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愛的爸媽,從來不會為了讓孩子聽話,去做這2件事

育兒:懂愛的爸媽,從來不會為了讓孩子聽話,去做這2件事

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有很大的期待,有時甚至將自己年輕時的遺憾,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而這樣的家長往往會說,“我這是為你好”,來給孩子施加更大的壓力,彷彿不按照父母的意願做,就是不好的事一樣。

這種“侵入式關懷”,完全不會顧及對方的感受,而是將自己的想法,以為對方好的名義,強加在對方的身上。而,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絕對不會逼著孩子做這2件事。

不強迫孩子

懂愛的爸媽,從來不會為了讓孩子聽話,去做這2件事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霍思燕的教育方式就能體現出這一點。

有一期節目,霍思燕勸導嗯哼把自己的玩具捐給生病的小朋友,但霍思燕勸導嗯哼的過程並不是很順利。

“我們留下你常玩的玩具,把不常玩的玩具捐給更需要的人,你願意嗎?”

“不願意!”小嗯哼一口回絕。

“為什麼呢?”

“我只給你!”小孩子的心裡永遠只裝著一個人,那就是媽媽。

然而,當媽媽繼續耐心勸導的時候,小嗯哼發脾氣了。他把手裡的玩具“咣”地一聲摔在了地上。他不想把玩具捐出去,因為他還沒玩夠呢!

然而,霍思燕面對發脾氣的嗯哼,並沒有一句指責和不滿的話,她說:

“我希望跟嗯哼像朋友一樣相處的狀態,小孩子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他成長還不到那個階段的話,我就可以選擇放棄,慢慢來,他總有一天會有一個養成。”

愛孩子,就不要強迫孩子。

懂愛的爸媽,從來不會為了讓孩子聽話,去做這2件事

霍思燕成功了,她的做法贏得了嗯哼的理解和信任,嗯哼和媽媽一起做了人生中第一件偉大而有意義的事。

當孩子不能按照我們的要求做事時,不妨試著把速度放慢點,聽聽孩子的聲音,說不定我們會收穫更大的驚喜。

不打擊孩子

女孩小可的描述

媽媽總是打擊我,經常說我長得醜氣質差穿得醜。我不理解為什麼母親會這樣,不是說母親都喜歡自己的女兒嗎?面對這樣的母親,我該怎麼辦呢?

也許能令這位網友感到一絲寬慰的是,她的母親並不是特例。

畢竟做父母這件事,也不需要經過考試。

只不過,太多的孩子在成年後都選擇把傷痛埋下不提。但是不計較不代表不記得,不說不代表沒有傷害。

對於這些父母,孩子彷彿是他們的作品,橫看豎看,他們就是對自己的這件作品不滿意。奇怪的是,作為塑造這件作品的人,他們不怪自己手藝不精,用心不夠,反而責怪孩子是一灘爛泥扶不上牆。

孩子不是父母失敗人生的後悔藥。

懂愛的爸媽,從來不會為了讓孩子聽話,去做這2件事

陳喬恩也曾講述過她是在母親的“打罵教育”中成長起來。小的時候,她甚至寧願選擇在墓地裡對著亡者的墓碑發呆,也不想回家面對母親。

成年後喜歡自己一個人宅在家裡,因為她不知道該如何與人溝通。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她也不會選擇告訴母親,而是向哥哥訴苦。

或許,孤單比痛苦更舒服。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孩子生下來,父母應該就要盡到責任,而不是喜歡我就搭理兩下,不喜歡我就扔在一邊,孩子並不是玩具,相信這樣的父母有存在,但是不多。

如果你的孩子還小,你要知道:

懂愛的爸媽,從來不會為了讓孩子聽話,去做這2件事

童年可以說是孩子定型的開始,孩子的定型又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貼心的擁抱,都有可能重新喚起孩子內心的力量,讓他成為一個堅強,勇敢,自信的人。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育兒也是一門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課程;

這裡有更豐富的育兒寶典,更全面的科普知識,更走心的育兒睡前故事;

我是百萬媽媽的選擇,目前從事育兒行業5年,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