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好的訓練程度,才能有效增肌,這5個維度指導你的力量訓練

通常而言,力量訓練相比於有氧訓練會更加高階一些。

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有氧訓練的技術相對簡單,需要的更多是恆心和毅力。

而力量訓練則更加需要技術,以及對自己身體感知的敏銳度。

就自身感知方面來講,每個訓練日中肌肉的感知程度就尤為重要了。

很多勇猛精進的新手認為:

練的越多,力氣和肌肉長的就越快。

這個是錯誤的觀點。

萬事萬物都有最合適的度:

炒菜不是火越大味道越好吃;

睡覺不是連續睡幾天人就越精神;

戀愛不是談的越久結婚概率越高……

健身,也不是一通莽練就有最好的效果。

剛剛好的訓練程度,才能有效增肌,這5個維度指導你的力量訓練

--------------------------------------

辣麼!什麼樣的力量訓練程度,才是最有效且安全的呢?

我提供幾個維度給大家,請在訓練中自行體察吧!

1.泵感

泵感是一個健美領域的專有名詞。

指的是肌肉的充血感

當你在對特定的肌群進行訓練時,心臟會像水泵一樣,源源不斷的把血液壓向目標肌群

這時候,大量的養分也就隨著血液充斥到了肌纖維中

訓練者會感到肌肉的鼓脹感十足,這就是泵感。

通常在正常的熱身活動後,正式訓練3到5組,一定會有泵感出現。

而隨著訓練的進程,泵感會有逐步消退的趨勢

也就是說肌肉不再感到脹的發緊了

這時候,大約就是這個肌群的訓練結束的時候了。

2.控制訓練時長

肌肉的訓練時間,需要嚴格的控制在90分鐘以內

大家會發現,其實越是高手,對單塊肌群的訓練時間控制的越是穩

一般小肌群20到30分鐘就搞定

大肌群,角度多,動作變化複雜的,也能完美控制在40分鐘到60分鐘之間

因為隨著訓練的進行,睪丸酮的濃度是在下降的,也就是說你的精神集中度,爆發力都在走低

所以,根據自身的條件,把訓練的時間控制在合理區間內,也是力量訓練的一個鐵則。

3.力竭感

力竭,通常指的是單組訓練的肌肉耐受度

也就是說,一組動作做到無力在進行下一次發力,稱之為力竭

假如你選擇的器械重量為X,你每組動作用這個重量,完成8到12次之間達到力竭

則X就是比較適合你增肌的重量

X也被成為你8-12RM的重量

所以,力竭感的關聯參數,包括你每組動作的次數,以及你選擇的重量。

剛剛好的訓練程度,才能有效增肌,這5個維度指導你的力量訓練

4.延遲性痠痛感

正常的,有效的肌肉訓練,在第二天都會出現延遲性痠痛。

這個感覺大家都會有,就不再細緻描述了

假如你在訓練後的轉天,痠痛感在訓練的目標肌群如期而至,說明你前一天的訓練異常有效。

假如訓練的深度不夠,則痠痛感不會出現

假如你的攝入或者休息不夠,痠痛感會伴隨疲勞感一起出現,或者是痠痛感延遲幾天出現

用心體察這個痠痛感,去精準判斷自己的訓練程度吧!

5.食慾和睡眠質量

這是一個側面輔助的參數

通常一次體能耗盡的力量訓練

會伴隨著比較旺盛的食慾,以及比較深度的睡眠。

假如在訓練後出現這兩個徵兆,基本可以確定此次訓練的效果是達成了的。

---------------------------------

以上幾點並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的體質和訓練計劃,訓練頻次不同

產生的感覺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以及訓練的經驗做判斷,比儀器的測量結果更準確

今天就先到這裡,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再見!

剛剛好的訓練程度,才能有效增肌,這5個維度指導你的力量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