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葬禮上,三個女人一臺戲,光看輓聯,就知道誰才是“真愛”

若要評選民國最多情的詩人,徐志摩一定榜上有名,他曾寫道“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見你”!的確,情詩聖手,下筆深情,然而就算徐志摩再有才華,也絕對是“渣男”!

毫無愛意,徐志摩對結髮妻子張幼儀鄙視、冷漠,婚後又瘋狂追求林徽因,甚至不惜讓妻子打胎,追愛無果後,徐志摩果斷奪走了朋友妻陸小曼。

徐志摩葬禮上,三個女人一臺戲,光看輓聯,就知道誰才是“真愛”

在徐志摩與陸小曼的結婚典禮上,作為證婚人兼恩師的梁啟超說:“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用情不專,以致離過婚又再婚,都是用情不專;陸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過來人,我希望你以後恪守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總之願這是你們這輩子最後一次結婚”!

徐志摩葬禮上,三個女人一臺戲,光看輓聯,就知道誰才是“真愛”

結果呢?就徐志摩而言,這的確是他最後一段婚姻,因為1931年,徐志摩飛機失事,終年僅34歲,而他的前妻張幼儀31歲,第二任妻子陸小曼則28歲。

徐志摩死後,髮妻張幼儀主持了他的葬禮,文化界名流胡適、郁達夫等人皆悉數到場,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要屬,陸小曼、林徽因、張幼儀三人的同時出現。

徐志摩葬禮上,三個女人一臺戲,光看輓聯,就知道誰才是“真愛”

陸小曼輓聯:“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就答君心”,其中“欲死未能因母老”很是深情,像陪丈夫去死,但卻無奈有老母尚在人間。陸小曼這幅字無疑是博取同情的成分多一點,像是炒作,真真假假難以評說,但就其後來的一系列改變,夫妻二人還是有感情的,如果不提翁瑞午的話。

徐志摩葬禮上,三個女人一臺戲,光看輓聯,就知道誰才是“真愛”

相較之下,髮妻張幼儀的則簡潔幹練,“萬里快鵬飛,獨撼翳雲遂失路。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不矯揉造作,直白乾練,悲痛欲絕卻隻字未提“愛”,但實際上,照顧公婆、幼子,甚至接濟陸小曼等,樁樁件件無不體現了“愛”,但卻並未博取任何人的憐憫、同情。

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只進獻了花圈,並未有輓聯,只有署名,的確,當時的她已為人妻,曾與徐志摩鬧得滿城風雨,如今送去空白的方式或許才是最理智的,既避免了丈夫梁思成的難堪,也符合她冷傲孤高的氣質。

正所謂三個女人一臺戲,徐志摩葬禮上,光看輓聯,你覺得誰才是“真愛”?徐志摩這一生,到底愛誰?誰又是真正愛他?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