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伴隨著國家的強大,人們的生活質量得以顯著提高,小編也用自己的青春熱血為國家的發展添磚加瓦,努力做一名長在紅旗下的新時代好青年。

但是我們並沒有忘記屈辱的歷史,以及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前幾天小編和朋友說起《辛丑條約》是有史以來賠款最多的一份條約,本著嚴謹的態度,我們查閱了各種史料,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無能的清政府和諸國列強簽下的條約多達30餘篇,初中課本上學到的原本只是冰山一角,正是這些條約,一步一步將中國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而清政府也在覆滅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今天小編將這些條約整理出來供大家查閱,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共同努力,促進國家發展的更好。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廣州和約》,是鴉片戰爭第二階段結束的標誌。

1841年5月下旬,清靖逆將軍奕山在廣州與英軍作戰失利,被迫向英軍求降。27日奕山與英國商務監督義律簽訂《廣州和約》。

主要內容

一、三位欽差(奕山、隆文、楊芳)及所有外省軍隊限六日內退出廣州城60裡以外;

二、7日內交出600萬銀元供英方使用;賠償英國商館30萬元損失費;

三、款項付清後,英軍撤回虎門以外,並交還橫檔及江中所有其他各要塞;

四、賠償英國商館和西班牙帆船“米巴音奴”號(實為英鴉片躉船“丹時哪”號)的損失;

五、廣州知府(餘保純)應提出三位欽差大臣、總督、將軍、巡撫蓋章印之全權證書。

奕山並不敢向朝廷如實稟報這一份所謂的和解條約,謊稱英國人“向城作禮,乞還商欠”,結果得到道光帝“準令通商”的批諭。

但英國在勒索到鉅款後,旋即撕毀和約,擴大侵略戰爭。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萬年和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該約於1842年8月29日簽訂,標誌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

《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關稅主權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趁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一步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並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鴉片戰爭後,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對國際慣例和己方利益的無知,引誘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項制度在南京和廣東繼續談判,1843年雙方簽訂《虎門條約》。

《虎門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主權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進一步損害了中國的權益,給中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中美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7月3日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望廈條約》使美國享有英國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同時還擴大了侵略權益。

中美《望廈條約》是比中英《南京條約》、 中英《虎門條約》及其附件更細緻更完備的不平等條約。

它是加在中國身上的又一道更為沉重的枷鎖,併成為爾後中法《黃埔條約》及其他帝國主義列強與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範本。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黃埔條約》,又稱《中法五口貿易章程:海關稅則》,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10月24日清朝與法國在廣州黃埔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法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黃埔條約》使法國享有美國在《望廈條約》中取得的一切特權,同時還規定,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墳地。

法國通過中法《黃埔條約》,獲取了中英《南京條約》、《虎門條約》中除割地、賠款外的特權以及中美《望廈條約》中規定的全部特權,給中國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

這個條約也為外國侵略者利用傳教權利進行公開的侵華活動埋下了第一塊基石。

《黃埔條約》與《望廈條約》一樣,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司法、關稅、領海的自主權。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瑗琿條約》,這款條約只有180個字。是中國近代史上字數最少,而喪失領土面積最大的一個條約。

法聯軍進攻天津、威脅北京之際, 沙俄乘機用武力迫使清黑龍江將軍奕山訂立的不平等條約。 由奕山與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在璦琿(今璦琿縣璦琿鄉)簽訂。

這款條約是中俄間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也是其後簽訂中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開始。

《瑗琿條約》總共割去相當四個英國領土面積的10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這10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不包括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的4300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天津條約》,這是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的總稱。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北京條約》,是1860年中國清朝政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在北京分別與英國、法國、俄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總稱,包括《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另外,1887年與葡萄牙籤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亦稱《中葡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是《天津條約》的擴大,不僅承認《天津條約》有效,還讓英法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權益。

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進一步加深,中國人民的災難日益深重,同時還有中國的司法以及內河行駛主權被嚴重侵犯。

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一)

《中英煙臺條約》,又稱《滇案條約》、《芝罘條約》,是1876年(即光緒二年)清廷在英政府外交壓力下與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中英煙臺條約》不僅按英國政府的意圖結束了滇案,而且英國由此實現了它十餘年來企圖在華擴大通商特權的願望,得到了入侵我國西南邊境的所謂“條約權利”。

英國從《中英煙臺條約》中奪得的各項在華權益,很快就被其他列強“一體均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