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强项不屈威震朝野

董宣强项不屈威震朝野

太阳暖洋洋地照在京城洛阳。城内的主要商业大街上,人群熙煕攘攘、摩肩接踵,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响成一片。这天街上的行人和商贩似乎比平日更多,象牙似的麦糖成堆成堆地摊着;羊肉铺门前挂满了光油油的羊肉,粉条粉皮满堆在杂货铺门口。牵着马、牛的牲口贩子不时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寻找合适的买主

忽然,人群中传出一阵惊呼声:“有人杀人了!有人杀人了!”顿时,街上的人你挤我撞,大人的叫声、孩子的哭声以及被碰倒的货摊主人的怒骂声,搅成了一团。这时,只见个扎着深青色头巾的壮汉,腰下挂着一把刀,手里牵着一匹白马,若无其事地走过大街。人们见到他像躲避瘟疫一样,老远就闪开了。

原来,这壮汉是权贵人家的奴仆,当时人们都称这种人为“苍头”。他们经常借助主人的权势作威作福、强取家夺。刚才,这个苍头在街上闭逛时,发现一匹极为神骏的白马,皮毛一尘不染,四只蹄子犹如铁铸,宽阔的胸膛吸起气来像风箱,苍头看得眼睛都发直了,他二话没说,走上前就去牵马。


董宣强项不屈威震朝野


这四白马的主人是位中年人,从外来京城看望朋友,没想到朋友早已离开京城了,他随身带的盘缠用尽,在京城又举目无亲,只好忍痛想把自己心爱的马卖掉,拿到银两就回家乡去。他见一个苍头要牵马,以为他是买主,就说道:“这是一四好马,我因急需盘纏回家,所以只要五两银子。”苍头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知道它是一匹好马,但我一钱银子也不给。”白马的主人气坏了,大声说:“光天化目之下,难道你强抢?”他紧紧拉住马的绳不松手。苍头大怒喝道:“你再不放手,我就杀了你!”说完,他拔出腰刀,一刀便杀死了自马的主人,率着马扬长而去。

不一会儿,几个府吏簇拥着一个老者快步走过来。每上的人见了都交头接耳地说:“洛阳令来了。"人群主动地让开一条路,他们来到白马主人被杀的现场。“这是怎么回事?”洛阳令严厉地问。一个府吏赶紧报告说:“刚才街上的人亲眼看见,有人杀了他并抢走了他的白马。”“什么人如此大胆?他朝哪儿走的?”周国的百姓都抢着回答说:“朝南走了!”“好,来人!赶快追上凶徒,把他抓起来送到洛阳0府”奇怪的是,洛阳令下过命令后,府吏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动。他正要发怒,一个府吏急忙走到他身边贴着他耳朵边低声说:"大人息怒!杀人者小人已查明,他是当今皇上的妹妹湖阳公主家里的苍头。”洛阳令用手抚摸胡须,面色严峻,严厉地说、“不管什么人犯法,我决不轻饶。”府吏们和周围的百姓都睁大眼晴,半信半疑地望着他,心里都在嘀咕难道他真有那么大的量,敢去触怒皇帝的妹妹?

这位洛阳令名叫董宣,字少平,曾因秉公执法不留情面而闻名。他在任北海(今山东坊附近)相时,当地的豪门公孙丹建造新居,听信巫师的语,枉杀了过路的行人,将死尸理在新居的地基下。董宣闻知后,立即将公孙丹父子抓起来,排除重重干扰,将他们依法处死。上级官府怪罪下来,把董宣撤职下狱,但他毫不畏惧,据理力争,不久前才被释放出,升迁为洛阳令。

董宣对府吏们下了死命令:只要见到那个杀人的苍头,马上就抓起来,一切后果由他承担。再说苍头牵着马回到湖阳公主的家以后,他怕事情闹大,就将马送给了主人。湖阳公主见是一匹好马,非常喜欢,她笑嘻嘻地夸奖了苍头几句。苍头借此机会告诉湖阳公主,这匹白马是从街上抢来的,还杀了它的主人。湖阳公主漫不经心地说:“杀一个人算什么,不用怕!”苍头赶紧跪下请求说:“我听说洛阳令执法严厉,他派人抓我怎么办?”湖阳公主轻地一笑,说:“那你就待在家里,我出门时你跟着。小小的洛阳令就没办法抓你的。”苍头感激涕零,连跪了几个头谢过。

府吏们奉董宣之令到处寻找那个苍头,可是,几天过去了,还没有找到。一个耳目众多的府吏向董宣密报说:“听说苍头躲在湖阳公主家里不出门,小人不敢闯进去抓他。“董宣白眉紫锁,想了一会儿,说:“从现在起,本大人亲自带人守在湖阳公主的家门前,只要发现那个苍头出来,我一定要把他抓起来,严惩不贷!”


