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錯過這5個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智商的發展可以奠定孩子將來更好的方向,但是情商的發展就是確定孩子在這條發展的道路能否走的更遠。

一直以來我們都強調孩子的智商,但卻忽視了孩子情商的發展,其實情商對孩子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研究指出:成才=20%智商+80%情商。情商高的人在社會和人際交往中更加遊刃有餘,更能得到別人的喜愛,辦事情的時候更容易成功。

千萬不要錯過這5個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有些人認為情商是先天的產物,情商高的人天生就樂觀積極,而情商低的人天生就自卑敏感,易躁易怒。其實不然。

高情商,與後天培養有很大關係。孩子在真正成年之前,都會經歷幾個特殊的成長轉折點和特殊時段,家長把握好這幾個教育孩子的關鍵點,才能與他們做到共情,更好的進行情商訓練。

嬰兒期(三個月左右)

3個月大的孩子已經能夠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或者身邊其他的人,來認識和表達情緒了。家長可以用友好互動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訓練。

千萬不要錯過這5個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父母通過面部表情、身體語言和聲調的變化來和孩子共情時,孩子就在學習如何表達情緒。

幼兒期(1-3歲)

1~3歲的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概念”,並且學著使用自己的自主能力。在這個年齡段,父母會和“可怕的2歲”相遇,他們會越來越相信自己的力量,並且經常用不順從的方式來體會這種力量。

也正因為他們很相信自我,所以當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到時就會感到憤怒和挫敗感,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用情緒管理訓練來幫助孩子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當父母遭遇“可怕的2歲”時,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選擇權會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比如穿衣服的時候讓他們自己選擇換哪一件,就像霍思燕給嗯哼選衣服時都會徵求他的意見。

千萬不要錯過這5個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少用命令式的口氣,多用選擇的句式,這會讓孩子享受擁有自主權的快樂,同時也會將問題的重心轉移,他們會更愉快地接受建議。

然而,不僅是在幼兒時期,不論孩子處於哪個發展階段,站在他們的視角上看問題都是必不可少的。

幼兒在這段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要避免讓他感到無助和束縛,這樣對培養他們的主見大有益處。

幼童期(4-7歲)

4~7歲的孩子已經能蹦會跳,語言系統也飛速發展,知道表達情緒的方式,但還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行為。

所以這個年齡段孩子最重要的成長任務,就是學會控制情緒,以及規範自己的行為,立規矩就是在這個時間段。

千萬不要錯過這5個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的能力,離不開和其他小朋友的連接。在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孩子能夠學會如何精確的表達,學習分享,學習面對衝突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說,父母不要因為擔心而束縛孩子與夥伴們的交往,而是應當尊重孩子們的友誼,讓孩子們結識更多的夥伴,才能擴大他們的交際面,為未來情商的培養打好基礎。

少年期(8-12歲)

8~12歲的孩子已經上了小學,社交關係也比之前變得複雜,他們開始慢慢的體會到情商的重要性。

而且隨著孩子慢慢感受到,來自同齡人越來卻強大的影響力,情商高的孩子會選擇順從他人。順從他人,則意味著孩子能夠越來越熟練的讀懂他人的社會提示,這種能力將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千萬不要錯過這5個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8~12歲這個年齡段也是“校園暴力”發生的高峰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同伴會表現出專制和暴政的傾向。

因此,當孩子抱怨自己被人排斥或被不公平地對待時,家長們應當帶他們去看一場電影或聽幾首音樂來緩和情緒,然後心平氣和地與他討論該如何與夥伴們建立和保持友誼。

青春期(13-17歲)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深深的陷入對自我認識的泥沼中無法自拔,“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應該成為誰?”

看到孩子在探索自我認知過程中痛苦時,父母不用太意外,因為這是他們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也是他們真正成長為“人”必須完成的過程。

在探索的過程中,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完成的是理性與感性的整合,而他們在艱難前行的同時,父母同樣很“難熬”。

諮詢師麥克爾·李維拉曾說過:

在孩子的青春期之前,你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者‘經理’的角色:安排行程、計劃週末活動、指導他完成作業…但是到了青春期,這一切都不再適用了。

因此,你必須重新制訂戰略和計劃,轉變自己的角色,成為一個‘顧問’,重新上崗。從“經理”到“顧問”的轉變,也就是從一個決策者到建議者的轉變。

千萬不要錯過這5個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鼓勵孩子進行自主決策,做孩子的情緒導師,讓孩子自己掌握自主權,也要理解他們某些不理智的行為。

對於他們的問題,要感同身受地傾聽,當他們找你幫忙時,做他們身邊最值得信賴的盟友。

千萬不要錯過這5個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時期

孩子的教養從出生到成年,做父母的不敢有半分鬆懈,採用不同教養方法,孩子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