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軍長與日軍拼刺刀殉國 建國後妻子被槍決 開國元帥送輓聯

在抗日戰爭影視劇中,經常出現一種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步槍——三八式步槍,在中國,它被叫做“三八大蓋”。眾所周知,三八式步槍的穿透力強,但是它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它是二戰中最長的步槍。該槍全長達1280毫米,加裝刺刀後長達1657毫米,超過許多日軍士兵的身高,被稱為“發射子彈的長矛”。這一槍種加上日軍精心總結的拼刺刀技術,讓日軍的白刃戰所向披靡。美軍還特地出版了一本解析日軍刺刀技術的教材《How to fight like a jap》(如何像鬼子一樣戰鬥)。


國軍軍長與日軍拼刺刀殉國 建國後妻子被槍決 開國元帥送輓聯


面對日本鬼子的刺刀技術,中國有抗戰大刀予以回擊,立下了赫赫威名。但是,畢竟拼刺刀的高手是少數,很多中國軍人仍在白刃戰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包括一名青年將軍。

王甲本(1901—1944)字立基,生於群山環繞的雲南省曲靖富源縣中安鎮。青年時立志從軍報國,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十四期,接受了民族民主思想,後來又追隨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


國軍軍長與日軍拼刺刀殉國 建國後妻子被槍決 開國元帥送輓聯


北伐時期,他隨範石生將軍參加革命,任第五十八師團長。以後又被上級送到軍校將官班和陸軍大學第十四期深造,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他出身大山深處,不忘家鄉之本,聽說家鄉修建中學,毅然將自己積攢的一萬元捐贈。

時局危亡,王甲本一直對於國民黨打內戰十分不滿,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8月15日,時任國民黨18軍98師副師長的王甲本,隨軍從武漢開赴淞滬戰場,他的部隊也是全國第一支趕赴上海的援軍。在軍備差距巨大,實力相去懸殊的情況下,王甲本親臨第一線帶領他的將士們打退了敵人的5次衝鋒,一舉收復月浦。在這一場戰鬥中,全師9000餘人,傷亡過半。


國軍軍長與日軍拼刺刀殉國 建國後妻子被槍決 開國元帥送輓聯


淞滬會戰失敗後,王甲本先後轉戰江西、湖北、湖南,從1937年的淞滬會戰到1944年的長衡會戰,正面戰場的22場會戰,他參加了其中9場,因戰功被一路提拔到第79軍軍長。

1942年1月5日,他率部在磨盤洲截擊強渡瀏陽河北逃的日軍,斃敵第三師團第18聯隊土屋鏡次及部下上千人。戰爭結束後,王甲本收攏數百具日軍屍體集中填埋,並叫石工刻上“倭寇萬人冢”石碑,大快人心。1943年的鄂西會戰與常德會戰,他更是立下赫赫戰功,被稱為“硬仗將軍”。


國軍軍長與日軍拼刺刀殉國 建國後妻子被槍決 開國元帥送輓聯


1944年6月,王甲本奉蔣介石之令,千里馳援衡陽。由於國民黨各派系勾心鬥角,王甲本得不到支援,孤軍奮戰。1944年9月7日,日軍數千人化裝成友軍和農民,襲擊王甲本軍部。王甲本將軍本想親自指揮部下某團殲滅該部鬼子,但部下一團長謊報軍情,致使王甲本只帶了少數部隊遭遇日軍主力數千人遭遇。王將軍親率手槍排掩護軍部轉移,與數十倍於己的敵人血戰,最後和敵人拼起了刺刀。


國軍軍長與日軍拼刺刀殉國 建國後妻子被槍決 開國元帥送輓聯


王甲本赤手空拳與日軍進行了肉搏,面部、頭部、頸部被刺了兩刀,雙手掌因為抓握刺刀被絞得血肉模糊。胸間和腹部,都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捅開。最終因寡不敵眾,被日軍侵略者亂刀刺死。

王甲本將軍生前酷愛讀書,隨身攜帶列寧選集與蘇聯歷史,對共產主義抱有同情,更曾在抗戰期間慷慨地贈予新四軍羅炳輝部子彈20萬發。出於對王甲本將軍的尊敬與感激,在他犧牲後,八路軍總司令朱德親致輓聯:“東安縣裡悲霞日,玉霽亭邊混共天”。


國軍軍長與日軍拼刺刀殉國 建國後妻子被槍決 開國元帥送輓聯


解放後,王甲本將軍的妻子以反革命家屬罪名被槍決,其子王寶光曾與楊振寧為同窗好友,文革期間亦被摧殘致死,將軍的墓地雜草叢生,沒有立碑,也沒有任何紀念物。

1985年王甲本將軍被國家民政部評為革命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