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丝黄的世界》04——最高级的人生哲学,是学会放下

01

为了养育孩子,苏丝不得不重操旧业,离开了罗伯特。就在罗伯特以为这段感情无可挽回的时候,故事突然发生了巨大的转机,苏丝的孩子死了。暴雨冲垮了战后还来不及重建的危楼,苏丝的孩子被活生生压死在废墟下。

苏丝不顾滂沱的大雨,在废墟中疯狂找寻孩子的尸体。当尸体终于被警察找,她却突然平静下来,低头吻了吻孩子,就让警察把尸体带走了。孩子已经走了,亲手埋葬又要再痛一次,不如随他去吧。

罗伯特提醒她是否要寻找埋在地板下的存钱罐,苏丝摆了摆手,孩子走了,她不需要钱了。

卸下了养育孩子重担的苏丝,没有了经济压力,也就无需再做吧女,她回到了罗伯特身边。为了不给罗伯特增加经济负担,苏丝说,她可以不出门,这样罗伯特就不用花钱给她买衣服。她只要待在罗伯特的房间里,每天给她一口饭就好了。

真正纯粹的爱情,也许就像苏丝对罗伯特,名利权情,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只要在你身边。也许就像罗伯特对苏丝,你什么都没有,然而拥有你,我就拥有了全部

在罗伯特的细心照料下,苏丝渐渐从丧子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她是文盲,一个字不识,然而她比很多人都更明白生活的真谛,不念将来,不恋过往,懂得放下,活在当下。孩子在世的时候她为孩子倾尽全力,卖身养家,不惜放弃爱情;孩子走了痛痛快快地和孩子告别,重振旗鼓,去拥抱她的爱情。

好一个透彻的女子。

《苏丝黄的世界》04——最高级的人生哲学,是学会放下

02

爱情是很多艺术大师创作灵感的源泉,比如达利,比如夏加尔。无独有偶,在遇见苏丝之后,罗伯特的画技也日益精进,被邀请去日本作画,拿到了一笔不菲的报酬,两个人决定去澳门旅行。

在澳门期间,罗伯特向苏丝求婚。苏丝不肯答应,在她眼里,罗伯特年轻有为,他的归宿应该是回到英国,娶一个门当户对的英国女子为妻。

罗伯特耐心地跟苏丝解释,他求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起初他也觉得与苏丝的相逢只能是露水姻缘,但他渐渐开始相信,相信自己,相信苏丝,更相信他们的爱,可以战胜未来的一切困难。

婚姻毕竟不是爱情,爱情只要有爱就可以,婚姻则是柴米油盐,少了哪样都不行。本曾经对罗伯特吐槽说,他和苏丝之间,完全没有共同语言,更谈不上精神陪伴了,苏丝连温斯顿·丘吉尔是谁都不知道。

罗伯特不信,他问苏丝,知道不知道温斯顿·丘吉尔。苏丝一脸茫然。罗伯特于是从各种角度启发她,苏丝恍然大悟,原来,她将温斯顿·丘吉尔的名字记成了“温书吉吉”。

有时候,两个人之间,不是缺乏共同语言,而是缺少发现它的耐心

《苏丝黄的世界》04——最高级的人生哲学,是学会放下

03

苏丝终于答应了罗伯特的求婚。他们前往澳门的英国领事馆,却发现从未有人在这里登记结婚,领事需要三个周的时间来办理手续。

在等待的三周里,苏丝起初非常兴奋,渐渐地却开始消沉,在最后几天里,她的情绪跌到了谷底,常常莫名其妙地开始痛哭。她的人生是一连串的悲剧,本是有钱人家的小姐,不料幼年丧母,父亲出洋做生意一去不归,从此无依无靠,沦落风尘,带给她一线希望的孩子也夭折了。眼前的幸运对她来说太突然了,妓女从良本就不易,何况还是个青年才俊的英国人。她害怕这一切也会化为泡影,就像她一直遭遇的那样。

最后一天,苏丝终于崩溃了,她要回香港,回南国酒店,继续做她的吧女,她认为那才是她的归宿,是她注定的命运。她无法想象自己成为一个英国人的太太,穿着讲究的洋装,穿梭于中产阶级的宴会,手捧着精致的下午茶。

一个人在逆境中待久了,渐渐就失去了看到希望的能力

敏锐的罗伯特一眼看穿了苏丝的想法。他没有承诺苏丝一定会给她幸福的生活,因为承诺从来不可靠,他只是告诉苏丝,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生命是一场艰难的旅途,我们常常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不可预知的前路让我们感到恐惧,于是本能地想要往后退。但生命就该勇往直前,往前走,才会看到新的希望。

在罗伯特耐心的鼓励下,苏丝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意,她想要和罗伯特在一起。他们在英国领事馆完成了简单的婚礼,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