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軍被困 賀子珍不顧身孕保護毛澤東

紅四軍被困 賀子珍不顧身孕保護毛澤東

1928年11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紅五軍,在平江起義後,歷盡艱險,來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紅軍的給養本來困難,現在人多了,困難更大了。國民黨反動派瞭解到這兩支紅軍在井岡山會合,非常害怕,立即調集二十一個團的兵力,共兩萬多人,進攻井岡山。

1929年1月4日,毛澤東在寧岡的柏露,召開前委、特委、軍委和地方黨組織聯席會議,討論對策。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柏露會議。會議決定,留下紅五軍和袁文才、王佐領導的三十二團堅守井岡山,紅四軍下山到外線去打擊敵人,開闢新的根據地。

1929年1月14日,紅四軍主力從小行洲出發,向贛南方向前進。

要離開生活一年多的井岡山,賀子珍真有些依依難捨。這裡印滿了她戰鬥的足跡,記錄了她人生的重要歷程。細心的毛澤東覺察到她的心情,一面幫她整理文件、行裝,一面滿懷深情地說:

“我和你一樣,永遠忘不了在井岡山的這段生活。我相信,井岡山上的紅旗是不會倒的。井岡山的旗幟不但表現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宣告了資產階級的破產,它在全國、全世界都有重要意義。”

他們懷著對井岡山無限眷戀的心情,踏上了征途。

這是一次異常艱苦的行軍。

有人認為南方的冬天是溫暖的,可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有時更難過。

北方下了一場雪,落地結成冰坨子,等來年春天才化開,它是乾冷的。而南方卻不同,下過一場雪後,很快就融化了,是溼冷溼冷的。他們一下山,就碰上一場大雪。贛南一帶是山區,一座山連著一座山。山頂上蓋著一層厚厚的積雪,雪花夾著雨水,落到身上,很快融化了,弄得渾身上下全是溼漉漉的;落到地面上,結成一層冰凌,戰士們從上面走過,冰凌發出碎裂的響聲。隊伍過得多了,道路變得非常泥濘,又滑又冷。許多戰士穿著單薄的衣衫,有的連鞋子都沒有,赤著腳,行進在冰冷的爛泥路上。在有的山谷裡,積雪把他們的腳踝都埋住了,許多同志的腳被凍裂,滲出的血水把白雪染紅了。

吃的更加困難。他們下山前,為了給留守的紅五軍多準備些糧食,把蒐集到的糧食大部分留下了。在他們出發前,前委發動全軍又一次挑糧上山,下山的同志只帶很少一點兒乾糧。乾糧很快就吃完了。原來,前委以為,部隊下山後很快能補充到給養,沒有料到贛南山區比較偏僻,居住的人也不多,有時隊伍走了兩三天,都找不到一個村子。而且,這一帶的群眾,對紅軍不瞭解,隊伍還沒進村,老百姓早就逃到山上了。他們買不到糧食,找不到嚮導,瞭解不到情況,宿營、偵察都很困難。有時候,一天都搞不到東西吃,只得餓著肚子行軍。

更為嚴重的是,敵人已經覺察到一部分紅軍下山的動向。他們除了調集重兵進攻井岡山外,又派出軍隊尾隨紅四軍而來,迫使紅軍不得不在極其困難、極其不利的條件下作戰。

當時,賀子珍已經懷孕了。領導上為了照顧她的身體,撥給她一匹棕色的馬。軍隊用馬,一般都不喜歡白色的,因為目標明顯,不易隱蔽。賀子珍雖然有馬,但她騎馬的時間不多。部隊下山不久,就同敵人遭遇了。為了避開敵人,他們就讓開大路,專走小路,晝伏夜行。崎嶇的山路非常狹窄,有時一個人走都困難,馬更是沒有發揮作用的餘地了。在這種時候,賀子珍就自己牽著馬往前走。

連綿不斷的雨雪使她渾身溼透,冷得發抖。買不到糧,隊伍斷了炊,又使她飢腸轆轆。在這飢寒交迫的時刻,賀子珍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說過一句埋怨的話。她知道,紅四軍正面臨困難的時刻,帶領大家進行這場戰鬥的毛澤東,擔子已經很重,不能再增加他任何精神負擔。紅四軍有時一天急行軍八十里,她都堅持下來,沒有掉隊。

1月23日,紅四軍主力攻下大餘縣。大餘在江西省南部同廣東省交界的地方,是個比較富裕的縣。街道整齊,鋪子很多。前委決定在這裡籌糧、籌款。

隊伍進入大餘縣後,賀子珍同政工幹部一起,來到大街上,從街的一頭開始,一家鋪子、一家鋪子地派款。那時候,來不及詳細調查每個商戶資金、資產情況,他們只能根據哪家鋪子店面大、貨物多,就多派,哪家鋪子小,他們就少派。賀子珍和同志們一面籌糧籌款,一面向群眾宣傳紅軍保護工商業的政策,教育他們安居樂業,支援紅軍。

