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創新離退休幹部信息化工作 推進新時代老幹部工作發展

福建日報|創新離退休幹部信息化工作 推進新時代老幹部工作發展

創新離退休幹部信息化工作 推進新時代老幹部工作發展

近年來,我省各級老幹部工作部門引入“信息化全流程”的理念,創新離退休幹部信息化工作,推動老幹部工作更上水平。

以信息化增強思想引領便捷化。隨著上網、用網科技的普及和提高,讓離退休幹部便捷獲取信息尤為重要。綜合利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等信息化手段加強離退休幹部黨員的思想引領,總結宣傳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和離退休幹部黨員先進典型,形成示範帶動作用。福州、廈門、泉州、龍巖等地也與當地主流媒體合作,實現信息線上線下同步傳播,提升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泉州等地在廣電網絡平臺開闢“離退休幹部黨建”專區,實現離退休幹部打開電視就能看黨建節目。開通“福建離退休幹部”微信公眾號和“頭條號”“一點號”等2個客戶端,並建立了覆蓋全省9個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和部分省直單位的71個老幹部工作部門微信公眾號矩陣,廣泛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大學習”熱潮,引導離退休幹部始終踐行“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落實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

以信息化促進學習教育多樣化。結合離退休幹部特點,多樣化的學習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吸引力。在“黨員e家”平臺增設“離退休幹部黨建”模塊,讓離退休幹部直觀生動地感受到黨建成果、時時處處聽到黨的聲音,實現離退休幹部黨組織和黨員在網上在線學習、過組織生活。漳州市、龍巖市利用“黨員e家”網絡學習,組織離退休幹部黨員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運用現代視頻手段,記錄和宣傳離退休幹部先進事蹟和老幹部工作,先後拍攝製作《夕陽映八閩》《養志、養心、養身》《見證》等紀錄片,增強學習教育的傳播力和感染力。從今年6月開始,在全省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八閩離退休幹部微視頻拍攝、徵集、展示活動,引導老同志珍惜光榮歷史,不忘革命初心,暢談改革發展,講好福建故事,傳播福建好聲音,用信息化手段永久保存寶貴的影像資料。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利用現有的網絡平臺,運用科技手段,以省級示範校、精品課程創建、遠程教育收視點建設為載體,讓更多的老同志足不出戶就能接受老年教育,讓更多的老同志通過屏幕的“小窗口”就能看到“大世界”。

以信息化提升服務管理精準化。

強化數據分析對工作決策的基礎作用,健全完善全省離休幹部、“5.12”退休幹部及廳級退休幹部信息庫,通過對離退休幹部信息的精準掌握,為“一對一”的精準服務和管理離退休幹部奠定基礎,也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數據支撐。今年來,在收集分析離退休幹部需求信息的基礎上,先後出臺了《關於提高部分5.12退休幹部護理費標準的通知》《關於加強離退休幹部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離休幹部精準服務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精準回應離退休幹部的關切和期盼。引入大數據技術,在“數字福建”雲平臺,建立福建離退休幹部資源庫,實現資料數據化存儲。全面實施OA辦公系統,實現無紙化高效辦公。探索建立“全省離退休幹部黨員數據庫”和“離退休幹部志願者信息系統”,通過量化分析、實時分析、智能分析及時精準掌握老同志信息,力求實現離退休幹部黨務工作在線落實、黨內活動線上開展、黨員動態隨時掌握的“信息化全流程”離退休幹部黨建。(閩老言)

依託“老黨員之家”凝聚老黨員力量

福建日報|創新離退休幹部信息化工作 推進新時代老幹部工作發展

“我們‘老黨員之家’活動真的很多,也有意義,誰會想到給我們老人過七夕,真的很開心!”寧德市直退休幹部活動站機關片區臨時黨支部書記林素琴說,她參加完寧德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老黨員之家”於8月17日舉辦的“七夕·愛在夕陽”活動後有感而發。該支部此次有5對老黨員夫妻參加了活動。

整合·掛牌

寧德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老黨員之家”於今年5月掛牌成立。該活動中心內設閱覽室、聊天室、書畫創作室、器樂室、門球場、地擲球場等10多個活動場所。成立“老黨員之家”後,中心活動室向老黨員開放所有場所、共享所有資源。今年以來,根據省委老幹部局要求,寧德市依託各級老幹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黨建示範培育點和社區等場所,整合現有資源,設置“老黨員之家”20多個,以解決離退休黨員幹部活動場所不足、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學習內容不夠豐富等問題,同時填補了離退休幹部黨組織建設上的“薄弱點”和“空白點”。“有了‘老黨員之家’後,我們組織活動都有了場所,方便多了!”寧德市直退休幹部活動站臨時黨總支書記朱懷瑜說。寧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幹部局局長、離退休幹部工委書記吳劍平說:“‘老黨員之家’順時應勢而生,已經成為離退休幹部思想政治建設和黨建工作的重要平臺,是老幹部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

