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又快到一年開學季,準大學生們準備好新裝備了嗎?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回看往年開學季,學生們三五成群,互相炫耀著自己的開學新“裝備”。

而家長們則大呼吃不消:“現在孩子上個學簡直就是在燒錢。”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同樣是上大學,同樣是購買入學裝備,各個年代都有著各自的特點,烙著屬於那個時代的烙印。

00後、10後:“上學必備智能產品”;

90後:“沒三件套不好意思去上學”;

80後:“見證了數碼的更新換代,卻無法全部擁有”;

70後:“最幸福的是躺在被窩裡聽收音機”;

60後:“100元生活費夠用一年”。

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年,

上大學的標配是什麼?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還處於計劃經濟時期,全國人民都在追求溫飽。那時候,對於很多家庭來說,考上大學是天大的喜事。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由於當時的大學生算是鳳毛麟角,國家包辦了很多裝備,入學時,學生們基本上都是輕裝上陣,學習需要的一支鋼筆,生活需要的換洗衣物幾乎就是全部的行李。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彩虹色網兜是標配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高考剛剛恢復,那個時期的大學生既十分渴望知識,也很吃苦耐勞,加上經濟條件的制約,開學時,臉盆、水瓶、被褥,這些簡單的日用品便成了大學生踏入校門的基本裝備。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那時候行李箱還沒有普及,不少同學都拿著“彩虹色”的網兜來報到。愛乾淨的女孩子還會帶著深藍色套袖、純棉的白色襪子,2毛一包的雪花膏已很上檔次。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各種新鮮事物開始湧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上大學的裝備已經不滿足於單純的生活用品,手錶、收音機逐漸成為流行物品,出現在入學新生的行李中。

鋼筆、收音機、手錶成了新三大件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才20歲的年齡能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手錶,在當時已經相當時髦了。除了手錶,收音機也成為新生入學必備品,課餘時間最大的娛樂就是一群同學圍坐在收音機旁收聽廣播。

在中山裝口袋裡插上一支鋼筆,

也是那個年代的標誌。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90年代,用磁帶聽流行音樂、學習是當時年輕人的潮流,錄音機可謂是大學生追捧的潮流單品。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到了90年代末,能掛在腰間隨時響的BP機、像磚頭一般大的大哥大、時尚輕便的隨身聽、膠捲相機,已經成了大學生必備的“時髦電子產品”。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進入新世紀後,社會的經濟水平迅速增長,家庭富裕的學生不惜在高價電子產品上“砸錢”。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從黑白屏手機、MP3、電子詞典、臺式電腦變遷到翻蓋手機、手提電腦、數碼相機等。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現如今,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學生們在“三大件”上的花費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手機必須是智能的,相機必須是單反的,筆記本必須是超薄的。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高考成績公佈之後,南昌的小萬同學就參加了一趟夏令營旅遊,八月份購買了蘋果的手機、電腦、平板電腦三件套,花掉了爸爸將近三個月的工資!

“現在馬上就要開學了,還要給他買品牌行李箱等生活用品,上大學四季的衣服都要買新的。”萬爸爸坦言,要是不滿足兒子的願望,又會搭上個不守信用的“名頭”,他有些擔心,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兒子的消費讓他都無力承擔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生的開學“三大件”也在不斷地升級換代,所需的花費也是飛速增長。

開學“三大件”變遷史

70年代:臉盆、水瓶、被褥,在當時要花費大約幾十元;

80年代:收音機、手錶、鋼筆,花費大約100元;

90年代:隨身聽、傳呼機、膠捲相機,花費大約數百元;

2003年:手機、臺式電腦、MP3,花費約5000元左右;

2005年:筆記本電腦、彩屏手機、PSP等,這些共7000多元左右;

2011年:智能手機、超薄筆記本電腦、單反相機,花費在萬元以上;

2013年至今:iPhone、iPad、Mac“蘋果三件套”,平均花費萬元以上;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成本是多少

“暑期經濟”“開學經濟”都是由學生消費觸發的一種全新的經濟浪潮。近些年,它的市場規模逐漸龐大,包含的消費物品種類也越來越多。

一個大學新生入學到底能花多少錢?

高校新生花費主要包括

學費交通費輔導教材學習文具生活日用品等。

那一個大學新生到底能花多少錢呢?

在全國各高校隨機抽取30個大學新生為調查對象發現,五成學生的入學預算1萬~1.5萬元;其中入學開銷在10000元以下的有5名,10000元~15000元的有14名,佔46.6%。15000元~20000元的有4名,20000元~25000元的有3名,25000元~30000元的有3名,另有1名新生總開銷高達35000元。

根據每位大學新生入學,平均要準備約1.5萬元的結論,具體賬單如下:購買服裝鞋帽:1000元左右;購買手機:1500元左右;購買筆記本電腦:4000元左右;購買床上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700元左右;購買旅行箱包:300元左右;學費:5000元左右;交通費(按坐火車算半價,包括車上消費):200元左右;生活費及其他零用:2000元左右。(數據來源自《成都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