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叫尖的

叫尖的

乾州蕞娃

昨天,乾州蕞娃寫的文章是關於乞丐的,起因是自己童年關於關中的一種乞討群體“叫尖的”,這種群體在解放後幾乎很少見到,我也只是見到過一次,以後再也沒有見過。但是因為這些人的乞討形式特別,所以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所以就簡單的記錄下來了。文章發表後,網友“老爺車”對此十分關注,留言對“叫尖的”進行了其為詳細的補充,因此,作者覺得有必要專門寫一篇關於“叫尖的”文章,把這個重新講清楚。(文中藍色字體為網友“老爺車”提供的素材。)

【隨筆】叫尖的

乞丐的群體結構十分複雜,其中確實有因為肢體殘障,失去了勞動能力;或是家庭破敗、貧病交加、完全失去生活依靠的人;或是孤苦棄兒,鰥寡無依,只得靠人施捨賴以為生者。此外,還有許多遊手好閒的無賴流痞,他們好吃懶做,充雜其間,成為惰民一族;更有些流氓痞棍、逃犯流賊混雜在內。還有更為奇怪的現象,一些農村中的農民,在冬閒無事之時,全村成幫結夥地外出乞討,賴以增加收入,竟也成了傳統慣例。若逢早澇年景,乞者更眾。後者,作家高建群在《最後一個匈奴中》專門有說明。

【隨筆】叫尖的

乞丐作為一門職業,便有了職業組織。乞丐組織門戶森嚴,分行分類,有文行、武行之分。文行又有響丐(花鼓‘太平鼓’數來寶等),吹樂丐,詩丐等;武行有叫街丐,釘頭丐,柱頭丐,蛇丐,甚至有強討硬要等惡行惡狀。按照這樣的分類,叫尖的屬於乞丐中的武行當。

【隨筆】叫尖的

不同於區別與其它乞丐,叫尖的不挨家挨戶乞討。他們赤裸著上身,手持兩把帶環的大片刀。除此之外,還有一更重要的行頭,就是揹著拳頭般粗細比胳膊稍長,纏著粗布的暗灰色能吹出獨特響聲的筒子,或許那就稱為尖。乞討時不斷把那筒子吹響,間或用雙刀拍打胸膛弄出些聲響來。邊吹筒邊用雙刀拍打胸部邊走動著穿街走巷,以喚起人們注意,最後叫尖者坐下來,一邊吹筒,一邊用帶環的雙刀拍打赤裸的胸部,一邊不斷的說唱著什麼,人們進行圍觀並施捨。這大概就是叫尖的全過程。如果有小孩在一邊圍觀,“叫尖的”用尖筒口在某個孩子的額頭碰一下,這個孩子的家人給叫尖者給的就必須是錢而不是物了,這其中不知有什麼講究。每當有叫尖的來,幾乎全村老少都會來看的。

【隨筆】叫尖的

另,據周德鈞的《乞丐的歷史》一書中記載,乞丐大多通過“路討”、“坐討”、“苦討”“騙討”等形式進行乞討。“行討”是挨門逐戶依次乞討的,這種乞丐為數眾多,各類人都有。“坐討”是坐某地乞討,以各種方式博取人們的同情,這種乞丐以老弱病殘為主。“苦討”,即乞丐們以種種“慘不忍睹”的方式摧殘自己,以此引起人們的同情。“叫尖的”當屬其中的“苦討”。“騙討”就更不要說了,形式多樣,手段百出,令你防不勝防。上文的文行當、武行當是按照乞討性質來劃分的類別。當然,關於乞丐的分類各地說法不盡相同,具體的分類,恕不一一列舉。

【隨筆】叫尖的

在《乞丐的歷史》中有“以硬物擊打胸脯”、“排刀”、“拉破頭”、“腦門上釘釘”、“吞刀”、“耍蛇”、“雙鱔鑽洞”、“點鳳頭”等“苦討”的乞丐。“以硬物擊打胸脯”者不論春夏秋冬,皆上體赤裸,或僅以破麻袋片復背,袒胸。手拿一半截磚。或坐或跪於地,嘶聲拖腔呼討。每呼喊一句或數句,即以半截磚或舊鞋底當胸一拍,胸部常厚腫而隱現血跡。“排刀”則是乞丐兩手各持一把大刀,在人群稠密處袒衣露胸,先高聲叫喊“老爺太太”,其聲幽怨哀悽,然後揮刀砍向自己如的胸膛,以博取眾人的同情,求得施捨。“叫尖的”大約是“以硬物擊打胸脯”和“排刀”兩者的調和吧。好在,家鄉的“叫尖的”不是太殘忍、太血腥,所以我才有勇氣回憶過去寫下這篇文章。

【隨筆】叫尖的

有才藝的屬於文行當的乞討者

需要說明的是,“叫尖的”雖然手持鋼刀,但是和“刀客”還是有一定的區別,是兩回事情。刀客是陝西,乃至西北地區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最早出現於清朝中後期。天災人禍使得一小部分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鋌而走險自發地組成了對抗地主和官府的暴力組織。因成員都以“關山刀子”為武器,所以百姓們都稱其為“刀客”。他們武藝高強,美名與惡名並存,因親緣和地緣等關係,在一些特定事件中,一部分刀客扮演著保護本土鄉民,扶危解困,反抗貪官汙吏的角色。相反,刀客也是基層秩序的破壞者,他們手持關山刀,交接捕役,些許刀客類同匪徒,燒殺搶掠,為害一方。至清末之際,在地方已構成“刀害”,令士紳及普通民眾苦不堪言。

【隨筆】叫尖的

刀客

最後,如果希望更多地瞭解乞丐這個行當,除了昨天乾州蕞娃列舉的書籍外,以下幾本書籍大家也可以看看:美國作家盧漢超《叫街者:中國乞丐文化史》、遲子華《中國近代流民》以及周德鈞《乞丐的歷史》。

【隨筆】叫尖的

刀客

乾州蕞娃(劉立軍,關中平原、女皇腳下、城鄉結合部的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有愛心、有信心、有耐心,熱愛教育事業中年男子。性木訥,愛文學,常著文章以自娛。俯仰天地間,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求無愧於我心)是一家以個人原創為主的文學公眾平臺,以推廣乾縣鄉土風俗文化為主,間或涉及教育、文學隨筆、影評、圖文故事等。

【隨筆】叫尖的

我還是原來那個乾州碎娃,只不過把“碎”換成了“蕞”(乾縣人讀作suì)。寫文化散文,讓散文具有生活化氣息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文化內涵,這是乾州蕞娃一直的追求。希望你在讀乾州蕞娃文章的時候,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增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