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河南省的第一座機場——洛陽金谷園機場

既然要聊河南省的第一座機場,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吳佩孚。

吳佩孚從1920年駐軍洛陽,1924年離洛下野;1926年3月再次佔領洛陽,到1927年兵敗離洛,共計在洛陽呆了6年時間。——這位第一個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的中國人。

探究河南省的第一座機場——洛陽金谷園機場

時代-吳佩孚

吳佩孚進駐洛陽後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建西工兵營。該擴建工程位於洛陽城的西關外,人們都稱這裡為“西工地”,後簡稱“西工”,今天“西工區”這一地名的由此而來。

吳佩孚在洛陽還幹了很多大事:普及電燈、重修天津橋、以洛陽為中心,籌劃建立“中原公路網”,還有今天要說的機場——金谷園機場。

吳佩孚很早就意識到空軍的重要性,1920年9月他下令在金谷園一代選址修建飛機場,機場面積200餘萬平方米,有可用飛機3架。同時他成立航空大隊,任命李玉珂為隊長,配置擁有8部電臺,並於1924年一次性從法國購買4架飛機。每日在金谷園機場上空訓練。

1925年金谷園機場開通了河南省最早的空運航線:洛陽—鄭州之間的民貨郵空運業務,每週兩班,二、五洛陽東航,三、六鄭州西航。同年,還開通了洛陽-西安的民用航空業務。

1927年,國民三軍孫嶽部進駐洛陽,將西北航空署設於西工,何遵任署長,有飛機10架,同時將金谷園機場擴建,新建成2幢磚木結構機庫房。

1928年,馮玉祥在金谷園機場開辦民航,僅有飛機1架。

1929年9月,德國漢沙航空公司(Deutsche Lnf—tnausaA.G)通過南京政府外交部,建議中德合辦溝通歐亞兩大洲的航空公司。

1931年2月,中國與德商簽訂了為期10年的歐亞航空郵運合同。同年3月,歐亞航空公司在上海成立,開籌建國內航線。金谷園機場正位於其航線規劃範圍內,稱為洛陽航空站。

探究河南省的第一座機場——洛陽金谷園機場

歐亞航空公司飛機

其洛陽航空站有組員2人,機械員1人,電務員3人,工役10人,航空站主任1人,共17人。通航期間經辦業務主要是航空郵件和軍政要員

1932年1月,開通了北平—洛陽航線

1932年4月1日,歐亞航空公司滬新線滬陝段通航,自上海經南京、洛陽抵達西安航運開通,航程3426公里,每星期二、日往返兩班。

1934年5月1日,歐亞航空公司平粵線通航,自北平經太原、洛陽、漢口、長沙以達廣州,航程2200公里,每星期三、六往返兩班。

探究河南省的第一座機場——洛陽金谷園機場

民國機場示意,非洛陽

上述航線在抗日戰爭期間先後停航。

後蔣介石又指令擴建金谷園機場,並與德國簽訂了《中德合作修建飛機場合同》,計劃修建機庫9幢,可惜後來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合同終止。之後又在西工建立起第三航空工廠和航空總站。1936年,“西安事變”後,何應欽調集部隊企圖以金谷園機場為基地派飛機轟炸西安。12月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從西安飛抵金谷園機場,次日飛往南京。

金谷園機場因戰亂於20世紀40年代趨於荒廢,逐步被農田和廠房所佔用。

1984年5月,洛陽市人大六屆一次會議通過了《爭取早日建成洛陽民用機場的決議》。後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國函字27號”文批准興建洛陽民用機場

1985年11月19日,洛陽航空民用機場正式動工興建。

1987年4月,洛陽北郊機場建成,10月4日投入航班運行。

40餘年後,洛陽人民在再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