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降低3%,车企官降后买车真的便宜了吗?

今天聊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就是关于最近增值税下调3%之后,很多车企都开始官降自家的车型。奔驰,宝马,奥迪,路虎,林肯等等。很多人看到官降的信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买车一定更便宜了。于是,最近咱们的咨询量也上来了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刚刚订车的客户不乐意了,因为官降新闻的标题都喜欢吸引人眼球,什么路虎最高降8万5,奔驰最高降6万4,宝马最高降6万等等。看到这些新闻,刚订了车的客户肯定想要去4s店讨说法,不能这么玩啊,眼睛一闭一睁几万块就没了,太冤枉了,是不是?结果去到4s店找销售顾问谈心的时候,发现销售气定神闲,明显早有所料。

增值税降低3%,车企官降后买车真的便宜了吗?



增值税降低3%,车企官降后买车真的便宜了吗?


这是必然的,经销商内部得到官降的消息肯定早于老百姓的新闻渠道。因此所有这些品牌都早早的收到了厂家的官降信息,以及可以应对消费者疑问的话术。我通过私人关系,拿到了奔驰,宝马,奥迪和林肯四个品牌关于官降后的销售顾问应对话术培训文件。

其实,基本上话术的核心要点都是一样的。一方面,告诉已经订车的客户不要慌,官降的只是零售价,而你不是按照零售价购买的车辆,你的实际成交价没有变。比如,奔驰的销售会跟你算一笔账,举例:C260L运动,原价350800,现优惠5万,最终成交价为:300800;按3月16号调整后的MSRP价格342800元,那此车目前优惠价为42000元,最终优惠下来价格还是300800。很好理解吧,其实经销商只要把终端优惠幅度收回8000元,官降前后的成交价就完全一样了。

这只是一方面应对订车客户,但另一方面最近摇摆不定的还没下单的准客户,经销商也很清楚这是引导他订单的最好时机啊。因为现在大部分老百姓都知道降税这个消息,也都知道官降的信息。经销商这时候告诉老百姓,这一次官降千载难逢,官降后的买入价格非常实惠,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赶紧出手吧。可是,有人会问,这不矛盾吗?你前面还说官降前后实际成交价一样,怎么又成了“千载难逢”了呢?当然,如果你是从年前看到年后,持续关注价格走势的准客户,一直看车没订车的,那这种话术讲给你听也没用。但如果你是最近因为官降来看车的用户,这套话术拿出来还是非常管用的。


增值税降低3%,车企官降后买车真的便宜了吗?


其实,增值税到底是什么,趁这个话题正好可以和大家聊聊。按照定义,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这个概念说起来有点复杂,咱们还是举个例子吧。比如说隔壁老农是种甘蔗的,他买种苗的价格非常低,这个可以忽略不计,然后他辛苦了八九个月,地里的甘蔗成熟了,老农想赚1000块钱的利润。这时候一个做糖的老板过来收购甘蔗回去制糖,老农说你给我1000块钱,这批甘蔗就卖给你。糖厂老板说可以的,但是你得给我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老农一听就不乐意了,说1000块是不含票的,含票价1160块。为什么呢?因为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要缴纳16%的税,也就是1000*1.16=1160元,这样的话,老农要到手1000块,就得把160块的税加进去。当然,实际生活中,自产自销农产品是免税的,这只是举个例子。

那么糖厂老板进了甘蔗之后,生产出来一批糖,他想要赚2000块的利润,但是买糖的人也要求他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糖厂要开价多少呢?应该是:1160(进货价)+2000(利润)*1.16=3480元。很好理解吧,1160元的成本加上2000元利润所应缴纳的增值税,所以3480元,其中3000元就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利润,480元是根据这个利润征收的增值税。但是糖厂老板因为手上有老农开给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国家知道,这其中的160元的增税已经缴纳过了,因此糖厂老板只要再缴纳320元就可以了。这就叫“销项减进项”,也就是增值税的抵扣链。

厂商在原材料采购中已缴纳的增值税是可以用来抵扣的,这样一层一层的,最后到消费者手上,最后是谁消费谁承担。但如果糖厂老板直接把这批货直接卖给了消费者,大家去买糖的时候又没要他开票,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吧。那这个时候,老板卖出3480元的销售额却没有开票的话,实际上320元本应该缴纳增值税的部分,也成了他的利润,那这个老板等于赚了2320元。


增值税降低3%,车企官降后买车真的便宜了吗?