董宣强项不屈威震朝野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湖阳公主家高大的朱红色院门慢慢打开了里面出几辆马车,每辆马车上都坐着一个苍头,他们耀武扬威地挥舞着马鞭。中间有辆车子套着白色的骏马,车上装饰华丽,一个身强力壮的苍头口里吹起口,得意地吆喝着马车。这时,已在不远处的墙角边等候了几天的董宣,问身边的府吏说:“哪一个苍头是杀人者?”“就是那个赶着白马车的苍头!”府吏用手指着回答说。“好看他再往哪儿逃?跟我来!”说完,董宣带着府吏大步迎上前去,拦住了那辆白马车。

赶车的苍头见是洛阳令拦住了马车,他被董宣阴沉的面孔、愤怒的目光吓得全身打汗,回头对车上的人说:“公主,不好了,洛阳令拦住了马车。“原来,这辆车子上坐着湖阳公主,她正准备去皇官见哥哥光武皇帝。阳公主开马车的门帘,气势汹汹地说:“董宣,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拦住我的马车!”

董宣见是湖阳公主,先行了大礼,然后,抽出随身戴的宝剑,在马头前面的地上,深深地划了一道线,义正言辞地说:“公主殿下,你身为皇上的妹妹,却藏匿杀人的凶手,这是您的第一个过错。”说着,董宣又用宝剑在地上划了第二条深线,说:“这匹白马是您的恶奴杀人抢夺而来,您却将它据为己有,这是您的第二条过错”。董宣用宝剑又划下了第三条深线,紧接着说:“我多次听说您纵容家奴为非作歹,我曾派府吏向您报告,可您却一意孤行继续放任家奴为恶,这是您的第三条过错。”董宣说到这,对苍头大喝一声:“杀人的奴,你给我滚下车!”

胡阳公主见董宣以剑划地,连数了自己三条罪状,脸都气白了。她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洛阳令竞如此大胆。她紧紧地咬住嘴唇,双手气得直哆嗦,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苍头见湖阳公主没有发语,只好乖乖地走下马车。董宣上前一把抓住他。这时,周围已经围上来许多路过的百姓,他们见洛阳令拦住了湖阳公主的马车,是又高兴又担心。董宣大声说:“杀人偿命是自古以来的王法。”说着,他用力挥剑向抢马行凶的苍头刺去。

只听苍头惨叫一声就死了。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他们屏住呼吸,一时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董宣带着府吏转身就要走,猛然听见身后湖阳公主气急败坏地尖叫起来:“董宣,你竟敢当众杀我的家奴,简直是吃了豹子胆,我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只见湖阳公主气得脸色由白转青,脖子上的青筋根根暴起,嘴角边白沫乱飞,两眼都瞪直了。围观的百姓都被吓得一哄而散,跑到远处观望。董宣一言不发,只抚摸了一下胸前的胡须,大步离开了。

湖阳公主一到皇官,就直往光武帝的书房里跑。官女太监们见她怒气冲冲,全都躲到一边。她进了书房就哭了起来,光武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还以为湖阳公主为前两天的事伤心呢。

原来,半年前,湖阳公主的文夫死了,光武帝平时很喜欢这个妹妹,就想给她作媒再嫁,问她看中了朝中的哪一位大臣。湖阳公主不加思蒙地告诉哥哥,她喜欢宋弘。谁知道光武帝兴沖冲地找来宋弘为妹妹做媒时,宋弘以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为由,一口拒绝了。这使光武帝和湖阳公主大失所望。

光武帝安慰妺妺说:“别哭了,哥哥保证给你找一个比宋弘好几倍的如意郎君。湖阳公主却摇摇头,脸上挂满泪水说:“不是这回事!有人当众说我的坏话,述杀了我的家奴。”光武帝一听,妹妹原来在外面受了委屈,心想:“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惹怒皇帝的妹妹?”想到这儿,他怒不可過,问道:“是谁干的?”


