有可能他們的主責是分掌太極四極雲牙之氣。而服四極雲牙之氣者可以成仙。四帝負責考校修仙者,通過他們的測試才能成仙,也就是“入門”。

其實本來後聖帝君也是“金闕四帝”之一。但因為他作為主尊,甚至已經升入了上清界,所以這四位是後來重組。

首先是黃老君,他經常和上清界的中央道君與太上老君混淆,其實他們是不同的神靈。這位黃老君是五暉之氣(可能是五星之暉)的源頭,諱無英生,字雲九夜。他在上古混皇二年出世,七歲就明白了長生的秘訣,掌握了成天仙的方法,但依然靜思苦修,勤加修煉,終於成仙,在空曠的宇宙中遨遊,終於遇到了靈寶道君,學了更深層的秘法,成為金闕四帝之首,佩著神虎符,帶著流金鈴,拿著紫毛節,戴著金精巾。出行頭上有扶華晨蓋,乘坐著三素雲,管理著雲庭宮雲庭洞神門中央。

接下來是中華公子,他的名字叫“石路虛成”。之前已經介紹過了他的夫人。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兩夫妻分居兩境了。這個“中華”可能不是現在的“中華”之一。聯繫到黃老君本是管理洞神門的,這個“中華”可能也是門。在傳統占星術中,天上有一個星官叫“東蕃”,東蕃的第二顆星叫“次相”,次相的北邊,叫“中華東門”。同樣,在東蕃的西邊還有個星官叫“西蕃”。西蕃的第二顆星叫“次將”,次將的北邊,叫“中華西門”。另外,古代的京城也有一座叫“中華門”的標誌性建築。進入中華門筆直前行,就是皇宮。石路虛成可能就是管理太極境中華門的。他還是個音樂家,他創作了首歌頌“八素之真”的《素陽歌》。這曲子共有十五章,但凡能唱它的人,可以

精魂合樂,五神諧和,萬邪不侵。另外他可能也是紫陽八真人中的一位。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現存南京中華門

第三位西樑子文,很多書上稱其為“太極真人”但沒有更深入的個人資料。只知道他掌管的“雲牙”,也就是長生藥,叫“青精(食迅)飯”。他曾經拿這種食物給王褒吃,王褒後來也拿這給魏華存吃。

太極境同樣還有兩位是因為吃了這種雲牙成仙的,他倆是青精先生大宛北穀子與紫陽真人範明期。青精先生是居住在西域大宛國的一位仙人,能夠一天吃九頓,也能夠一年不吃飯。不過後來他在北谷這裡受了西樑子文的雲牙方才成了仙。製作“青精(食迅)飯”的一些秘方也通過他傳入了人間,現在“青精飯”是江南的一道地方美食。

範明期也是紫陽八真人之一。周義山是左真人,他是右真人。但事蹟也不詳。不清楚他為什麼沒有升入上清境。

金闕四帝中的最後一位安度明,沒什麼特別的事蹟,只是說他在山中修煉,頌經三十七年。終於有一天,一個獵人遇見了他,隨手送他一條毒蛇。安度明毫不畏懼,很高興地拿了過來。沒想到這條毒蛇馬上變成了金色的靈芝。獵人也顯了真身。原來他是中黃真人,特地來度化他。中黃真人很欣賞安度明的心定之功,就讓他吃下了金芝。立刻,安度明的渾身生出金光來。他在五百年中於五嶽分別修煉,終於上升至太極境。

唐代詩人孟郊有一首歌詠安度明的詩作,是為《列仙文》:

丹霞煥上清,八風鼓太和。回我神霄輦,遂造嶺玉阿。咄嗟天地外,九圍皆我家。上採白日精,下飲黃月華。靈觀空無中,鵬路無間邪。顧見魏賢安,濁氣傷汝和。勤研玄中思,道成更相過。

安度明是在接引魏華存昇天時也來了的,這詩中的“魏賢安”就是魏華存。

“五老”是道教神譜中一個很基本的組合,之前介紹的“中央道君”、“黃老君”其實都是五老的成員,但這個組合不止一個,太極境中就有自己的“五老”。他們是:上玄子、玄上仙皇、丹陵上真、素靈子期、扶陽公子。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五大行星

究其根本,太極境中的長生之方除了有四極雲牙還有致五方之道。掌管這一秘訣的就是五方老人。而這五方老人是修五辰之氣成道的。所謂“五辰”,也就是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道經上說,能修《洞房上經》十五年的人,就會有五老來接他們昇仙。交通工具還有五類,南極老人丹陵上真會用綠雲輿,西極老人素靈子期會用黃飈車,北極老人玄上仙皇會用玄景龍,東極老人扶陽公子會用青軿輦,中元老人中央上玄子會用曲晨蓋。看樣子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會是架龍拉著的超級豪華大車,供人單獨乘坐,也是代表了仙界對修仙者的禮遇。

不過除此之外,他們就沒有別的什麼傳說了。

五老以下是八真,但八真實際上並不全在太極境。他們是東極真人陵陽子明,南極真人赤松子,西極真人王方平,北極真人安期生,栢成子高,泰清仙王趙車子,九宮上相長裡先生、太極左公北洛先生。

