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文|蘇軾是個城市規劃師

北宋文豪蘇軾留下了大量名篇,他的才識其實涉及面頗廣,在規劃設計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他親自主持、參與了著名景點“蘇堤春曉”工程的設計和廣州等城市水系統的規劃。

公元1071年,蘇軾在杭州任通判。工作之餘,他走遍了杭州的各個角落,既瞭解了當地的概況,順帶也飽覽了大自然的美景。他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訂了全面的規劃宏圖。西湖周邊經濟繁榮,西湖美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蘇軾一時詩興大發,留下了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公元1086年,蘇軾再次到杭州任職。這一次,他仍然進行了實地考察。當他再次來到西湖時,他和他的夥伴驚呆了:當年美若西子的湖畔一片荒蕪,湖裡沉積著多年的淤泥,散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被人亂圈、亂種的灘地比比皆是,堤上野草肆意瘋長,多年雨水的沖刷導致堤壩很多地方被沖毀……蘇軾痛心疾首,決定進行整體規劃、綜合治理:既要發展經濟,讓當地的老百姓過上殷實的日子,又不能忽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西湖的治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既要讓它很好地蓄水以便灌溉附近的農田,帶動GDP的增長,還要讓當地百姓在茶餘飯後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所以,在西湖的治理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齊抓共管。經過一番醞釀,他對西湖的改造工程有了詳細的規劃。首先,他對西湖淤泥要開挖清理的土方進行了勘察、測量和計算,對耗工、耗時的大概情況瞭然於胸。然後,他“調兵遣將”,花費了20餘萬工時、開挖了25萬方土,並築堤夯壩,讓人在堤上養花、種柳。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湖水恢復清澈,岸上楊柳依依,一年四季,要麼有花香,要麼有鳥啼。而且,西湖既能防洪蓄水,也能在旱年用來灌溉,清澈的湖水還可以供人飲用。蘇軾還治理了那些被汙染和廢棄的水井,讓老百姓喝上了清潔的飲用水。杭州的規劃頗具成效,蘇軾的“蘇堤”工程成為千古美談,更成為人間的名勝風景。

蘇軾果然不像一些目光短淺的地方官,為了追求一時的政績,而忽視甚至犧牲環境。無論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做綜合規劃。即使被貶謫時,他也沒忘記自己的使命。被貶到惠州時,蘇軾沒有沉浸在失意的情緒之中,而是在工作中繼續瞭解民生,合理地規劃,做長久的打算。在廣州時,他發現廣州疫情嚴重,就進行了全面的瞭解,並跟蹤追擊,結果查到了疫病的源頭:原來這是大家不注意飲用水衛生而引起的嚴重後果。有些地方,人畜共飲,而且排洩物處理不當,汙染了飲用水,結果這一時的疏忽大意引起了疫病的蔓延,實在讓人痛心。為了從根本上遏制疫病蔓延,他深入實地考察,最終發現了一處風水寶地。原來,蒲澗寺後有滴水巖,水質很好,如果開發利用得當,能成為一項利民工程。雖然工程浩大又艱難,但是他在規劃一番後,果斷投入“實戰”。工程人員在滴水巖下修建了一座大石槽,用5000根竹管將10公里外的泉水引進城,再在城中修建一座大石槽用來儲水,又建若干小槽儲水以供居民汲用。這樣,疫情的難題迎刃而解,並且水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開發,城市的規劃設計更加合理,各種佈局也是日益趨利避害。

900多年前的一個大文豪,把一座城市變得美麗又實用,讓我不得不感嘆一句:厲害了,我的偶像蘇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