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外商从中国撤资,是中国经济不行了吗?

越来越多的外商从中国撤资,是中国经济不行了吗?

越来越多的外商从中国撤资,是中国经济不行了吗?

越来越多的外商从中国撤资,是中国经济不行了吗?

近几年来,FDI(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乏力。与外商投进来的资金相比,外商撤资的规模反而更大更多。网友们甚至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这是“中国经济不行了”的标志。

要搞清楚这一问题,就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下投资上有效增量,绝对增量和相对增量的概念和内涵。

第一 有效增量

即投资人的投资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能在自己所处领域和目标市场把投资的既定目标贯彻下去,甚至超过预期。

第二 绝对增量

即某样东西或者某个项目只有你有,别人只有羡慕的份。或者说某样东西尽管大家都有,且质量也一样,但是你的价格比别人低得多。又或者大家价格相同,但是你的质量比大家都好。最理想的状态是,价格又低,质量又好。

第三 相对增量

即某种东西或者某个项目大家都有,并且质量和价格都差不多。

越来越多的外商从中国撤资,是中国经济不行了吗?

对我们而言,招商引资工作仍然是我国各个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

近些年中国吸引FDI增长乏力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绝对增量的空间越来越小,外商已经很难找到新的投资机会。同时我们国家对外资“相对增量”的管控越来越严,浑水摸鱼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外商在这方面的投资基本没有了操作空间。

记得在过去,外国某些淘汰多年的设备和技术对我们而言,那是相当高端的“绝对增量”。可现如今,除非他们拿出自己最高端的最先进的技术,否则已不可能形成“绝对增量”,更不会像以前一样,随便拿出样东西、包装个项目就能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座上宾。

现在中国的经济的现状是,你想要的高端技术和设备,人家不给。人家想给你的咱还不想要。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FDI增长空间有限了吧?应该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外商从中国撤离了吧?

其实,FDI增长乏力和低迷对中国而言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个大好事。不是中国经济不行了,而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向上突破的必经之路。从中国撤走的外资都是无效增量的资金,这些外资刚进来的时候往往是代表高端的绝对增量。然后慢慢变成低端,然后变成相对增量,最后沦落为无效增量。这样的演变过程不仅仅是由于外商“不争气”或是不愿意拿出高端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太快了,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并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参与国内甚至全球竞争,导致部分外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越来越多的外商从中国撤资,是中国经济不行了吗?

一些行业,甚至远超外资企业成为全球领导者

现如今,放眼望去,相当一部分外资处于相对增量和绝对增量的阶段。这部分外资对我们而言多多少少有些“鸡肋”的感觉。表面上看,他们好像为我们带来了税收和工作岗位。但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外商不来或者撤资对目前的中国经济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我们自己的企业照样能填补撤资带来的空缺。并创造出等量甚至更高的社会财富。

毫不夸张的说,与若干年前相比,现在的中国经济离了谁都照样玩得转,但他们能否离开我们后还能活的滋润就不好说了。“撤不撤资”“搬不搬厂”都伤不到我们。如果非要说受伤的话,那么伤到的可能是他们自己。中国近些年一直在谋划经济转型,一旦成功转型,撤离的外商们会为自己的目光短浅而错失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而后悔。

最后,说一下,投资环境的问题。对我们而言,虽然目前我国GDP已经高居世界第二,但人均下来,排在世界70多位。甚至我们认为很穷的非洲国家都比我们人均要高,我们在世界上还是一个中等偏下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我们而言,招商引资工作仍然是我国各个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如果因为投资环境问题,或者因为我们办事不力,伤害外资利益而导致绝对增量的外资进不来、留不住就是我们的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