活動·引導

為了讓“老黨員之家”這塊牌子“活起來”,進一步激發老黨員熱情,引導老黨員發揮餘熱,實現正能量的示範效應,寧德市各級老幹部工作部門因地制宜、方法層出。寧德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老黨員之家”建立之初,就制定了“日日有活動、月月有主題”的目標。“這裡每天都會開展日常門球友誼賽,我們看完學習資料、報紙,也能來活動活動。”寧德市老幹部活動中心門球協會臨時黨支部書記卓宗鎧說。除了每天的小活動外,該“老黨員之家”每月都會組織一次較大型活動,比如集體黨課、紀念建黨97週年紅歌會、門球邀請賽、七夕活動等。截至目前,已開展大小活動約80次,參與人數超5000人次。寧德市蕉城區、霞浦縣、福安市的“老黨員之家”注重理論學習。蕉城區在每月16日、17日和20日定期組織“理論讀書班活動”,霞浦縣確定每月15日為“老黨員理論學習日”,福安市“老黨員之家”聯合讀書會,開展老幹部讀書沙龍,每週老黨員和書友們都舉辦線上、線下朗誦會,形成了常態化的學習活動機制,突出了活動中心的政治平臺效應。

服務·暖心

“‘老黨員之家’最根本的工作還是要為各個離退休幹部黨組織和老黨員這個群體,開展學習教育、舉辦主題黨日、組織文娛活動提供服務保障、諮詢指導和積極引導。”寧德市委老幹部局副調研員陳再強說。寧德市各級“老黨員之家”向全市老黨員開放,工作人員把做好老黨員的“勤務兵”作為工作目標,秉持“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的原則,為離退休幹部黨組織和老黨員每一次活動開展“量身定製”服務,獲得好評。市委離退休幹部工委和市老幹部活動中心黨員幹部定期到濱海·金泰園“老黨員之家”看望慰問離休幹部,並參加少年宮組、建新路組等學習組活動,離休幹部張毓德、陳泮水不僅自學,還帶領其他老黨員跟著學。“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工作人員也不多,但每次為我們服務都盡心盡力,我真的很滿意、很感動。”“5.12”退休幹部顏克標說。 (林楊)

用心、用情、用愛踐行鏗鏘誓言

——記永春縣離休幹部、老黨員鄭瑞甫

福建日報|創新離退休幹部信息化工作 推進新時代老幹部工作發展

這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老人,一個在戰爭時期多次立功,榮獲“戰鬥英雄”稱號的農民子弟兵;一個有著68年黨齡,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的人民公僕,他就是用奉獻詮釋合格共產黨員的離休幹部鄭瑞甫。

1949年8月參加閩西南遊擊隊的鄭瑞甫,1950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他六十年如一日的愛黨、敬黨、忠黨的黨員生涯。在剿匪戰鬥中,他表現英勇、事蹟突出,被永春縣政府授予“戰鬥英雄”稱號;1953年委任剿虎指揮部副指揮,在永春西部山區剿滅虎害中事蹟突出,經福建軍區批准榮立“三等功”。1958年轉入地方工作,在他帶領下,天湖山礦民兵團成績顯著,榮獲“全國民兵先進單位”;在他擔任錦鬥公社、仙夾公社副社長期間,也因工作積極、爭做奉獻顯有成效,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員”。

1982年,鄭瑞甫離休後毅然同妻子放棄了縣城舒適優越的生活環境,一頭扎進了岵山鎮這片生生不息的熱土,居住在茂霞村和塘路的舊房子裡。他熱心老年事業,率先倡導成立岵山鎮茂霞村老年協會並任協會主席。1990年岵山鎮成立鎮“老年協會”“老體協”和“退幹協會”,他被推為“三會”主席。任職以來,鄭瑞甫始終把老年人的學習、活動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組織老年人文宣隊、鑼鼓隊、南音隊等,在節慶日和重大活動日開展文娛活動,同時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如普法宣傳、徵兵、防抗“非典”、殯葬改革等。其間,他還組建了門球隊、氣排球隊和乒乓球隊,並組織隊伍參加縣和鄉鎮單位的各種比賽。他還兼任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20多年來先後在中小學校作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立志成才等專題講座110多場次,資助貧困生200多人,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傾盡所能……多年來,岵山鎮的涉老工作在鄭瑞甫的帶領下榮獲各種獎狀獎盃錦旗30多項次,鄭瑞甫個人也多次榮獲表彰和獎勵。

鄭瑞甫不斷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永不褪色”的誓言。他克服年紀大、視力不太好等障礙,積極參與剿匪、除霸、鎮反等10多篇回憶錄的編寫。他無償把珍藏60多年的30多張珍貴照片獻給縣黨史委和縣軍事志辦,並完成了35萬多字的軍事志初稿,為永春縣誌和岵山鎮志的修編提供了許多珍貴史料。鄭瑞甫還利用岵山鎮旅外僑親眾多這一優勢,多方聯繫僑親、關心僑眷,配合黨委政府做好僑務工作。他利用逢年過節僑親回鄉謁祖探親的機會,積極爭取僑親回鄉興辦福利事業,前後爭取僑資1000多萬元,興建了茂霞、和林、鋪上、鋪下等村老年人活動中心和各類學校;為了方便群眾出行,他多方奔走,積極向有關領導及相關部門反映,終於讓岵山鎮通上了公交車。鄭瑞甫一直堅信,“黨員帶好頭,群眾就能有奔頭”。 (永春縣委老幹部局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