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奈科技:8年做到“碳納米管”第一

核心研發人員多為知名高校碩博士;佔據國內最大市場份額。


天奈科技:8年做到“碳納米管”第一


天奈科技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碳納米管生產企業,最近兩年碳納米管導電劑產品出貨量和銷售額均居行業首位。

專注於“最強材料”碳納米管,“改變了我國鋰電池企業導電劑依賴進口局面”的江蘇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奈科技”),出現在3月22日上交所公佈的首批9家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的企業名單中。

招股書顯示,天奈科技成立於2011年1月,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碳納米管生產企業,上市公司新宙邦和大港股份分別持股3.95%、0.88%。現年52歲的加拿大籍科學家鄭濤為其法定代表人,鄭濤在鋰電池及新材料領域已有三十餘年的研發和管理經驗,2017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蘇省製造突出貢獻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成立8年,已坐穩行業頭把交椅

2011年,在碳納米管被研發出來的第20個年頭,北大彭練矛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實現碳納米管的高效光伏倍增效應”,和“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等9項目共同被科技部選入該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同一年,天奈科技成立,座標江蘇鎮江,主要從事納米級碳材料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公開資料顯示,碳納米管被認為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幾種材料之一,強度為鋼的100倍,重量則只有鋼的1/6,曾被譽為21世紀材料界的奇蹟,可應用於海水淡化、鋰電池、透明柔性導電薄膜、半導體、量子通信等多個領域,且“是目前唯一可能幫助人類實現太空電梯夢想的材料”。

“其實碳納米管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它早在1991年就被研發出來,但因業界一直未能解決將碳納米管從碳納米管粉中分離並在塑料中均勻分散和分佈的難題,而未能應用在塑料中。”道達爾特種化學品全球銷售總監Claude Delahaut曾對媒體表示。

不過自碳納米管被發現,就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股研究熱。近年全球加速挖掘碳納米管技術落地產業的途徑,相關技術突破成果不斷。

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碳納米管生產企業的天奈科技,已成功開發了一種獨特的催化反應工藝,實現了碳納米管的連續化生產,生產能力可達噸級。目前,天奈科技已獲得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8項發明專利及16項實用新型專利、美國知識產權局授權3項發明專利、日本特許廳授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19項清華大學獨佔許可專利。

這一市場也是一片藍海。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碳納米管導電漿料市場出貨量達3.25萬噸,同比增長26.3%,中國目前在鋰電池用碳納米管領域佔比為94.5%。預計未來五年,全球碳納米管導電漿料需求量將保持40.8%的年複合增長速度,2023年需求量將達19.06萬噸。

從競爭格局來看,2018年中國碳納米管導電漿料前八大企業市場份額佔比超90%,天奈科技、三順納米、集越納米、青島昊鑫等企業位居前四,其中天奈科技憑藉比亞迪、ATL、卡耐等企業需求帶動,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此次天奈科技擬募集8.7億元,將投入相關研究和生產。本次發行數量不少於5796.45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

高科技團隊掌舵,扣非利潤快速增長

目前天奈科技第一大股東為鄭濤,加拿大國籍,其也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總經理。招股書顯示,公司高管團隊鄭濤、嚴燕、蔡永略、張美傑以及葉亞文通過直接持股和間接控制的方式合計支配公司30.369%股份的表決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鄭濤、張美傑等人,也是公司40人技術團隊中的骨幹。鄭濤1996年從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物理系博士畢業,在鋰電池及新材料領域已有三十餘年的研發和管理經驗,為2011年“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引進人才。其他核心研發人員也多為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碩士。

天奈科技此次發行,選擇的是科創板上市規則中第一套標準第二款內容: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天奈科技資產總額達8.51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和營業收入分別為6745.31萬元和32759.49萬元。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天奈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1.34億元、3.08億元和3.28億元;但淨利潤分別為975.12萬元、-1479.97萬元、6745.31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521.17萬元、1008.88萬元和6486.7萬元。

對此,天奈科技解釋稱,2017年公司淨利潤為負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公司客戶沃特瑪資金鍊出現問題,致使公司應收商業承兌匯票無法兌付,應收賬款無法收回,而計提減值準備6979.52萬元所致。

應收賬款無法收回也拖累了現金流。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來看,公司三年間的流量淨額分別為-5689.09萬元、-2212.63萬元和-537.42億元。而2018年,天奈科技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賬面價值進一步上升到1.78億元。

此外,天奈科技在招股書中還提到如技術升級迭代,技術不能保持領先,研發失敗和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技術被侵害,技術人員流失及技術洩密等方面風險。

上週,新京報記者曾兩度聯繫天奈科技,分別在週一(3月18日)傳出民生證券提交天奈科技材料、及週四(3月21日)流傳民生證券申報項目被勸退時,天奈科技相關人員均表示“近期領導較忙,因此不做回應。”

天奈科技

2018年營收:3.28億元

2018年淨利潤:0.67億元

估值:10億元以上

主營業務:天奈科技主要從事納米級碳材料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在地:江蘇鎮江

成立時間:2011年1月6日

A 他們在做什麼?

專注於“最強材料”碳納米管,核心產品包括碳納米管粉體、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石墨烯複合導電漿料、碳納米管導電母粒等。2018年,天奈科技實現營收3.28億元。其中,碳納米管導電漿料3.25億元,佔比99.32%。

B 有哪些資本參與?

在成立的8年間,天奈科技有過五次增資,註冊資本金從初始的500萬美元(摺合當時匯率約3300萬人民幣)增至1.74億元。2018年1月,天奈科技輔導備案。在此前夕,2017年12月,天奈科技主體類型從“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未上市)”。

C 他們的市場前景?

2018年中國碳納米管導電漿料市場出貨量達3.25萬噸,同比增長26.3%。預計未來五年,全球碳納米管導電漿料需求量將保持40.8%的年複合增長速度,2023年需求量將達19.06萬噸。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編輯 趙澤 王進雨 校對 張彥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