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实验室走出的“学霸”公司,搭上科创板IPO头班车


华农实验室走出的“学霸”公司,搭上科创板IPO头班车


22日傍晚,上交所“官宣”了首批科创板的受理批文,9家公司的申请被正式受理,其中有两家武汉公司入围。

相比安翰光电,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前生物”)此前的公开报道较少,显得十分低调。支点财经采访发现,作为一家以猪用疫苗为主营业务的生物医药企业,科前生物的最大亮点是其大股东及董事会成员。

从已披露的股权结构图来看,公司大股东为华中农业大学,董事会由工程院院士陈焕春领衔,多位华中农业大学博导、教授组成,阵容堪称“学霸天团”。

那么,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何被誉为兽药行业领军企业?支点财经及时进行了了解。


经营数据亮眼:毛利率逾80%


科前生物于2001年1月11日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登记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制品的开发、研制;动物传染病诊断咨询及技术服务等。科前生物官网显示,目前公司产品中包括猪用疫苗科圆宁、科稳宁、科细宁等。

官方信息显示,科前生物是湖北省首批创新性试点企业,也是国家发改委首批授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称号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公司获得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证书,并入选“湖北制造业企业百强”。

据天眼查,在股权方面,科前生物的大股东为武汉华中农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3.68%,该公司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全资子公司。

由东方财富披露的科前生物招股书(申报稿)显示,科前生物融资金额为17.47亿元,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

近三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都在稳步增长。2018年,科前生物的数据指标尤为亮眼:公司营业收入7.35亿元,净利润为3.89亿元。其中,猪用疫苗营业收入7.04亿,占比96.51%。公司毛利率达84.42%,净资产收益率为50.22%,均居9家入围公司之首。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通常体现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华农实验室里走出的学霸公司


科前生物的注册地址为“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在习惯以山名代指重点高校名称的武汉,这一地址通常指的就是华中农业大学。支点财经记者了解到,科前生物的办公地已迁至东湖高新区的高新二路,但其发端于华中农业大学一间实验室里。

在招商证券向湖北省证监局报送的关于科前生物IPO辅导总结报告中显示,科前生物的创始人、董事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博导陈焕春。

陈焕春,曾留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回国后在华中农业大学任教至今。现任中国兽医协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新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据天眼查显示,陈焕春还是湖北三湖畜牧有限公司、荆州市山湖肥料有限公司、仙桃市胡场镇三湖养猪场等三家企业的法人代表。

一位毕业于该校动物医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并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告诉支点财经,在猪用疫苗领域,科前生物绝对是国内的龙头企业。

《中国畜牧兽医报》在2017年报道称:“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提出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并在全国七大地区都拥有大量净化案例,自然有其话语权。”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养猪场常见的猪类疫病。

今年3月16日,第二届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国内外4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参会。作为业内专家,陈焕春在会上就非洲猪瘟疫情发表观点。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支点财经,科前生物刚刚创立时,公司的实验室就设在学校一栋大楼里。他有时经过那座大楼时,还会偶遇陈焕春院士。他的多位同学毕业后直接进入科前生物工作至今,该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不少来自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专业。

在科前生物的官方微信上,2018年11月30日,科前生物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合作协议。

招商证券的辅导总结中也证实,科前生物的董事会、高管团队成员多数都有在华中农业大学求学、任教的经历。

副董事长金梅林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她是国内动物传染病学知名专家,开展了近20年的动物流感和猪链球菌病等疫病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开发。

公开资料显示,科前生物现拥有院士1名、教授7名、副教授10名及博士、硕士等300多人的科研技术团队。拥有2个一类新兽药,4个二类新兽药,10个三类新兽药,获得4个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4项专利证书,16项转基因安全证书。


华农实验室走出的“学霸”公司,搭上科创板IPO头班车


或将发力宠物疫苗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科前生物所处行业销售毛利率水平较高,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猪用疫苗的平均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9.21%和77.19%。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疫苗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公司未来产品销售毛利率也可能随之下降。

此外,猪用疫苗行业业绩受到下游生猪养殖行业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以及生猪偶发性疫病的发生,也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科前生物可能会在宠物疫苗上发力”,上述知情人士说,据他所知,科前生物很早就开始考察宠物疫苗市场,但直到2016年左右才在宠物疫苗临床研发上加大投入,最近已着手市场推广的准备工作。

不久前发布的《2018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全国2018年宠物猫狗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元,并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庞大的宠物数量,导致旺盛的医疗需求。其中,仅宠物疫苗市场的空间预计就可达百亿元。美国硕腾等进口疫苗目前占据国内市场的巨大份额。

科前生物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公司的主营构成中,禽类疫苗和其他疫苗目前共同占据极小份额。上述人士坦言,在宠物疫苗领域,现在发力确实晚了点,但宠物疫苗的巨大潜力依然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据了解,除了科前生物,从华农走出的从事与动物医药、饲料相关的企业不少,有的也成长为行业翘楚。如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548),创始人陈俊海也是毕业于这所高校。


受益于院士科研成果转化的公司还有它们


一直以来,两院院士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将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武汉科前生物的模式堪称院士科技成果转化模板。

截至2018年11月的统计数据,武汉共有两院院士67人。近年来,武汉积极推动院士科技成果转化。去年11月23日,在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包括37位院士的40个科技成果转化签约项目,签约金额达93.21亿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马丁与武汉凯德维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妇科肿瘤早期预警筛查试剂盒、人工智能诊断评估系统及配套设备、肿瘤分子显像剂、肿瘤治疗创新药物、治疗性宫颈癌疫苗等5大领域系列产品研发中心及配套生产基地,签约金额10亿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项目,预计到2025年突破不少于30项核心产品与技术,培育10家以上技术领军企业,医工院总产值超过15亿元,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一流医疗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携手湖北凯佳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北斗导航卫星的智慧用电云监管与智能运维服务平台项目,将在7-10个地市铺开北斗即时判车联网智慧系统应用,为智慧交通提供相应的成熟解决方案,起草并申请一批国家、行业标准,未来至少覆盖全国20个城市。

END

记者丨肖丽琼

出品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支点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