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爹到儿子一心想造反,但都没造反成功,死法出奇的一致(下)

再说老二如何作死之前,要先说老三。老三刘赐原本封为庐江王,但因为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老二刘勃作为衡山王有功,所以就将老三迁到了济北王,老三成为了衡山王。

从老爹到儿子一心想造反,但都没造反成功,死法出奇的一致(下)

刘赐

稀里糊涂的衡山王刘赐

衡山王有造反的原因也很奇怪,公元前129年衡山王刘赐入朝觐见皇上,随从谒者有个叫卫庆的通晓法术,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是十分迷信的人,对有旁门左道的人都非常看中,于是卫庆就想找个大树好乘凉,就上书想侍奉皇上,但衡山王就非常生气,自己的人也不商量就要另寻出路,所以就治其死罪,但案件上报到内史,内史因证据不足给打回来,衡山王就去皇帝哪里告状,于是内史就将衡山王侵夺别人的土地等恶迹反告了皇帝,于是治罪,剥夺了衡山王自己任命二千石官员的权利,衡山王不服啊,回去就准备武器装备,开始造反计划。

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

衡山王家里就更乱,原配王后有三个儿女,老大刘爽为太子、老二不采是女儿,老三刘孝却一点都不孝。还有两个宠妃,徐来和厥姬,都有自己的儿女。王后还在的时候,都还不敢放肆,但王后去世后,衡山王封地位较高的徐来做了王后,这就打破了平衡,厥姬就故意诽谤徐来,给太子说他的母亲死,是因为徐来用巫蛊的方法杀死的。巫蛊在汉朝的时候非常流行,也造成了很多的冤案,其中影响历史进程的就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的巫蛊案。所以一听到巫蛊,太子就信了,所以说"老大傻"。一次徐来的哥哥衡山来王府,太子就故意找衡山一起喝酒,利用机会刺伤了衡山,这下就惹恼了徐来,于是一场宫斗戏码就开始了。

从老爹到儿子一心想造反,但都没造反成功,死法出奇的一致(下)

刘赐

王后徐来开始了反击,选择支持老三刘孝与太子斗,并且拉上了老二不采,这个不采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不采本来是嫁人了,后被休回来了,但还是不收敛,与人通奸了,作为长子刘爽就说教了不采,但至此不采就怨恨起来了。三人联合起来在衡山王面前诋毁太子,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衡山王就越来越讨厌太子了,有想废太子的想法,王后徐来一看有眉目,就又来个一箭双雕的计划,故意安排自己身边一名被衡山王宠幸过的跳舞的侍女接近刘孝,于是两人通奸了,王后徐来想将两个都干掉,立自己的儿子刘广做太子,这样自己地位就更加稳固了。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从老爹到儿子一心想造反,但都没造反成功,死法出奇的一致(下)

虽然太子刘爽也告诉了父亲刘孝通奸侍女的事情,但衡山王还是越来越宠爱刘孝,给予很多支持,并上告皇上要废太子刘爽立刘孝为太子,刘爽马上就派人去长安告发他们要造反以及刘孝通奸的事情,但因为所派之人涉及到淮南王造反的事情,先被收押了,衡山王着急了,担心泄露,就反告太子大逆不道。正好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前122年元狩元年,淮南王造反一案已经定案,开始抓捕牵连人员,有个涉案人员陈喜在刘孝房中搜到了,这下慌了,因为此人虽然是淮南王的人,但是与衡山王一起联络造反关键人物,这时候坏老三开始发挥自己自私的"品格"了,突然想到法律规定,如果犯错自首可以免罪,于是就先自首了,并揭发了衡山王造反的事情,这下证据确凿,汉武帝派人准备逮捕衡山王,这坏老三真的是"坑爹"了,衡山王没等人到就跟他大哥一样,选择了自杀。但坏老三并没有免罪,因为通奸之事也被诛杀,太子刘爽因为忤逆、王后徐来因害死原王后统统被诛杀,衡山王一族就这样被灭了,当然与之牵连被诛杀的人不止几千人。

唯一善终的老二,但孙子还是自杀了

原来的衡山王被迁到济北后,做了两年济北王就死了,儿子刘胡继位,也平安去世,但孙子刘宽做了济北王后,先与自己父亲的妃子通奸,又诅咒皇上,汉昭帝派人逮捕他时,同样选择了自杀。

从老爹到儿子一心想造反,但都没造反成功,死法出奇的一致(下)

汉昭帝

为什么刘长的两个儿子一心想要造反呢?《汉书》评论说因为荆楚一带的人就喜欢犯上作乱,自古有之。但更深的原因是当时诸侯国还是尾大不掉,权利、疆土过大,导致都有一个想做皇帝的心,但后来"推恩令"实施后,基本就解决了此类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