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98.3%的業務由互聯網實現,回A進度符合預期

3月21日,浙商銀行(2016.HK)副行長、董秘劉龍在香港的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浙商銀行今年較早公佈業績報告,而且做出不分紅的決議,均有配合A股上市時間表的考慮,從A股上市進度來看,浙商銀行現在上交所主板排位36位,推進時間表符合預期。

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當日也表示,“我們高度重視互聯網技術和銀行業務的結合,到目前為止除了現金和現場開戶之外,98.3%的業務都是通過互聯網實現的。”2019年浙商銀行將推動創新轉型培育新增長動能,比如通過創新金融科技應用,植入平臺化基因,在“三大平臺”的基礎上,整合構建客戶服務、產品創新、風險識別、內部管理等平臺,增強行業解決方案和個性化定製能力,構建“科技+金融+行業”的綜合服務平臺。

浙商银行:98.3%的业务由互联网实现,回A进度符合预期

7.5%的資產規模增幅撬動近兩倍營收

浙商銀行3月18日發佈了2018年度業績公告,年報顯示,2018年浙商銀行以7.15%的資產規模增幅實現13.89%的營業收入增長。同時,資產負債結構也在優化:在資產端,貸款增速近3成,其中公司類貸款中投向民營企業的佔比達到55.16%;在負債端,同業融入資金比例大幅下降,低於監管指標10多個百分點。非息收入增幅近3成,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突破3成,收入結構更趨合理;四大流動性指標持續達標;並繼續保持資產質量優良,撥備計提較為充分。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浙商銀行集團總資產1.65萬億元,客戶存款餘額9748億元,客戶貸款及墊款淨額8371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7.15%、13.26%、28.82%。資產端結構顯著優化:投資類資產佔比有所下降,信貸資產投放力度則持續加大,其中公司類貸款中投向民營企業的佔比超過5成、小微貸款佔各項貸款的比重達23.90%。負債端結構亦然,客戶存款佔負債總額的比重上升3.65個百分點,達到63.12%。

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的同時,浙商銀行2018年的經營業績也不俗。浙商銀行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90億元,較上年增長13.89%;其中,得益於淨利息收益率從1.81%回升至1.93%,實現利息淨收入264億元,增幅8.18%;實現非利息淨收入126億元,增幅27.99%,非息收入佔比達到32.38%,較上年提高3.57個百分點,收入結構顯著優化;實現歸屬於該行股東的淨利潤115億元,較上年增長4.94%。

2018年,浙商銀行通過執行H股一般性授權配售29.15億元、發行二級資本債券150億元和內生利潤留存,補充了資本,並持續推進資產結構優化和資本集約使用。根據年報,截至2018年末,集團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38%和8.38%,較上年末分別提高1.17和0.09個百分點。

公司業務是盈利中流砥柱,個人金融資產大增50%

金融科技在浙商銀行各個部門都得到了貫徹。公司業務板塊,浙商銀行持續深化金融科技應用,依託池化融資、易企銀、應收款鏈等三大平臺,推出湧金司庫、訂單通、倉單通、分期通等創新業務模式和“A+B”、“H+M”專項授信模式,幫助企業降槓桿、降成本。截至2018年末,服務公司客戶逾9萬戶,公司貸款餘額逾6000億元,增長超16%。2018年度,公司業務營業收入佔比63%,稅前利潤佔比73%。

在民營企業最為集中的製造業領域,浙商銀行推出“融資、融物、融服務”智能製造系統性金融解決方案。截至2018年末,該行智能製造板塊用信餘額534.8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04%。

身處外貿大省浙江,為了幫扶外向型企業,浙商銀行的國際業務板塊以出口企業流動性服務為基礎,創新跨境融資服務,豐富融資品種,報告期內完成超800億美元的國際結算量,實現中間業務收入逾7億元,同比增長超40%;其中代客結售匯量近50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9成。

在大零售板塊,2018年末該行國標小微貸款餘額逾2000億元,小微貸款佔各項貸款23.90%。同時,由於快速推進零售平臺化發展,個人金融資產總額大增超50%。

去年下半年以來部分民營企業出現流動性困難部分原因是發債困難,在這種背景下,浙商銀行不斷拓寬企業直接融資管道——債市,面向銀行間市場全年主承銷各類債券逾2000億元,同比增長超4成。浙商銀行獨立主承銷的德力西集團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是央行宣佈創設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之後發行的首單債券。

近年來,浙商銀行一方面通過客戶結構優化,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繼續加快打造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通過派駐風險監控官實現相對垂直的風控模式,同時著力建設大數據風險管理和預警平臺。截至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為1.20%,貸款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25%和270.37%。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