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5G 時代的萬億市場

邊緣計算:5G 時代的萬億市場

摘要:邊緣計算將能力從雲端下沉至邊緣,有效支撐對時延等指標要求較高的城市、交通、家居、製造等場景應用落地,帶來邊緣節點、服務商兩個核心增量機遇。

邊緣計算,5G時代的萬億市場

邊緣計算成為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間的重要橋樑。

邊緣計算(EdgeComputing)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分佈式開放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它可以作為聯接物理和數字世界的橋樑,使能智能資產、智能網關、智能系統和智能服務。

邊緣計算:5G 時代的萬億市場

參考邊緣計算聯盟(ECC)與工業互聯網聯盟(AII)在2018年底發佈的白皮書中對邊緣計算的定義,作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間的橋樑,邊緣計算具有連接性、約束性、分佈性、融合性和數據第一入口等基本特點與屬性,並擁有顯著的“CROSS”價值,即聯接的海量與異構(Connection)、業務的實時性(Real-time)、數據的優化(Optimization)、應用的智能性(Smart)、安全與隱私保護(Security)。

邊緣計算在技術架構上:主要分為計算能力與通信單元兩大部分。

邊緣計算的目標主要包括: 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協作、跨產業的生態協作,以及簡化平臺移植等。

從邊緣計算聯盟(ECC)提出的模型架構來看,邊緣計算主要由基礎計算能力與相應的數據通信單元兩大部分所構成。

邊緣計算:5G 時代的萬億市場

邊緣計算標準化與產業化的進程正快速推進

參照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邊緣計算正處於創新觸發之後的上升階段,目前已掀起了產業化的浪潮,各類產業和商業化組織正在積極發起並加速推進邊緣計算的研究、標準和產業化活動。

5G低時延、高可靠通信要求,邊緣計算成為必然選擇

根據ITU(國際電信聯盟)的願景,5G的應用場景應劃分為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大連接物聯網(mMTC)和低時延高可靠通信(uRLLC)三類。

同時,ITU在帶寬、時延和覆蓋範圍等方面確立了5G的8項技術要求。

其中,低時延高可靠通信(uRLLC)聚焦對時延極其敏感的業務,例如自動駕駛、工業控制、遠程醫療(例如手術)以及雲遊戲(VR/AR等實時對戰要求)等。

在5G移動領域,移動邊緣計算是ICT融合的大勢所趨,是5G網絡重構的重要一環。

邊緣計算:5G 時代的萬億市場

物聯網趨於泛化,為邊緣計算提供更多應用場景的可能性

未來物聯網應用可涵蓋汽車、家居、工業等各個領域。

在汽車領域,物聯網與汽車網絡相結合,形成解放人類雙手的自動化駕駛;在家居領域,物聯網使各類家居智能化,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在工業領域,物聯網廣泛應用於工業控制系統中,為生產流程提高效率。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物聯網的“泛化”有望呈現進一步擴張的態勢,從而產生更多的應用領域,這也為邊緣計算提供了更多的場景。

預計年複合增長超30%,萬億規模市場可期

隨著底層技術的進步以及應用的不斷豐富,近年來全球物聯網產業實現爆發式的增長。

參考IDC數據,全球物聯網終端設備安裝數量有望在2019年達到256億臺,年複合增速高達21%。

國內物聯網市場的增速更高,據CEDA預測,2020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300億元,年複合增速高達25%。

得益於底層物聯網設備的激增,參考拓墣產業研究院的預測,2018年至2022年全球邊緣計算相關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超過30%。

另據IDC預測,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的終端與設備聯網,而有50%的物聯網網絡將面臨網絡帶寬的限制,4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分析、處理與儲存。

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超萬億,成為與雲計算平分秋色的新興市場。

邊緣計算:5G 時代的萬億市場

計算能力,正在步入“邊雲協同”時代

邊緣計算的產生有其客觀原因,主要包括:

1)網絡帶寬與計算吞吐量均成為雲計算的性能瓶頸;

2)物聯網時代數據量激增,對數據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3)終端設備產生海量“小數據”,有實時處理的需求。邊緣計算可作為雲計算的協同和補充,兩者並非替代關係。

邊雲協同之下,預計邊緣側的需求將帶來服務器市場的巨大增量。

5G商用將帶動全球運營商IDC資本開支持續增長,雲數據中心對高速光模塊需求持續放量,400G高速光模塊有望成為主流。

5G將帶來全球流量和帶寬持續增長,光模塊可以看成是通信系統流量的“閘門”,充分受益於5G網絡重構。

5G單基站下行帶寬最高可達20G,傳輸網光模塊也將邁入400G時代,為了滿足1ms低時延的實時業務,邊緣計算也被首次寫入5G標準。

5G基站接口全部光模塊化、邊緣計算部署更多光設備和光模塊就近響應,同時光傳輸網將採用更高帶寬的400G光模塊。

邊緣計算目前已有一些典型應用場景。包括自動駕駛、安防前端智能化、工業級低時延應用、VR/AR即時對戰類遊戲、遠程醫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