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郝红梅 田晓霞 …… 孙少平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

法国有句爱情名言:“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穷苦孩子出身的孙少平,在书中是带着光环的,(郝红梅)初恋时的不懂爱情,懂得了爱情的美好和卑微;(田晓霞)被追求时的甜蜜和痛苦,懂得了什么是生活;(金秀)被表白时已历经沧桑,懂得了爱的舍弃;(惠英)选择爱时的侠骨柔情,懂得了人生。

郝红梅是孙少平的初恋,两个人因身份卑微而走到一起,朦胧的情感没有发芽,就在现实的窘迫面前失去了生机。初恋时不懂爱情,但卑微的身份却让早熟的郝红梅走向了远方,每一个经过初恋的人都懂,孙少平是给不了这段爱情任何希望的,在肚子没吃饱的生活中,根本没有可能享受爱情的美好。郝红梅不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女孩子,可生活让早熟的她,不得不为自己选择一份希望,而爱情可能是那个年龄,唯一可以交换的东西。当然,不能否认顾养民对她的吸引,不能否定她对顾养民的真爱。这段初恋,对孙少平不是打击,而是历练,让他在现实生活面前,懂得了作为男人的责任和担当,他是这段初恋的获益者,从这里出发,孙少平开始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与未来生活搏斗的信心。郝红梅是这段初恋的受伤者,她背负了不该背负的名声和一切,最终被爱情毁掉,顾养民与她身份的差距,喻示了爱情的物质属性。

田晓霞是每一个男孩子心中的白雪公主。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的故事,被作家艺术化了。燃起了读者心中巨大的激情,也一定会引起如田晓霞般身份人的巨大鄙夷。每个少男少女看《红楼梦》,都会代入化的把自己想成宝玉、黛玉,但是按照身份论,每个人只不过是二门外伺候的小厮和粗使丫头,这就是艺术的慰藉性和释放性。引起共鸣是最廉价的艺术手段,却往往能让人们产生最美好的想象。田晓霞的死是唯一的创作路径和结局,因为如果田晓霞活着,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如果田晓霞嫁给孙少平,这就使艺术破了相,逻辑完全谬错,一个高官的女儿嫁给农民工?这恐怕好说也没人信。如果分手呢?这破坏了田晓霞这个人物的艺术形象,更是创作的败笔。所以,田晓霞的结局反衬了生活的自然规律,谁破坏了规律,谁早早承受代价。孙少平从田晓霞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看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这样的感情是每一个男人渴求的,但就算在艺术加工中,也可遇不可求。

金秀的示爱中年男人可能更好理解,因为成熟总是能给女孩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完全是自描自画的。尤其成功的中年男人,勾引一个小姑娘,好像并不是难事。孙少平之于金秀,就是这种吸引力在作怪,绝非是什么真爱。孙少平的难能可贵,或者说作家的道德良知,从这件事反衬出来,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孙少平在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着本真,这比什么艺术加工,都能衬托他伟岸的艺术形象。一个男人最珍贵的品质,就是历尽劫波依然没有坠入下流,依然能够秉持良善,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

惠英嫂穿越40年的时空,如今早已经成为了农村光棍汉的香饽饽。孙少平那会儿叫担当和责任,叫感恩,更叫爱情。如今,男女比例失衡的农村,惠英嫂早已经成为了光棍汉们的梦中情人,别说带一个孩子,带三个照样有人倾家荡产的迎娶,饥渴的欲望早已经洞穿爱情的底线,变成了赤裸裸的荷尔蒙游击。娶一个寡妇或者二婚女人,总好过打光棍。作家用来拔高孙少平形象的故事,如今早已经走向了反面,成了一种卑微的将就和对美好生活的打折。

孙少平与四个女人的爱情人生,满足了大多数男人关于爱情的想象。不管经历过还是没有经历过,男人如此,夫复何求?生活中哪有这么多的真爱,孙少平是一个幸福美满的艺术形象,他的爱情经历比起孙少安的爱情半截子工程,甚至加上润叶和向前的悲剧,都没有孙少平的爱情经历吸睛,这才是艺术的矛盾、价值、张力。

如果从孙少平四个女人中做选择,你会选择谁?你能选择谁?

《平凡的世界》郝红梅 田晓霞 …… 孙少平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