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概念龍頭靜待爆發!剛剛,中興通訊透露了重要消息

5G概念龍頭靜待爆發!剛剛,中興通訊透露了重要消息


來源:21Tech(News-21)

2019年春節過後,5G概念迎來一波大漲。被稱為“5G先鋒”的中興通訊首當其衝,從20元/股直衝到32元/股,可說是自2013年至今,股價“波峰”的第二高。只在近期隨著大盤有所調整回落。

3月20日,在正式發佈年報前一週,中興通訊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常規事項,並在會後與投資者交流了中興自去年遭遇業務波折至今的發展情況。

會上,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和總裁徐子陽分別介紹了公司5G業務佈局、海外業務恢復、終端業務發展等問題。面對小股東的疑問,大股東代表也在現場為中興站臺。


5G概念龍頭靜待爆發!剛剛,中興通訊透露了重要消息



去年第三季度,中興在遭遇業務停擺後便開始扭虧為盈,如今看來危機正在過去。因此這一場股東會的問答並沒有顯得氣氛緊張。

因此在股東會尾聲,李自學笑說,“總體感受今天比較輕鬆”,並反覆強調了公司的運營策略:聚焦運營商主航道,聚焦價值客戶和核心產品。

實際上在此前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大會(MWC)上,中興通訊集中展示了其5G端到端的研發成果。從終端產品的商用,到B端的5G智能製造、5G遠程控制機器人、5G MEC雲VR及物聯網、智慧視頻分析等,中興都已經準備好了。

按照管理層的說法,關於5G商用,中興通訊“只等發令槍響”。

現狀:5G元年只等發令槍響

2018年國際上的一系列事件讓中興經歷了業務短暫停擺,但好在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便實現單季度扭虧為盈。

但也就是這一年第三季度,中興還嘗試質押部分房地產資產,首期款作價22億元,用以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同時,2018年初籌措的A股再融資計劃至今也尚未落定。這令投資者為公司在5G業務發展的資金情況十分關心。

為此,公司財務總監李瑩現場答疑:公司整體今年資金較為充足,完全能夠支撐正常生產經營和5G需要的各種投入。

“我們做的非公開發行,主要是為優化公司資產和負債結構,即使非公開發行沒有籌集到足夠資金,但公司未來資金安排和5G投入也都不會存在問題。”

李自學表示,中興通訊制定了“恢復、發展、超越”的三階段戰略發展實施路徑.2019年,中興通訊將牢牢抓住5G首批建網時間窗,強化產品核心競爭力和產業鏈協同與保障,確保公司的穩健經營。當然,2019年仍是中興的業務恢復階段。

那麼現在中興通訊在5G上到底是怎麼佈局的,有什麼成果?

徐子陽進行了介紹,“根據業界在巴塞羅那展商對5G的看法,今年毫無疑問是5G元年。尤其中國的5G進程,特點非常明顯。”

中興通訊在5G時代,做好了完整的準備。可以自豪地講,中興已經完成5G端到端產品的所有商業化準備,包括5G手機會在今年Q2正式商用,可以批量供貨;5G各種系列的基站、傳輸承載、2-5G統一融合的核心網,以及垂直化應用;以及供應鏈上5G產能,我們做好了準備。應該說是隻等發令槍響。截至2019年2月底,公司已與全球30家運營商開展5G合作。”


5G概念龍頭靜待爆發!剛剛,中興通訊透露了重要消息

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



聚焦:海外業務逐步恢復

中興通訊過去一年遭遇的短暫困境,源於美國市場的發難。要知道,中興通訊的手機端業務,雖然在中國市場近年來出貨量並不大,但在美國市場卻是“香餑餑”。

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顯示,在此事件之前的2018年前兩個季度,美國手機市場出貨量佔有率前五的廠商分別為蘋果、三星、LG、中興和聯想

可想而知來自美國市場的變化,必然會對中興的業務帶來影響。因此海外業務的恢復和發展情況成為歷次股東會上被關注的焦點話題。

海外業務中興進展如何了?

