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媒体"业务内幕

其实315这么重要的节日,各种晚会都搞上了,那为什么不安排放假?前两天我一个做智能马桶盖(品牌我就不提了)的兄弟(大学同学)说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是什么中国XX万里行,说要让他们投放关于产品质量过硬的软文,有三档收费套餐,最便宜系列报道5万元,大专题12万,50万包年,不然就要曝光他们产品的质量问题!

我对朋友说,呵呵,你那个智能马桶盖太小众,搞你的人不多,你来看看汽车行业就知道什么是盛宴了!

的确,315重灾区绝对是汽车,为什么?汽车市场品牌多,体量大,用户多,企业有钱,肯定是被"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先给大家看个表,看完请回答我如果要买车应该买哪款?

《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这个表是中消协统计的2018年汽车品牌投诉排名,只能算是一个客观的统计,不过就被一些所谓的"媒体"拿来做素材,并取了一些相当惊悚的标题,例如像《XXX爆质量缺陷,消费者投诉无门》、《XXX走下神坛,XXX沦陷,XXX现出原形》等文章,搞得好像你买了一颗雷回家一样。

先问一个问题:看完这张表单你准备买这地库中的哪一款车?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按照表中的排名,答案是:都不建议你买!

按照这些"媒体"的逻辑,首先宝马奔驰奥迪你是不能买了,投诉榜前五就占了三席,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做豪车梦!对了,实在要买你就买奇瑞捷豹路虎发现神行,没上榜!接着,在国内封神的南北大众,不好意思,别买!另外,别克、本田、日产这些目前市场上的主销车型你一概不能买!国产品牌呢?比亚迪是榜单老大,你说买不买?终于当了一回老大,托315的福终于成功"超越"了吉利、宝骏、五菱、长安、长城等国产巨头。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其实就我来看,这些表不但不惊悚,还恰恰说明了中国目前造车水平处于一个不错的水平,这张表当中有10个子项目,分别为:售后、合同、质量、虚假宣传、价格、安全、假冒、人格尊严、计量。实际上我觉得网友最关心的是"质量"这个子项目,至于售后、合同、价格、假冒这些,和汽车的品质没什么关系,现在买车本来就是要和经销商斗智斗勇,任何品牌都一样,而安全这一项也是属于质量这个范畴!那么问题来了:2018年汽车方面,据权威统计,质量问题最多的是奥迪,数量达到了132件,而2018年奥迪在国内国产车型的总销量是超过60万辆,来看看质量问题销量占比多少:0.00022!万分之2.2!

注意,这张表发布所在的原文表述是"比亚迪全年投诉量达到了649件,成为2018年汽车投诉量第一品牌",并没有说是千人投诉量,或是万人投诉量,那我就只能理解成累积投诉量了。这个数字我自己看着也尴尬,没办法数学水平就这样,我也只能这么简单的除一下了。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所以你说315期间搞这些玩意有什么瞎B用?那不就是给那些所谓的"媒体"素材,让他们好好把握一个"捞钱"的机会!这里说一下这个打了引号的媒体——"媒体":

这种"媒体"比较另类,只干一件事,就是"吃钱",他们吃钱的方式粗暴简单,举个网络"媒体"的例子:先给网站取一个很牛逼的名字,什么中国汽车XX网,汽车质量XX网之类的,然后你点进去看,基本就是四块内容:车型库(直接复制汽车之家或者易车的架构)、软文、黑文、用户投诉界面,而他们赖以生存苦心经营的两个核心板块就是黑文以及用户投诉。而关于这些网站"媒体",知乎等一些问答平台之前也发起过一个讨论,问题是问这类网站靠不靠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都是套路,消费者仅仅是他们盈利路上的一枚"旗子"而已。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这类型的网站里面都会设置一个网友投诉留言功能,然后就等网友来留言投诉,没有网友来他们就在网站上征集,或者自己去填假信息假投诉上去,然后就拿着这些"投诉"去找厂家和相关的公关公司,打着315、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义正言辞的说:"最近你们品牌接到很多消费者投诉,你们要及时解决,解决了以后我们就把投诉关闭,同时建议你们要在我们这边多做一些软文,提升品牌形象,避免消费者对你们品牌有误会,我把方案报给你,我们领导说马上要做315选题了,要尽快定下来!"这是就他们商业模式大概的核心,怎么样?比抢银行好吧?

既然生意这么好做,这些网站"媒体"为什么没上市呢?按照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商业模式,早就应该去纳斯达克敲钟了嘛!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然后接下来的时间,这些网站"媒体"中的业务员就会以"媒体老师"的尊贵身份接二连三打电话过来催你签合同,如果合作谈不下来,他们就会在网上胡乱搜一大堆负面信息拼凑成一篇"文章",发邮件给你看,说:看看,这篇文章都出来了,总编帮忙都压着的,你看我们总编对你们多好!如果你再不鸟他的话,他就会开始启动"大肆"报道,先发布第一期文章,取一个还没那么恐怖的标题,接着打电话来吓你!这种情况在早些年间非常普遍,国家打击过一轮以后稍许沉寂了一段时间,而这两年又开始死灰复燃了。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而有内部人士就在资深汽车媒体公众号近日就发布了一篇《315不是消费者的节日,是广告人的节日》赤裸裸的道出了观点,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开门见山:汽车圈里100%的3.15晚会,都类似于勒索大会。"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而笔者也在上个周末走访了汽贸园几个4S店,看看到底在315期间,被"媒体"重点关注的几个品牌的车是不是就不好卖了。 首先,BBA是一如既往的热闹,特别是宝马4S店,因为老3系要停产了,所以最近来试车和买车抄底的人很多;而处于同一汽贸园的吉利、宝骏等国产品牌,人气也很旺,吉利星越上市之后来看车的人不少,对于星越配备三种动力总成,网友觉比较新奇,试驾的人不少;而在旁边的宝骏4S店里,来看换了新标的宝骏RS-5和拖家带口来试的新款宝骏730CVT的网友也很多;至于比亚迪,周末唐二代的活动照搞,人气完全没有受到所谓投诉榜单冠军的影响。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其实,如今的消费者不傻,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网友",网友买车肯定是上专业的汽车网站查车型信息、逛论坛看已购用户的真实用车情况,看真实用户的口碑,基于如今的技术和条件,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够做到旗下的车型零瑕疵,而各个品牌的质量控制也在不断进步,深入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但一些质量问题的爆出也在所难免,而用户更加关心的是购车之后出现问题的时候,厂商是如何解决的,是否以用户为中心去快速响应,而非你那几个"媒体"上的屁文章和榜单。

举个逻辑最简单的例子:有些品牌旗下车型召回过N次了,如今越发壮大,供不应求;而有些品牌零召回,已死。

315来了,卖得好,要被搞,曝一下汽车

说了这么久,其实就这么大回事,谈不上什么内幕,顶多算是一个丑陋的乞讨套路,从事汽车行业营销或是媒体的朋友大部分应该都知道这种套路,只是迫于压力很少有人出来吐槽,不过这年头都什么时代了,如果还有哪家车企被逼无奈低头去花钱投软文买平安,我只能说一个字:

服!

欢迎大家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