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携程这家公司,相信你一定很熟悉。应该说在国内的旅游领域,携程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尤其在兼并了“去哪儿”之后更是稳坐第一。当然,携程这家公司也出现过不少问题,曾经被消费者各种吐槽。总之,这肯定是一个你并不陌生的公司。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携程这家公司有着非常神奇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对后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式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 携程这家公司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创造这段奇迹的四个人。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1、携程奇迹

说携程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和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英特尔、苹果、耐克这些公司不同,携程是一个“命题作文”的产物。 所谓的命题作文,是说携程涉及的旅游领域,并不是创始人自己之前积累了很多年的专业所在,或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而更多是看到了互联网发展的大潮,然后顺势而为创建的一家公司。

我们常说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但携程好像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而且从1999年6月创立,到2003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携程的上市之路仅仅用了四年。而且,这还是在互联网的寒冬期做到的。 正因为这种“命题作文”式的成功,它们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点更有些神奇色彩,携程的团队接连打造了两家成功的企业。 硅谷有一句话叫“一次是你运气好,两次才是真的实力。”说的就是,很多人由于时势、运气等等偶然因素,能做出一家很成功的公司,但他们自己都没法重复自己的成就。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携程的创始人却做到了。携程孵化的经济酒店品牌如家,在携程的联合创始人季琦的带领下,同样是从2002年创立,再到2006年10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也是花了四年时间。八年做出两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奇迹了。

最后一点可能更值得敬佩。携程的四位创始人:季琦、梁建章、范敏、沈南鹏,不但聚在一起做出了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公司成功之后的生活也非常精彩。

季琦后来又创办了汉庭,到现在已经发展成国内领先的华住酒店集团了;梁建章创业成功之后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Gary Becker,在人口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范敏一直成功地带领携程成长,直到梁建章回来后重新担任CEO执掌携程;而沈南鹏则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风险投资人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好的VC红杉资本的中国区的掌门人。

这四位创业者,不仅做出了成功上市的企业,还以各种方式不断为中国互联网界做着贡献,这是更值得敬佩和学习的。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图为“携程四君子”(左起:季琦、范敏、梁建章、沈南鹏)

2、组建超级团队

所以,这四个人组成的到底是怎样一个超级团队,完成了如此不可思议的成就呢?接下来我们就讲讲携程四位创始人的故事。

如果现在来看携程的创始团队,你会有两个非常深的印象。 一是,这个团队是真正的豪华阵容,每个创始人的背景都非常过硬;二是,这四个人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惊人的化学反应,促成了非常好的合作。

这种化学反应不是一种激情的、热烈的、横冲直撞的状态,而是内敛的、彼此信任的、非常宽容和成熟的关系。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这正是携程的四位创始人达到的境界。

我们来讲讲携程早期创立的故事和这几个人的背景,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发起这次创业旅程的是季琦和梁建章。1999年,互联网热潮席卷整个世界。和如今智能手机爆发之后出现的创业潮简直一模一样,不管是地铁车厢、街头巷尾还是酒吧茶馆,你总能听见大家要建个网站。季琦和梁建章也第一次有了做一个网站的想法。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季琦

背景上,季琦是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考到上海交通大学之后,他没有走常规的职业路线,而是受到了当时经商潮流的感召,成为了一个卖电脑的专业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正是计算机在中国普及的开端。季琦抓住了这个机会,迅速成为了交大校园里骑着三轮车拉着电脑送来送去的一员,很快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攒到了几万块钱。

梁建章则不太需要通过卖电脑来获得人生价值的实现。他从小就有一个著名的称号:大头神童。13岁那年他就利用电脑写了一个作诗的程序,被上海电视台报道;15岁的时候他跳过高中,直接进入复旦大学少年班。一年后他考入佐治亚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很快就读到了硕士。后来顺利地进入了美国的甲骨文公司工作。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梁建章

如果你还记得之前讲微软公司团队架构,你会发现早早就开始创业的季琦是那个开创者和行动者,而内敛、沉稳、理性又总爱用数字说话的梁建章是那个思想者。这两个人虽然背景不同,但对一件事是有着高度的共识的。那就是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应该是在中国。

在有了创立一家网站的想法后,在那个风险投资还不盛行的时代,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应该再找一个有资金的人。这时候他们想起了一个共同好友,他是季琦的大学同届,又和梁建章在美国相识。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投资人之一的沈南鹏。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沈南鹏

