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江北花都,孝信之城

黄陂原为湖北省属县,现为武汉市辖区。东与红安、新洲交界,南临武汉中心城区,西与孝感市接壤,北抵大悟县。国土面积 2261 平方千米,人口113.3万人。辖 20个街道、乡、场与开发区。区治在前川街黄陂大道。黄陂区是武汉市面积最大,户籍人口最多,生态旅游环境最好的新城区。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历史沿革

黄陂古为荆地,春秋属黄,战国归楚,秦入南郡,汉属江夏郡。

汉代首置西陵县,南齐另置木兰县,以纪念木兰将军。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始置黄陂县,隋开皇九年至十八年(589-598年)、唐武德元年至三年(598-520年)为木兰县,此后一直称黄陂。

唐、宋、元、明与前清属黄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 )改隶汉阳府。

民国属鄂东道(行署),1938年沦陷,抗战胜利后还旧治。

1949年5月,黄陂县人民政府成立,先属孝感专员公署,1959年改属武汉市。

1961年复隶孝感,1983年11月重归武汉市至今。

其中,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同意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图源:黄陂旅游

文化和旅游

黄陂境内现已查明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和纪念性近现代史迹等不可移动文物 203处

黄陂境内的盘龙城遗址被誉为“中华南方文化之源,九省通衢武汉城市之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代盘龙城遗址,系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还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凤亭,是纪念生长于斯的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的人文地标,曾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纪念木兰将军的木兰山古建筑群,是佛道合一的宗教丛林,又是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创立的圣地。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黄陂又是“泥塑之乡”“楚剧之乡”,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木兰传说》、湖北大鼓和楚剧3项。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图为黄陂楚剧团夺得湖北省戏曲最高奖——牡丹花奖。

黄陂拥有木兰文化生态旅游景区18个。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2017年接待中内游客20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8亿元。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图源:黄陂旅游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现有大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310所,在校生13.3万人。其中,湖北省示范高中黄陂一中,曾跻身“中国顶尖中学100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区内有文化馆、博物馆、书院、楚剧团与图书馆各一个,民间文化博物馆5个;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各一座;医院、卫生院、卫生防疫、防治机构,村卫生室等卫生事业机构861个,其中三级医院3个。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黄陂也是全国“田径之乡”“体育先进县”“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现有体育馆1个,文体广场5个,休闲公园8座,曾连续组织举办了九届中国武汉木兰山登山节。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经济

黄陂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与中国工业百强区,区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18:46.3:35.7。装备制造业、食品烟草业、建材业等三个行业产值超百亿元,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为国家商务部重点内贸平台。民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总额的95%,占总税收的80%,有三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交通

境内有亚洲最大的武汉北铁路编组站、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武汉新港三大交通枢纽,且同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和纵横交错的高等级公路有效衔接,其高等级公路路网密度位居湖北省第一。

黄陂全区通车地铁3条,在建1条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2015年,黄陂区投入2.4亿元实现了全区611个建制村“村村通客车”,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2016年以来区政府每年补贴7000万元,

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和全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目标。

朗嘎们好!我叫黄陂!

此外,黄陂区强化公交运营网络,拥有公交线路148条,公交车1066台,公交覆盖率100%。倡导绿色出行,新增了180台新能源公交车,配套新建2座充电站;加快道路客运向城市公交性质转换。截止目前,黄陂区在持续优化交通,新增便民公交线路。

自然地理

黄陂为大别山南麓,地貌为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整个地势分西北低山区、东北丘陵区、中南部为平原区。拥有340平方千米的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有滠水、界河、府河及注入北湖的5条主要河流,有北湖、童家湖、后湖等5个主要自然湖泊,以及梅店、夏家寺水库(即木兰湖)等大中型水库7座。

黄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平均气温为15.7℃—16.4℃。境内森林面积106万亩,活立木蓄积230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37.25%。其中,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的25000亩原始森林中,有2000多种亚热带和温带植物,森林覆盖率达98%;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黄嘴白鹭、猫头鹰以及娃娃鱼等十余种。还有木兰湖白鹭湿地自然保护小区、木兰山自然保护区、木兰花溪湿地等9个省、市级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公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