董宣强项不屈威震朝野


湖阳公主泣不成声地回答:“是洛阳令董宣!”忘光武帝立即派人把董宣带来。

不一会儿董宣来了,湖阳公主一见到他,狠狠地骂了一阵,紧接着向光武帝哭诉说:“就是他阻挡我的马车,当众羞辱我,还杀了我的家奴。”

光武帝见董宣两鬓斑白,胸前垂着白胡须,两眼直瞪,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不由得怒火中烧,马上叫人对董宣施以管刑,当堂用竹棍打死。

董宣不慌不忙地叩头说:“慢,请陛下让我说完一句话再动刑。”

光武帝说:“你有什么话就快说吧。“宣说:“过去陛下以圣德恢复了汉室,如今陛下的妹妹纵奴抢马行凶杀人,陛下对此不但不问,反而治臣死罪,今后陛下怎么能以德治天下,以理服人心呢?臣不需受刑,情愿自杀。”说完,他低头朝房柱撞去。顿时,鲜血飞溅而出,白胡须、衣服、地下都滴满了鲜血,倒地昏了过去。

光武帝见董宣如此刚烈,也不禁征住了,再细想他的话,觉得有些道理。自已一贯标榜以德治天下,以理服人心,妹妹纵奴行凶确实不对,董宣杀凶徒也未枉法,并不是有意触犯妹妹。如果不分是非,包庇妹妹、杀官吏,将会失信于天下,于自已的名声十分不利。光武帝想到这儿,算是明白了过来,他朝准备行刑的卫士挥挥手,叫他们退下,又让宦官把刚刚苏醒过来的董宣扶起来,心里打算让董宣向姝妹赔礼道歉,光武帝说:“董宣,你触犯公主,本该受刑。朕念你为官清廉,执法心切,且饶你一命。但你必须给公主叩头赔罪。”

董宣用手背擦了一下脸上的血,睁大双眼,倔犟地说:“陸下,臣何罪之有?臣无罪可賠! ”湖阳公主见光武帝饶了董宣,不把他打死,心里已经不乐意了,阴沉着脸寻机发作。当听到董宣不肯认错时,怒气更盛了,她正要撒泼,光武帝在一旁早已看在眼里,急忙对宦官说,“还不赶快扶董宣向公主叩头賠罪1”宦官们硬把董宣推到在湖阳公主的面前,董宣使劲挣扎,两个宦官抬起他的腿,使他脆倒在地。但董宣的脖子始终挺直,头颇高昂,像一头发怒的猛狮。宦官强压他的头,董宣双手挥地,就是不让头叩到地上。宦官们累得气喘嘘嘘,汗流浃背,也没能使董宣向湖阳公主叩首赔罪。


董宣强项不屈威震朝野


​湖阳公主见几个宦官制服不了一个老头的狼狈相,既好气又好笑。她对光武帝说:“哥哥是平民百姓时,家里隐藏着亡命之士,官吏都不敢上门问罪。如今贵为天子,反而制服不了一个小小的洛阳令。”光武帝心里早已在赞赏董宣威武不屈的气节,见湖阳公主的气消了不少,就趁机笑着对她说:“天子和老百姓是不相同的嘛!”于是,当即宽赫了董宣,赐钱三十万,并下诏称他为“强项令(项即脖子)。

董宣一回到洛阳令府郎中,就将光武帝赏赐的钱全部分给了府吏们。

董宣怒杀湖阳公主的家奴,在皇帝面前刚强不屈的事,一下子就传遍了京城。老百姓们听了拍手称快,权贵们听了却感到惊恐,他们私下称董宣是“卧虎令”,生怕犯了什么过失惹起董宣大发虎威。不久,洛阳城就流传了一首歌谣:“洛阳令董宣,拿着鼓棰不鸣鼓,强压脖子不低头。

数年之后,董宣因病逝世,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光武帝听到董宣病死的消息后,派遣使者去他家探望。使者回来后,心情沉重、甚为悲伤。光武帝不解地问:“在董宣家里看到了什么?”使者垂泪回答说:“董宣为官数十载,死后仅用粗布裹尸,家中仅有大麦几升、破车一辆,还有孤儿寡女。他生前执法严明,身后却如此贫困!”光武帝听了也感仿不已,说:“董宣死后,我才知道他是如此廉洁奉公。”于是,命令朝廷厚葬了董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