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青春奋进四十载 赞歌共谱新篇章——“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活动在离退休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福建日报|青春奋进四十载 赞歌共谱新篇章——“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活动在离退休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青春奋进四十载 赞歌共谱新篇章

——“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活动在离退休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福建日报|青春奋进四十载 赞歌共谱新篇章——“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活动在离退休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福州市老同志参观福州新区

福建日报|青春奋进四十载 赞歌共谱新篇章——“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活动在离退休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厦门市老同志参观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场馆

今年以来,我省广大离退休干部积极响应中组部关于开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活动的部署要求,以主题征文、座谈研讨、巡回宣讲、诗书画影、文艺汇演、微视频征集展播等多种形式,实事求是地畅谈改革开放新变化、点赞改革开放新成就、展望改革开放新未来。据不完全统计,参与人数达2.38万人次。

老同志们感慨地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福建实现综合实力大突破、基础设施大跨越、产业发展大提升。40年前,福建是全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40年来,福建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全省GDP从全国倒数进入到前十强,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第七,一批改革开放经验享誉全国,使福建成为改革开放后经济位次上升最快的省份。对40年来福建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同志们纷纷赞叹,感受真真切切的!40年来,福建各地出现过许许多多敢为人先的好典型,如当年的松绑放权,马尾经济试验区建立,厦门的特区建设,晋江陈埭的“乡镇企业一枝花”与“除虫护花”,到“晋江经验”,三明、南平的林改,武夷山的“双世遗”等等,记忆犹新。近年来,福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自贸区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等取得明显成效,南平、三明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龙岩大力发展红色经济文化,宁德引进了青拓与上汽等大项目,以及各地区高等院校的飞跃发展等有目共睹,并涌现出曹德旺、许连捷、傅光明等一大批杰出民营企业家。福建交通的发展也是福建经济快速发展的见证,厦成、沈海复线高速,向莆、厦深铁路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密度居全国第二,9个设区市全部通动车。老同志们说,这些点点滴滴详细记录了福建发展的历史轨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社会经济变化的最好见证,更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心血和汗水。省人大原农经委主任、离休干部吕居永说,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产业优”,物资生活极大丰富,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老同志们普遍认为,思想更新、制度创新、科技革新,这“三新”很好诠释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创新举措。老同志细数了福建改革开放在全国很有影响力的十大举措:一是向科威特贷款建设厦门机场;二是引进程控电话(1982年的挪威电话水平还不如当时的福建);三是55位企业家“上书”请求“松绑”放权;四是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五是大量引进外资、港资、台资、侨资;六是侨胞捐资办学;七是成立厦门航空公司;八是创建地方性银行——兴业银行;九是民营企业大发展;十是部、省、市共办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在讲到数字经济建设时,老同志们自豪地说,早在2000年,我省就提出建设“数字福建”,有利于抢占科技制高点,有利于统揽我省信息化全局,是我们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际行动和重大举措。18年来,在“数字福建”的指引下,我省电子政务水平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工业4.0,都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促进产业政策,没有当时的基础,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在谈到地方发展时,有的老同志说,民营经济是晋江最大的特色,也是晋江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晋江闯出独特的县域发展路子——“晋江经验”,县域经济竞争力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晋江的飞速发展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改革开放40年来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说到国有企业改革时,有的老同志回忆,改革初期,福建的55位厂长经理为摆脱“五花大绑”的旧经济体制的束缚,提出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大胆联名“上书”,敲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战鼓。“松绑”放权的后五年比起前五年,福建的经济增长率增长了一倍多。在讲到政府效能、营商环境时,有的老同志赞叹道,我省率先制定实施了“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改进作风举措,深得民心,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企业来说,现在注册开公司关卡少了,程序简化,先开后监管,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明显减少了,所以登记成立公司的数目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福州市人大原主任赵守箴说,福州市按照“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实行投资项目审批“一栋楼办公”“一站式服务”和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问题等服务举措。如今,“一栋楼办公”的创举也被发展成为群众和企业办事“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的亮丽服务品牌,成为“机制活”的典范。

老同志们普遍感到,改革开放40年来,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绿色食品”,从土布粗衣到名牌服装,从自行车到自驾汽车,从建矿小圆房小平房到安居梦圆高楼大厦,从黑白电视到彩色智能电视机,从笨重的大哥大到智能手机等等,老同志们纷纷表示,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的改变几天几夜也讲不完,太具体、太深刻了,百姓实实在在富了起来。在谈到“三农”变化时,老同志说,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是要靠科技,我省创造性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出了科技人员与农民、土地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办法。将近20年的实践,“科技特派员”制度顺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扎根乡村,科技特派员致富了,带动的农民也致富了,科技特派员也成了新农民。对精准脱贫工作,老同志很有感触,我们出生水深火热,成长欢天喜地,经历艰苦创业,现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特别是十八以来,扶贫攻坚工作力度之大是前无古人的工作,中国的脱贫攻坚走在世界前列,难能可贵。仅宁德地区,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现行标准的贫困低收入人口3.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到2%;成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一个典范。谈到医疗改革,老同志说,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逐步向纵深发展,过去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一定解决。谈到山区变化时,有的老同志说,在山里的百姓最受益的工程就是通水、通电、通路,如今我们的交通是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干线,村村通班车。老百姓高兴地将改革开放成就编成了顺口溜:“农民种田不上赋,小孩上学无重负,大病住院有补助,出门坐车是水泥路。”莆田市人大原主任姚振泉有感而发,通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国力、民生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百姓富”正一步一步在变成现实。

老同志们自豪地说,福建有福,福在生态;生态良好,贵在正确决策、久久为功。谈到福建生态,有的老同志说,改革开放福建不仅经济大发展,更令人惊叹的是,在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福建还实现了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在经济“高素质”的同时,实现了生态“高颜值”。有的老同志回忆到,福建的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力度大,在率先在全国编制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为清新福建奠定了坚实的基层。有的老同志谈到,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述,坚持8年治理长汀水土流失问题,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下,现在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植被覆盖率提高到86%,农民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多元,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有的老同志感叹道,当年以武平县为样板,改革是相当成功的。没有林权制度的改革,不可能有今天的绿水青山,是改革推动了林业的发展,带动了群众积极参与到消灭荒山运动中,摘掉了我们是“荒山大户”的帽子。现在,到处是绿绿的树木,清清的水,新鲜的空气。原龙岩地委书记、离休干部郑霖等老同志说,各级党委、政府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经过数十载的艰辛努力,将过去的“火焰山”陆续变为绿满山、果飘香的“花果山”,“生态美”成为清新福建的亮丽旅游名片。

在畅谈中,老同志们由衷地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和根本。谈起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心爱护,老同志纷纷表示,四十年众志成城,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风化雨,我们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执行省委“八个坚定不移”,讲述精彩的福建奋斗故事,弘扬福建改革精神,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点赞喝彩。(闽老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