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老照片:1870年,英国人约翰·汤姆逊镜头下的广州


英国人约翰·汤姆逊1869年来到中国,到1872年初离开,三年时间里,拍摄了大量晚晴时期各地的照片。他经香港从福建开始启程,由沿海到内陆,从南方到北方,足迹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他不仅拍摄沿途的风光与建筑,还以当时英国流行的人类学视角记录了大量晚清达官贵人与普通百姓生活状态。上至清廷高官如恭亲王奕訢、李鸿章等,下至街道贩夫走卒都有记录。

约翰·汤姆逊是个严谨而追求极致的人,一旦拍摄的底片不合意,他会立刻将影膜洗掉重新拍摄。

广州海山仙馆长廊,海山仙馆富商潘仕成建于道光年间,被誉为岭南第一名园。

广州华林寺五百罗汉堂,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八年。华林寺由五百罗汉堂、舍利塔、达摩堂等建筑群组成。五百罗汉堂内,除供奉三宝佛外,还陈列着神态各异的泥塑五百罗汉像,其中还有一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木雕像。

广州郊区的百姓,看起来并不富裕

广州客厅内景,宽敞明亮,中西结合非常华丽,

广州旗人士兵 背后为六榕寺花塔

广州舢板

广州牙雕工艺师,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广州英国领事馆内

广州英国使馆区远眺花塔

香港外销银商铺

小蓬仙馆,位于花地街上市新隆沙东,建于清道光年间,咸丰六年重建,为水磨青砖的三进建筑,坐北向南,有大殿、精舍,殿后有小花园,曲径清幽,亭台山石,风景秀丽。光绪年间,仙馆被改名为“七公祠”、“八公祠”,并被用于兴办学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