籌糧籌款的工作正在順利進行,不料,第二天傍晚,大餘城外突然響起了槍聲。

國民黨金漢鼎部和李文彬部瞭解到紅軍主力攻佔了大餘,就直奔大餘而來,包圍了紅軍。

紅四軍下山的隊伍,只有兩個團:二十八團和三十一團,還有兩個營:特務營和獨立營。由於紅四軍進駐大餘只有一天的時間,群眾還沒有組織起來,耳目不太靈通;加上事前沒有估計到敵人會這麼快發起突然襲擊,軍隊一下子無法集中起來。雖然紅四軍開進大餘後,軍隊曾佈置二十八團擔任新城、贛州方向的警戒,但是,團長林彪思想麻痺了,沒有認真警戒,直到敵人來到跟前,才倉促應戰。當槍聲傳到軍部時,他們發現,敵人已經完成了對大餘的包圍,統一進行戰鬥部署已經來不及安排了。

這時,賀子珍正在毛澤東的身邊。毛澤東聽到槍聲是從二十八團駐地響起的,估計這裡首先同敵人接上了火。他立即把軍部的工作交給朱德,決定親自趕到二十八團的駐地去。他說:“我想實地看看戰鬥的情況,摸一摸敵人究竟來了多少。”

賀子珍擔心他的安全,不願意離開他身邊,就說:“我同你一起去。”

毛澤東猶豫了一下,點點頭。陳毅也同他們一起離開軍部。來到二十八團的團部,他們沒有停留,徑直向前沿陣地走去。在槍林彈雨中,毛澤東發現,二十八團並沒有組織認真的抵抗,已經在節節後退了。他立即讓警衛員把二十八團的團長林彪找了來,說:

“你一定要組織力量頂住,要主動向敵人出擊,否則軍隊要轉移都很困難。”

林彪當著毛澤東的面答應了。可是他回到陣地,看到二十八團的隊伍一個勁地向後撤,害怕了,連組織抵抗的命令都沒有下,帶著隊伍向後跑起來。毛澤東正想返回軍部,忽然看到一支部隊從身邊一衝而過,往後飛奔。賀子珍眼尖,一眼看到林彪在隊伍裡,立即說:

“林彪帶頭逃跑!”

站在毛澤東身邊的陳毅,也看到了這個情形,趕忙大聲地招呼:

“林彪,你怎麼自己往後跑了?毛委員還在這裡呢,你還不趕快組織抵抗?”

林彪沒有理睬陳毅,裝作沒聽見,頭也不回,一直跑到他認為安全的地帶才停下來。

失去指揮的二十八團,隊伍頓時大亂,不斷向後撤退。

毛澤東和陳毅都有暴露在敵人的面前,被敵人追擊的危險。

在此關鍵時刻,賀子珍拔出手槍,一步也不離毛澤東的左右,生怕他發生意外。此時,她看到毛澤東緊閉著嘴唇,表情沉著、剛毅,像鋼鑄鐵打的一般。

在這危急的時刻,紅四軍大多數官兵並沒有畏懼。三十一團在缺乏統一指揮的情況下,人自為戰,奮力抗擊敵人。獨立營和特務營的同志們也是這樣,雖然是寡不敵眾,仍然盡最大的努力,殺傷敵人。獨立營的營長張威,就是為了掩護軍部的同志,在這次戰鬥中,英勇犧牲的。

毛澤東的身邊只剩下一些警衛戰士了。他果斷地把這些同志組織起來,試圖突圍。第一次失敗了。他重新選擇突破口,又組織第二次突圍。毛澤東的好戰友陳毅,始終跟隨在他的身邊,保護著他向外突圍。

激戰從傍晚進行到深夜,又延續到了第二天的傍晚,他們才撤出了戰鬥。在軍部指揮戰鬥的朱德也脫險了。

陸續突圍出來的戰士,在距大餘四十里的楊眉寺集合起來。整頓隊伍時毛澤東發現,二十八團的黨代表何挺穎負了重傷。他立即指示林彪,要把他抬著走。可是後來發現,林彪並沒有這樣做,他只顧自己逃命,竟把何挺穎拋棄在路旁,何挺穎犧牲了。

當時為了儘快甩掉敵人,毛澤東和朱德決定,連夜出發。他們不顧激戰後的疲勞,立即上路。他們摸黑走了二三十里山路,來到一個山溝溝,隊伍就在這個山溝裡宿營。

混戰中,賀子珍那匹小棕馬丟失了。她同大家一樣,步行來到宿營地。直到這時,她那極度緊張的神經才鬆弛下來,只覺得兩腿發軟,全身無力,連動都不想動一動了。那天晚上,為了不暴露目標,紅軍沒有點火做飯。他們已經一天多水米未沾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得已的,誰都沒有作聲,沒有人喊餓,賀子珍和幾個女同志一起,靠在一棵大樹下休息,餓著肚子,等待天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