大家理解了这层概念的时候,就应该很清楚。制造一台车需要采购N多的原材料,那这时候16%的增值税减少到了13%,必然对上下游的企业都会减轻负担。但是增值税仅对增值额征税,是一种价外税,因此并不直接反映在企业利润表中收入和成本中。增值税减税的实际效果,还是要看企业对上下游和消费者的议价能力,由此带来的买卖价差才会影响企业盈利和现金流运用效率。这里面有四种情况:

1、含税的卖价下降,含税的买价也下降。

2、含税的卖价下降,含税的买价不变。

3、含税的卖价不变,含税的买价也不变。

4、含税的卖价不变,含税的买价下降。

但是,这是企业运营层面的事情,跟我们消费者无关,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反正含税的卖家下降,通俗的讲就是汽车价格官降,对消费者来说,就是有利的。至于你厂家的进货成本高不高,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对不对?但实际到了市场层面,经销商卖车的时候,还有一个折扣力度的问题,话语权如果掌握在卖家手里,那即使厂家补贴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也可以装傻充愣,就是你官降了,我就回收优惠幅度。中间本应该补贴给消费者的部分,自己装进口袋成了利润。话语权不强,或者是区域竞争非常激烈的品牌,那只要厂家一补贴,肯定呼啦啦一阵降价。


增值税降低3%,车企官降后买车真的便宜了吗?


因此,在现阶段,对于4s店来说两件事情是肯定要做的。一是安慰好老客户的情绪,另一方面是趁此机会提升一波销量。但聪明的经销商都知道,从长远来看,车价肯定是要降低的。因为官降就意味着算折扣的基盘价格变低了,现阶段暂时给一些解释,安慰好老客户就可以了。

这个时间短则半个月到一个月,长也不会超过两个月。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厂家也会因为返利的到位,让经销商加快销货的速度。

所以,现阶段大家去到4s店,听到的销售解释一般都是,其实降低增值税3%,并不是车价格降低3%,增值税税率的降低是政府让税给厂商,让它们获得更多的利润,以鼓励厂商生产、创新,激励投资、研发,让制造业升级向高端进一步发展提升,进一步带动整个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所以,对最终车成交价格影响不大。但是,厂家目前也正在根据调整后的政策,给经销商重新制定返利政策。你也知道,降税政策实际是从4月1日起执行,所以现阶段厂家的制造成本还没有真正降低。因此现阶段反应在车价上的变化不大。不过您可以先订车,我们可以给予更多的礼包供你选择。

其实这些解释对于消费者来说,意义不大。消费者理解的概念很简单,官降了你就应该给我便宜。那么从我的角度来看,官降后的车型成交价一定是会更低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买了车的,或者已经订车的客户在1-2个月内就算你去经销商了解行情,大部分品牌应该还是会保持原来的成交价不变。

等消化了手头这批订单后,再按官降后的价格来重新制定优惠幅度,是有可能的。


增值税降低3%,车企官降后买车真的便宜了吗?


不过现阶段最麻烦的一批客户,就是那种原价订车,并且提车的客户。车已提走,货款两清,结果,官降好几万,这只能是难以接受的事实。如果你手上只是有张订单,还没有提车,那你还好和经销商沟通,一般经销商也可以理解,给你更改价格的可能性很大。但车已提,想退差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这时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一些心理安慰,还是有可能的。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增值税下调之后,大家买车真的便宜了吗,我的一些观点。我的建议就是,如果你关注的车官降前后实际成交价格差别不大,那我建议你可以再等等。但你要是等等就要换代了,比如像宝马3系这种,我觉得还是可以考虑现在就入手现款。因为新款上市了,就算按官降后的价格来卖,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优惠。而一直原价甚至加价销售的车型,官降之后对你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那还犹豫什么呢?直接按官降后的价格定呗,只要它不要再比之前加价幅度更大,或者让你消费更多内容就行。消费者又不是傻子,稍微了解一下行情就知道了,对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