徐子陽表態,“全球化是中興的核心戰略,我們不會放棄。”

的確,近幾年來,中興管理層對海外業務的策略都非常明確,如今也是如此,即“聚焦大國大T(即聚焦大國的高端運營商)”。

具體來說,中興的海外業務分為運營商、消費者和政企三大部分。徐子陽一一介紹道,“總體來說,目前是聚焦運營商的定製市場,同時在5G終端上,手機之外,還包括模組、物聯網等形態。我們認為5G終端在海外市場的擴展,對中興端到端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截至2018年12月底,中興通訊已與全球30家運營商開展5G合作,完成了20多個5G承載試商用局和測試。

消費者層面,目前主要就是手機終端。管理層延續了此前的表態:聚焦主流機型、聚焦主流版本,用比較核心的技術,在國際市場良好經營下去。“原來機型還是太多了。”

徐子陽也坦言,此前終端業務的確受到較大損失。去年股東大會,中興的表態是,美國業務在觀察和恢復。

目前在美國的終端業務已經跟各個運營商恢復了合作,但恢復的過程需要一定時間來考驗

。因為這是強集採的時間,錯過一個窗口期基本就錯過了半年到一年。因此我們在為2019下半年到2020年終端集採在做準備。其他國家的合作裡,影響不是特別大。

對終端業務我們目前會是比較謹慎的態度,但終端業務在中興的地位是毫不動搖的。我們認為它是我們端到端解決方案中的核心。我們在做聚焦、提效的同時,會關注後續終端業務的發展,對一些虧損較大的地區,我們會堅決停止,以及重新部署。”

至於具體的佈局國家,此前在MWC期間,中興終端事業部CEO徐鋒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興終端目前將聚焦在認為的價值市場,主要包括中國、日本、澳洲、歐洲、拉美洲比如墨西哥等。做法將包括與運營商合作、聯合品牌,在德國公開(手機)市場也在做(產品)上市。

目前中興終端與全球8個國家的主流運營商聯合開展5G終端場外測試部署,並持續強化全球合作。MWC期間發佈的5G終端Axon10 pro,將先在歐洲和中國上市,歐洲主要在西歐和北歐,包括德國、奧地利等。

徐鋒還有表態,“終端是整個5G端到端解決方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是公司整體對終端的定位。因為終端的市場比系統的市場要大得多,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終端的業績能夠佔到公司整體業績的一半。”

政企業務方面,徐子陽表示,首先關注的是商業模式是否成立。“政企網在未來隨著業務發展,肯定是中興下一個利潤和收入的增長點。這塊市場我們會仔細把政企網的各經營要素權衡清楚。比較慎重地決定哪些市場符合中興的經營特質,哪些不符合。這裡我們會聚焦政企網中,中興的自研產品佔主導的市場。對於大量廣泛集成,自研設備佔比較少的企業網市場,我們可能會調轉方向。這樣可以確保在海外的經營中,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用中興的關鍵資源。”

股價:大股東的減持和站隊

中興通訊在近期一改往日猛漲的態勢突然開始股價下跌,原因一方面來自整體大盤的回落,另一方面也跟公司近期發佈公告,宣佈大股東減持股票有關。

股東會現場就像一個股票交易市場,除了機構投資者提問涉及到專業的業務發展問題,還有不少小股東直接問到了股價。有小股東在現場說自己是特意從北京趕來,也有小股東表示,自2015年便開始持股中興,對接下來的股票市場到底怎麼看,還很迷惑。

剛好在現場,中興通訊的第一大股東中興新派駐了股東代表出席,因此還短暫出現了“股東問答股東”的場景。

出席的代表是韋在勝,此前曾在中興通訊擔任執行副總裁、CFO等職位,對公司其實非常瞭解。他在現場的表態也很明確:我們依舊一如既往看好中興通訊的發展。

“從大股東視角看,第一,我們認為中興新投資中興通訊,這是他最大的資產。經歷過這些事件後,基於過去30年的積累,在行業中所取得的地位。我們堅信中興通訊未來的發展更加成熟、可靠。

