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使其直接进入“退休日本”

经济史,《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使其直接进入“退休日本”

在经历了20世纪20~80年代的高速增长之后,日本于80年代末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国。日本国内经济和出口贸易空前红火,股市、房地产连年暴涨,大批收购海外资产,日本人的自信也达到了空前程度,超过美国似乎只有十年之遥。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日本又逐次经历了痛苦的经济泡沫爆发、崩溃、通货紧缩乃至一蹶不振的长期停滞。撇开经济从高潮到衰退背后的制度性因素,无可否认,《广场协议》带动的日元大幅度升值是日本经济发生转折最直接的祸首。

1985年9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会同英、法、德(联邦德国)、日四国财政部部长和央行行长达成了《广场协议》,该协议要求以各国联合干预的方式促成美元对日元、马克贬值,力求借此扭转美日之间巨额贸易逆差。此协议一经签订,日元在3个月内就从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200日元,美元贬值高达20%,到1987年1美元贬值到120日元,日元在短短3年中升值了一倍。为了抵消日元升值对本国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日本政府从1987年2月到1989年5月一直实行2 5%的超低利率。在超低利率刺激下,日本国内泡沫空前膨胀。

经济史,《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使其直接进入“退休日本”

日元升值使海外企业和土地等资产价格以及金融资产相对比较便宜,于是日本企业和投资家意气风发地大量接收已开始出现泡沫破灭征兆的美国国内资产。美国则借由美元贬值等因素成功转移了泡沫破裂成本和外债负担,充分利用这个缓冲期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

经济史,《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使其直接进入“退休日本”

20世纪90年代日元再演币值上升风云,1995年一度达到1美元兑换80日元,此番升值对日本制造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的余地几乎全部消失,日元升值已经达到了日本经济无法承受的水平。随后,在美国的干预下日元开始贬值并引发了“抛售日元”狂潮,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笼罩在阴影中。泡沫破裂后,由于日元贬值造成日本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再加上日本金融体系中固有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使银行体系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一些大银行纷纷破产或重组。自此,日本从“十年衰退”状态进入“退休日本”状态,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长达17年的经济衰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