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俗话说,“家家都有三本流水账”。政府作为行使“财权”“事权”的主体,也不外乎如是。

近日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审议了全国财政预算报告,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万亿元、政府基金支出近8.1万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15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近6.5万亿元,全国财政合计支出近36.8万亿元。

而省财政快报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75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6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近37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67亿元,财政合计支出共计8645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去年我省财政预算资金究竟用到了什么地方?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脱贫攻坚

安排资金近6亿元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统筹7.45亿元支持7.45万有劳动力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

严格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整合资金约54亿元,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病;

争取“三区三州”教育扶贫中央资金7亿元;

筹措农村危房补助资金55亿元,筹措贷款贴息金1.3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40万户;

筹措安排补助资金10亿元,支持27个深度贫困县50户以上不搬迁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

安排资金1.5亿元支持边25个边境县和迪庆怒江选取30个行政村开展“四位一体”试点;

向“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约91亿元,其中向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近44亿元,边境地区40亿元;

争取中央支持,切实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全年下达各地均衡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等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641亿元;

向个旧、东川、易门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7.5亿元。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生态保护

争取中央专项资金近3亿元,支持重金属污染防治、土地污染详查等工作;

安排土壤防治专项资金0.3亿元,支持昆明、普洱、曲靖等地区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

省级财政新增安排约6亿元,支持完成淘汰全省近15万辆黄标车;

全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近10亿元,安排省级滇池保护治理资金6亿元,对洱海、抚仙湖各补助6亿元。

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8亿元,支持其余六大高原湖泊治理;

向九湖所在市(县)转移支付资金7.5亿元;

安排省级湖泊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洱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的保护治理;

通过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竞争立项,安排九湖保护项目资金0.3亿元;

筹措近86亿元,支持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治理336万亩;

筹措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近6亿元,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

下达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约64亿元,支持完善生态功能区支付制度;

下达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补偿资金6.4亿元,重点支持长江流域涉及的7州(市)49县开展流域生态保护。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三去一降一补

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3亿元,省级预算安排0.6亿元,用于钢铁、煤炭行业退出产能134万吨;

下达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1.1亿元、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0.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励资金约15亿元;

安排0.2亿元资本市场发展专项资金,补贴64户企业的105个项目;

安排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风险补偿资金431.8万元,承保小微企业贷款本金1.3亿元;

省财政安排政府补助资金10亿元,支持省属国有企业职工家属供水、供电、供气分离移交工作;

争取中央下放企业“三供一业”财政补助资金22亿元,减轻企业负担;

省去年统筹安排75亿元支持县域高速“能通全通”工程建设,30亿元支持铁路网建设,安排22.5亿元支持乡村公路硬化,5亿元用于引导航空公司承飞新开航线或加密地区航线,统筹安排0.5亿元支持支线机场和一类通用机场建设;

统筹安排资金2.7亿元,支持云南省电子政务项目、省党政专用通信二级网建设项目等;

安排资金近20亿元,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及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统筹安排资金137亿元,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

安排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基金省级出资20亿元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亿元;

筹措资金近95亿元,支持滇中引水、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

筹措省水投公司资本金20亿元。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安排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资金约7亿元,筹措约50亿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拨付20亿元,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

争取中央下达1.6亿元专项奖补资金,支持昆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建设;

全省下达中央和省级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近18亿元,使全省30家农村新型金融机构、5家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金融机构享受到补贴政策;

向省属国企注资近18亿元,支持省属国企发展;

安排近6亿元保障国企办中小学、职教、幼教以及退休教师待遇。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打好“三张牌”

为打好“绿色食品牌”,全省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引进省内外一流企业到云南投资;

兑付绿色食品“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奖励资金0.5亿元;

争取中央资金2亿元推动我省粮食精加工,打造高原特色食品牌;

安排1亿元支持水电铝材一体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安排约0.4亿元支持水电硅产业转型升级;

安排近0.4亿元对取得新能源乘用车、商务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奖补;

为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安排中药饮片资金3.4亿元;

下达医疗健康项目补助资金近55亿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能力;

安排“一部手机游云南”专项经费5亿元,推动全省景区智慧化转型。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乡村振兴

统筹土地整改专项资金近9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改;

筹措农村综合改革专项资金约3亿元,打造3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8个美丽中国的乡村样板村;

省级安排资金0.15亿元,提升乡村文艺队伍演艺水平;

统筹安排2亿元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厕所革命”三年计划。

创新云南

安排研发经费投入省级补助资金4.6亿元,安排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省级资金约2.5 亿元;

筹措0.4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季维智院士团队灵长类转化医学专业科研平台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

下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省级试点补助资金0.8亿元;

财政按每个特色小镇1.5亿元的标准,筹集22.5亿元资金,支持2018年考评排名前15的弥勒可邑小镇、红河东风韵小镇、建水西庄紫陶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

筹措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类项目资金6.4亿元,支持我省城镇“两污”处理;

下达2亿元支持昭通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对外开放

新增安排4.5亿元商贸进出口专项资金,支持外贸回稳向好;

筹措1.1亿元,培育“走出去”重点市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

安排0.2亿元支持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建设;

安排0.2亿元支持参加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

安排300万元支持参加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支持教育

统筹8.2亿元支持“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工程建设;

统筹176亿元,省级全额承担配套资金约23亿元,免除88个贫困县“全面改薄”配套资金;

筹措近16亿元,改造中小学C级危房;

统筹安排10亿元,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提质”;

筹措33亿元,确保高职院校生均经费1.2万元/人,落实高中阶段免学杂费和国家助学金;

统筹近75亿元,支持高校提升内涵发展质量;

筹措约9亿元支持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

统筹4.7亿元,兑现贫困户、直过民族、藏区大学生人均5000元(年)补助,继续推进迪庆、怒江等地区14年免费教育试点;

统筹近14亿元,落实乡村教师差别化待遇政策;

省级安排0.5亿元,兑现500名乡村教师奖励政策。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民生保障

下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约15亿元;

安排就业补助资金近13亿元;

安排资金约12亿元,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技能青年技能人才;

筹措下达中央和省级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205亿元,城乡民基本医疗保险近185亿元;

筹措安排约6亿元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以及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争取中央财政补贴约29亿元,省级预算安排近3亿元,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争取中央财政补贴约184亿元,省级预算安排约54亿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近84亿元,省级预算安排近24亿元,兜底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争取中央住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近43亿元,省级安排近7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近14万套、发放租赁补贴6.8万户。

筹措安排近2.5亿元支持“六馆一站”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省级安排文化企业发展创新资金0.35亿元,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绿色印刷等;

统筹安排一般公共预算、中央彩票公益金、省级安排体彩公益金约4亿元,支持地方体育设施建设和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等。


云南去年这样花掉了8600多亿元!


支持平安云南建设

拨付全省法检系统报送的55件国家赔偿案件赔偿金971万元;

安排法院系统0.15亿元,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

安排检察院系统0.12亿元,支持环保领域公诉和未成年人检务工作;

安排专项补助经费0.44亿元,支持省以下特别贫困地区司法行政机关重点业务工作;

筹措0.35亿元,支持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法律援助案件办理;

统筹安排地质灾害预防专项资金17亿元,支持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争取中央财政补助约5亿元,省级预算安排2.6亿元,支持全省提升大震监测预报、救援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