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新技术让三氧化硫的脱除率高达90%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军营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运用其团队发明的团聚强化除尘新技术对燃煤电厂进行超低排放改造,

不但能确保烟尘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而且可高效协同脱除烟气中三氧化硫,脱除率高达90%。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研究团队选取有代表性的江西国电丰城电厂三台34万千瓦超低排放改造机组进行了试验,对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和化学团聚强化除尘技术在不同机组不同负荷下对三氧化硫的脱除效果开展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煤粉燃烧和脱硝过程中均会产生三氧化硫,燃煤电厂3台机组经超低排放改造后,炉内三氧化硫的转化率为0.8%~1.4%;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中三氧化硫的转化率为0.8%~1.3%。湿式静电除尘器对三氧化硫的脱除率达80%以上,化学团聚系统三氧化硫的脱除率受负荷影响较小,最高可达90%。

据介绍,我国对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有严格的刚性规定,脱硫主要是脱除二氧化硫气体,对三氧化硫排放没有法制性约束。因国家对燃煤电厂三氧化硫排放没有标准,电厂没有相关数据记录和措施,只有部分研究人员做过一点研究,“三氧化硫”成了漏网之鱼。

其实,三氧化硫比二氧化硫的毒性高十多倍,且具有强腐蚀性,排入大气中形成酸雨,三氧化硫气溶胶是PM2.5前驱体,以气溶胶形成存在的三氧化硫是一个被忽视的危害,导致能见度降低和加剧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研究分析,一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排放的三氧化硫的量至少为每小时57.8公斤,全国火电机组三氧化硫排放总量可达71.94吨/年。如果全国火电机组均安装化学团聚系统,按三氧化硫的脱除率提高60%计算,可以使三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3.16万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