第二,對去年下半年新搭建的董事會和經營班子,他們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使股份公司迅速擺脫困境,能夠取得較好地恢復和進展,大家有目共睹。通過實踐經歷,驗證了這一屆班子還是很有力度。雖然他們都是新人,但有能力執掌中興持續發展,甚至比以往發展更好。”

“基於這兩點,大股東會持續看好,而且會一如既往支持股份公司的發展。”他也解釋了大股東減持的原因,這在於大股東有自己的資產配置要求,而當前整體基本面並不是太穩定。

仔細看來,也並無道理。根據中興通訊發佈的公告,大股東中興新將以持有中興A股的約1%股份價值,認購銀瑞信滬深300ETF相應份額。試問在對股市前景不明,但對資產收益有極高要求的運營機構眼裡,指數基金何嘗不是一種相對穩妥的投資路徑。

芯片:佈局核心三大業務

作為曾經“中華酷聯”的一員,這些廠商在研發資金和實力上其實仍舊不容小覷。但為什麼目前在核心芯片端的技術上,看起來只有華為做得最好,投資最多呢?

實際上,中興通訊並非在芯片端沒有投入研發力量,也不是投入力度太小。至於為何此前會遭遇困境,李自學現場解答,“中興自成立開始,業務就包含做半導體、芯片。中興是做通訊設備的企業,要用到很多核心的芯片。這實際上是自己在做定義和設計,當然也不排除還有一些芯片是在外購。”

實際上,芯片業務涉及流程很長,包括設計、製造、封裝等等。華為的業務就主要是在設計層面,至於製造,目前的大廠包括臺積電等。

李自學進而解釋,在基站芯片和交換芯片方面,中興都是自己的定義和設計。此後需要交給別的廠商加工製造,而2018年公司正是被卡在了加工環節。“所以中興有自己核心的芯片設計能力,但是整個產業鏈很長,哪一個公司也難以從頭做到尾。還需要採購一些芯片,然後完成自己的設備。”

徐子陽詳細介紹了中興在芯片端的業務佈局。實際上,中興旗下有控股公司中芯微電子專注佈局芯片業務。在戰略佈局中,目前中芯微電子將聚焦做通訊系統中的核心芯片。

怎麼理解這個佈局?

徐子陽分析,通訊產業的發展經歷過2個階段。在早期的10-15年中,2-3G系統是由通用芯片達成,做系統和芯片的廠家,業務區分得較為清楚。但隨著芯片技術革命和運營商對網絡運營效率提出的需求,越來越多設備商在做系統研發和經營時,發現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專用芯片。

簡而言之,芯片大致分為通用芯片和專用芯片兩類,目前中芯微電子正在聚焦的就是後者,由於要適應更加精準的不同場景,對芯片的要求也更不同。

專用芯片還可以細分成三類。

徐子陽表示,“一個是交換,通訊的核心在交換上,我們歷時10多年強有力的投入,中興通訊在有線交換機、交換機、路由器、傳輸設備等都所有發展。

第二是無線,實際上是信號處理,基站芯片也是信號處理,這是中興迫切需要提升整個運營效能的核心環節。我們工藝從14nm做到了10nm、7nm,5nm工藝芯片也在啟動預演。只有核心芯片的能力逐步提升才能把設備的功耗降低、性能提升,也才能長遠支撐運營商網絡簡化。”

第三則是中高頻芯片,據介紹,這是未來5G向更高頻發展的核心著力點。“這塊我們有了足夠資源的投入,希望在中高頻芯片上能夠取得長遠突破。”

至於通用芯片,中興也有自己的想法。

“但我們認為還是要跟產業鏈進行充分合作,把芯片的整個供應鏈運作風險和正常經營平衡好。所以我們目前的芯片是聚焦在系統類、通信類的核心,對競爭力有極大提升的關鍵芯片。同時也密切關注芯片供應鏈的風險問題。”

