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啟動“雙清行動”嚴防垃圾入河,重點整治這些區域

3月19日,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今年北京將持續開展“清河行動”,重點整治農村小微水體。同時將在汛前開展“清管行動”,通過清理雨水管線垃圾、疏通管涵等行動,保證城市汛期防洪排澇安全,解決初期雨水沖刷攜帶汙染物進入河湖問題。

北京启动“双清行动”严防垃圾入河,重点整治这些区域

資料圖(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

侯繼慶攝 千龍網發

目標實現無垃圾渣土、無集中漂浮物等

據瞭解,“清河行動”於去年5月起在北京推開。市河長辦專職副主任劉凱介紹,行動開展以來,各級河長和有關單位對河道內“垃圾渣土、違法建設”進行了集中清理整治,全市累計清理垃圾渣土29萬立方米、拆除違法建設49萬平方米、銷號“清四亂”問題臺賬1188個,河湖面貌有效改善。

市水務局河長制工作處處長甄立功介紹,目前城市主要河湖治理已初見成效,而小微水體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小微水體汙染問題比較突出。今年,北京將持續開展“清河行動”,重點向農村小微水體(農村地區溝道、坑塘、池塘、馬路邊溝等)整治進軍,目標是——

實現“無垃圾渣土、無集中漂浮物、無汙水排入、無臭味、無違法建設”,計劃今年4月底,各區完成小微水體的摸底調查、建立臺賬,5月底在政府網站進行公示,年底前,各區完成年度治理任務。

北京启动“双清行动”严防垃圾入河,重点整治这些区域

3月12日,市水政監察大隊等在豐臺區盧溝橋路開展聯合檢查,重點查處向路邊雨水收集口內傾倒汙水汙物等行為。 北京市水務局供圖

每月通報治理進度和效果

記者瞭解到,今年小微水體整治將納入各區河長制管理體系,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建立標準化的管護機制。小微水體整治將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各區河長制考核體系,每月通報治理進度和效果。

劉凱介紹,去年起北京在全國率先試點“河長+警長+檢長”工作模式,在全市16區以及密雲水庫等4個重點水管單位建立聯合執法警務站,對14個流域水環境進行專項執法。檢察機關也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如去年門頭溝檢察院就曾向相關單位發出檢察建議書,督促其對永定河周邊相關違法行為履行監管職責。今年,各相關部門將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推動落實這一模式,相關執法部門聯合執法,查處涉及小微水體的違法違規行為。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將採取一區一單、約談、通報、媒體曝光等方式,督促問題整改到位。

北京启动“双清行动”严防垃圾入河,重点整治这些区域

資料圖(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

李文明攝 千龍網發

“黑科技”監測河口防偷排汙染

今年3月至5月底,北京將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清管行動”,針對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新城等重點區域以及重點河段匯水區範圍內雨汙水管網開展排查清汙。

據介紹,行動將重點對雨水管線內垃圾、淤泥等汙染物,以及雨汙合流管涵進行全面疏通,要求疏通率均達80%-90%,同時對雨水口(雨箅子)、檢查井、截流井、攔汙坎等汙染物進行全面清理,基本實現“雨季汙染物不入河湖、水面無漂浮垃圾、水體不黑臭”的總體目標。

市排水集團運營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城市主要河道,如南護城河、崑玉河等景觀河道,以及下沉式立交橋等低窪地區,保障度將更高。針對管線內汙染物淤積情況,該集團2012年起開展集中清理,目前通過在城六區範圍內陸續接收無主管線,已將8500公里左右的管線納入統一管理養護,如發現管線內存積量超過其容積的20%,就將納入“清管”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將在部分河口安裝一種“黑科技”——溢流報警裝置,目前該裝置已經在涼水河、通惠河等河流投入使用。市排水集團上述負責人介紹,這一裝置安裝在管線入河口,具有兩個石墨烯材料的觸點,在非汛期,如有水溢流觸發即會形成迴路,通過上端遠程傳輸報警裝置傳到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將組織人員去現場核查,是否有傾倒、偷排汙水等情況。

往期精彩回顧

傳播北京|報道北京

微信ID:beijingqianlong

長按二維碼關注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