這裡面赤松子、王方平、長裡先生前面已經介紹。陵陽子明、安期生、栢成子高放在後面介紹太極境那另一半仙人時講,趙車子不在太極境。結果只剩下北谷先生,但這位的確沒什麼名氣,更沒什麼故事流傳下來。

以下是十二散仙,都沒啥名氣。或者說,沒做啥有價值的事。

太極左卿黃觀子,他家世代崇信佛道,天天朝拜叩頭乞求長生,這樣搞了四十九年,入焦山修煉,太極真人考驗了他一百四十件事,結果件件讓其滿意,於是吃下金丹,讀《大洞真經》成了仙。按時間來看,他很有可能是南北朝成仙的。

對於這位的成仙經歷,肯定大部分人也不會滿意的。天天叩頭就能成仙,還是如此高位。哪有這樣容易?其實一解釋就通:《大洞真經》是上清派的至高經文,明白了吧?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上清大洞真經

黃觀子的經歷與裴玄仁很象,太極境裡也有位“鬱絕真人裴玄仁”,其實估計是閭丘方遠搞錯了。但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因為神仙會分身之術啊。一個人變成幾個佔位置也很正常。就算現實,領導幹部不還下基層鍛鍊嗎?後聖帝君不也是這樣?

在這群沒有啥名氣的仙人中,朱火丹靈宮的龔仲陽、幼陽兄弟比較醒目。因為他們都是青童君弟子。不過想想也現實,畢竟太極境是非常之地,沒幾個心腹鎮守會出問題。

所謂“朱火丹靈宮”就是之前介紹的“朱陵”,是仙人受化之所,也是鬼仙要想升遷的必由之路。用烈火煉化本屬鬼仙的陰質,不過仙人們對這有所掩蓋。說是修劍解或有陰德成仙的人來的地方。其實說白了就是死後成仙。龔仲陽、幼陽和之前介紹的管妃應該都是這裡的管理者。據記載兩人的神功叫“步六絕法”,能夠“乘玄上造,御十飛蟬,遊行南冥,絳云為蓋,以入五城”。不清楚這個“飛蟬”是不是真的蟬。

龔仲陽傳下了一首修仙詩是為:

子欲昇天慎秋分,罪無大小皆上聞。以罪求仙仙甚難,是故學道為心寒。

這是意指叫你不要在秋分日修煉,要不會讓仙人不高興。不過也說明這兩兄弟可能是專司懲罰修仙者的。

同樣與上清界關係甚深的還有玄洲仙伯和玄洲仙都絳文期。之前已經說明了“玄洲”是個什麼樣的所在。其實“玄洲仙伯”只是在玄洲修行者的通稱,但這個“玄洲仙伯”是特指,他叫長存子,管理著十大洞天之六的赤城山洞。所謂“赤城”就是“勢撥五嶽掩赤城”裡的“赤城”。赤城山洞天又叫“上清玉平洞天”,位於台州唐興縣,光在人間的範圍就有三百里方圓。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天台赤城山

玄洲仙都絳文期,也是接引南嶽夫人昇仙的吃瓜群眾,就是不知道“仙都”是啥?可能是“仙郎”字訛。

同樣與魏華存有關的吃瓜群眾還有太極高仙伯延蓋公子,可能他在這裡只是表明上清對太極的控制。而剩下兩個仙人,即陸渾真人太極監西郭幼度和陽穀真人領西歸傅淳于太玄,他們同樣沒啥線索,只知道淳于太玄是西域石城人。之前說過,陸渾很可能在敦煌一帶。說明這兩位應該都是西域人,可能與那裡的少數民族有聯繫,或者本來這兩位就是少數民族。抑合是受到那時的民族關係影響而誕生的兩位仙人?這都還需要考證。

最後一位要提到的仙人是安公,不過他與其他人有所不同,屬於魏晉時代的民間傳說。只是因為他幾乎與其他人沒什麼關係,所以放在這兒。

《搜神記》上說:安公姓陶,是安徽六安的一個冶煉師,鍊鐵需要用火,安公就是用火的大行家。可有一次,他用火的時候,火散了,卻見紫氣上衝於天。安公從沒見過這種事,於是心裡有點害怕,便下跪求神寬恕。可沒一會,一隻赤色的小雀停在了冶煉爐上,叫道:“

安公安公,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果然,到了七月七日這一天,天上下起了大雨,一條巨大的赤龍從天而降,停在了安公面前,安公騎上赤龍,從東南方上天不見了蹤影。這件事六安城數萬人眾都看到了,他們一起送別了安公。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十二)太極(二)陰陽相生是為太極

鑄治師

這個故事明顯是江南冶煉之神的故事。陶弘景所以把安公列入神譜,很大原因應該是因為他也對冶鐵一道深有研究。在中國,冶鐵技術與道教相互融合影響,形成了特有的煉丹術。陶弘景本人就為梁武帝煉丹數十年,因此對鍊鐵也有所涉獵。他還曾經煉出兩柄鋼刀作為梁武帝壽辰的賀禮。

以上是太極境沒那麼有名氣的仙人們的故事,後面介紹有名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