5G:中興的商用進程

對於5G商用,中興管理層一致的表態是:已做好5G端到端商用的全面準備。在5G無線、承載、核心網、垂直行業應用、芯片、終端等關鍵領域有完善的產品佈局、系列化的解決方案、豐富的業務生態。

事實上,目前國內能夠提供完整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設備商,只有中興和華為兩家。

聚焦到“端”層面,自有其邏輯。徐子陽解釋:我們堅信在5G時,會產生新一代終端代差的變化。依託中興系統積累的大量技術經驗,我們認為端到端的互作用會越來越明顯,未來的網絡是做減法,越來越簡單,以往則是在做加法。在這個越來越簡單的網絡世界,價值鏈一定會往終端、往下走。我們堅定認為這個商業模式是能夠成立的。

中興在5G關鍵技術的商用網絡實踐也保持著領先:

Massive MIMO基站已累計發貨萬臺,NFV超過400個商用和PoC案例。並正在和運營商一同在多個垂直行業的5G應用打造樣板點。

那麼如今在5G上有哪些實踐?在MWC上,中興進行了集中展示。

比如5G智能製造方面,可以模擬智能工廠中手機屏幕的質檢和視頻遠程指導、生產環境視頻監控場景。展示通過低時延切片滿足AR與機械臂之間的控制信號傳送,進行手機屏幕自動檢測;使用低時延高帶寬切片滿足操作現場監控和實時遠程指導的需要。

展示的5G遠程控制機器人,是中國首款基於真實5G網絡實現遠程控制的機器人。在5G網絡環境下,操作者能夠實現對該機器人毫秒級的遠程實時控制,時延比目前4G或Wi-Fi網絡最高可縮短近百倍。

物聯網方面,中興的演示是基於其5G智慧治水解決方案,利用5G技術實現無人機巡更、高清視頻實時監控、AR遠程精細化控制等。該方案已在中國雄安新區白洋淀水域進行試點建設。

關於5G的應用,其實還有更多想象空間可以挖掘,這也是為什麼包括手機廠商在內,近期都在大幅度招聘軟件人才,期望挖掘更多5G時代獨有的應用場景。

中興的5G競爭力

在股東會現場,徐子陽尤其談到了中興在5G的核心競爭力:

第一,標準。

截至目前,中興通訊向3GPP等相關組織提交7000多篇5G提案,其中,5G戰略佈局專利超過3000件,向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披露首批3GPP 5G SEP(標準必要專利)超過1200族,5G終端相關專利超300個,已進入5G專利第一陣營。

第二,端到端產品。

中興通訊在5G網絡部署的頂層設計上,有三個哲學理念:

“大道至簡”,在5G網絡建設上中興通訊將做減法,為運營商構建極簡極致的基礎網絡,降低運營商建網成本。

“惟快不破”,中興通訊的5G領先技術使網絡軟件化、靈活化,能夠快速適應不同場景。

“隨心而動”,市場需要什麼樣的網絡,中興通訊就能適應相應的網絡需求,更具靈活性與創新性。徐子陽表示:“中興通訊大量的建網經驗與領先的技術佈局,將助力運營商建設最適合的5G網絡。”

第三,高度聚焦運營商市場。

截至今年2月,中興已與全球30家運營商合作進行5G建設,因此可以有大量經驗和產品,有利協助運營商,定製更精準適合的網絡。“沒有最好的網絡,只有最合適的5G網絡。”

第四,產品創新。

中興為此保持了強大的投入,包括關鍵的基站芯片方面。徐子陽還透露,“今年在5G研發資源上又增加了很多人力,因為到了商用階段,有很多複雜場景需要慢慢細磨。我們在研發投入上是毫不猶豫的。”

“現在國際上的變化,我認為是5G發展十年中的小小波折,我們有信心在未來國際化合作中,用中興通訊的創新、真誠、透明、坦誠、專業來贏得所有客戶的信任。”徐子陽總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