比起另外两个人,沈南鹏的背景毫不逊色。他中学的时候就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后来进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毕业后又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但很快他就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数学天赋,更多是靠刻苦地做题和训练取得成绩。

于是沈南鹏很快从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系退学,不久后就出现在了耶鲁大学的商学院里。毕业之后,他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进入美国华尔街的金融从业者,在花旗银行开启了他传奇的职业生涯。

沈南鹏在美国也早就感受到了互联网来临的大潮,所以当前面两个人找到他的时候,他迅速就答应了一起创建公司的提议。于是,梁建章和季琦各出了20万元,各占股30%,沈南鹏出资60万,占股40%,携程旅游网就这么成立了。

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团队一样,在季琦、梁建章和沈南鹏组队之后,你觉得这个团队还缺一个怎样的拼图呢?没错,他们当时也意识到了,虽然三个人性格和背景都非常互补,但团队里缺一个真正懂旅游的人。

范敏就是他们的答案。1965年出生的他是四个人里面年纪最大,也是最低调的。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加入了上海的老牌国企新亚集团,逐渐成长为新亚集团旗下上海大陆饭店的总经理。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范敏

一次偶然的机会,季琦听说了范敏这个人,发现他交大毕业,做过旅行社,还在瑞士进修过酒店管理,觉得这就是他们要找的人。经过无数次的软磨硬泡,范敏心里的激情终于被唤醒,答应一起参与这次创业。

之所以要花如此的篇幅介绍每个人的背景,是因为这里面有个很简单但又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 很多时候加入一个好的团队,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可能比自己孤军奋战、称王称帝是更好的选择。

在2015年互联网创业非常火热的时候,Facebook 的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说过,现在创业界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拿钱太容易,所以很多一流人才都开始自立山头,而不愿意加入别人的公司。而这样就减低了所有人创业成功的概率。

他在做投资的时候发现,现在的创业公司一号人物可能非常强,二号三号人物就差了一些,而四号五号人物往后往往就比较平庸了。反观2004年成立的Facebook,前几名员工都非常强,甚至之后吸引来的人比早期团队还强。而从财务回报上看,即使你是第100个加入Facebook的人,获得的财务回报都比自己非常辛苦地创业高的多得多。

所以, 找到属于自己的团队,和优秀的人一起抱团合作,很多时候也是提高成功概率的重要法则。

3、格局与心胸

当然,我们见过很多背景豪华,但合作却非常失败的创业团队。携程的这四位创始人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这四个人都有广阔的格局和心胸。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有两个很小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

如果你现在去问顶级的投资人和最好的创业者,他们都会告诉你一个道理:兼职创业是绝对不能成功的。但携程恰恰违反了这个规律。

从1999年年中成立到2000年3月拿到第二笔450万美元融资,这段时间,真正全职创业的只有季琦一个人,其他三个人都是兼职的身份。想想也能理解,当时沈南鹏正在国际投行运作着上亿美元的项目,梁建章则在跨国公司担任着高管,而范敏在国企里有着稳定的工作与家庭生活。他们的机会成本都是相当大的,让他们一下辞职有些不现实。

但季琦并没有对这种情况太介意,而是心甘情愿地担任起了开路先锋的责任。季琦说过: “对于他们来讲,创业就是下海。而我自己就在‘海’里,没什么可失去的。所以这个开路先锋,就应该我来做。”

后来,公司走出了初创期,需要更加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季琦在2001年又自动让位给了更加细腻、理性,更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梁建章。而且2006年这样的故事又发生了一次,梁建章主动隐退,范敏开始执掌携程的帅印。

商业经典:携程,创造奇迹的团队

可以说比起我们经常听到的公司政治大戏,携程每次关键性的权力更迭都显得异常的平静。而且,携程也很早就开始了规范的企业管理:他们很早就建立了符合上市公司标准的薪酬委员会,还雇佣了大量的会计把公司的账目做得非常清晰,同时合伙人之间的股权与利益也非常明确。可以说从上到下,携程的成功像是设计出来的一次完美计划。

其实,中国有很多比梁建章聪明的企业家、比季琦更勇猛的创业者、比沈南鹏更精明的投资人,或者比范敏拥有更多的体制内的资源与关系的管理者。但很少有人能聚在一起,形成过一个真正的“团队”。

并且在这个团队里,不是依靠权威,而是依靠平等的伙伴关系和契约精神来共同协作,取得持续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才是一个创业公司能组建起来的最好的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