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完成工作並不提高效率,到底是為什麼?

快速完成工作並不提高效率,到底是為什麼?


一、做取捨:時間與精力只用於重要的事情。

林語堂說:“生之智慧,在於摒棄不必要之事。”

很多提高效率的方法都在強調如何更快速的完成工作,但其實人們做的很快的事情,大多數都毫無價值,甚至是在浪費時間。

我們常常抱怨時間太少,但我們統計一下,用來瀏覽網站、收集資料走神、看手機的時間有多少。

所以,要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所有的事情

每一天,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找到這件事,做好這件事,是獲得成功、高效工作、生活的關鍵。

有一部電影叫《城市鄉巴佬》,講三個面臨中年危機的紐約都市人,面對破裂婚姻、乏味工作、一成不變生活,決定暫拋煩惱,到大西部加入從墨西哥到科羅拉多的趕牛隊,體驗兒時當牛仔夢想。結果,三人發現“趕牛隊”生活並不如西部電影中浪漫刺激,體驗出:做一個真正成熟成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劇中,由傑克·帕蘭斯扮演的克利揭示了一個偉大的真理。“一件事。只有一件事。你堅持做這件事。”把目光放窄,只專注於一個目標,他告訴一個叫米奇的人,由比利·克里斯托扮演的一個世故的城裡人,只用寥寥幾語就說出了成功之道。

我們如果能每天優先做一件事,或者“把目光放窄”,只專注於一個目標,就能讓自己在一天之中做得更多。

快速完成工作並不提高效率,到底是為什麼?

辦公桌上擺滿了待辦事項列表,日曆上寫滿了要做的幾十件事情,這些會把你的注意力分成零星的小塊,無形中給自己造成了心裡壓力,忙亂,又感覺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完。

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事項,你的生活範圍會變得更小,並且培養出對必要目標的集中關注點,能讓你的行動有更多的力量。

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然後再完成下一件,會自我感覺井井有條,效率提高。

你所面臨的挑戰在於,找到你的一個焦點,找準這個最重要的事情。在找到你的焦點之前,尋找這個焦點就是你唯一要做的事情。

這時候,需要在工作計劃中,加入拆解計劃的環節。

把工作任務,分成:緊急的、今天必須完成的、可以緩一步完成的幾個類別。

這樣就比較容易找到今天工作的焦點。

那麼,如果在工作中出現了意外中斷,比如上司突然又佈置了一項緊急工作,怎麼辦?

“兩分鐘原則”:中斷你的事情,如果能在兩分鐘內完成,優先做中斷的插播事件。不能兩分鐘內完成的事情,記錄到今日代辦事件裡。

二、工作時候要做排除、抗干擾

一旦安排好了工作計劃,找到了執行計劃的時間點,就要全力以赴做這件事,這時非常關鍵的就是屏蔽干擾。

集中注意力不是什麼神奇的能力,就像是玩密室逃脫,把你關進一個小黑屋,關上門,解開一道難題,你才能出來一樣,你能把這種精神複製並系統化到什麼程度,就是你運用“集中”這種能力的程度。

快速完成工作並不提高效率,到底是為什麼?

但是現實中,信息鋪天蓋地的湧來,我們幾乎被各種信息包圍,比如新聞彈窗、微信、QQ、頭條等,這一切讓人眼花繚亂,一不小心就點進了某個鏈接,看完一個接著另一個又來了,最終自己已經忘了,我當時為什麼會看這個鏈接。

這時我們需要開啟全屏模式,屏蔽一切外界干擾,是去掉心浮氣躁的法寶,讓文檔充滿全屏,如果辦公室是隔斷式的,比較吵的話,帶上抗噪耳塞,讓自己進入寂靜的狀態,不會分心。

把手機調成靜音,關閉所有通知功能,屏幕往下扣在桌上,告訴自己:除非做完這件事,否則絕不動它。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心流,指的是一種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人如果有這樣的狀態時,全身心地投入,效率非常高,通常不願被打擾,抗拒中斷。

當我們結束心流狀態時,發現時間已經過去這麼久了啊,而自己感覺好像只過了一小會一樣。

我們在工作中,阻隔外界干擾,就是為了找到“心流”這樣的狀態。

三、幾個提高效率的工作方法

1、番茄工作法是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於1992年創立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

使用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時間設置為25分鐘,很妙。我們作為社會人,一整天斷網,是不可能的,萬一有緊急信息呢?完全斷網的話,我們有擔心,反而影響工作效率,但是隻斷網25分鐘呢,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我們放下了心裡負擔,更高效地投入工作。

快速完成工作並不提高效率,到底是為什麼?

番茄工作法的原則是:

1)一個番茄時間(25分鐘)不可分割,不存在半個或一個半番茄時間。

2)一個番茄時間內如果做與任務無關的事情,則該番茄時間作廢。

3)永遠不要在非工作時間內使用"番茄工作法"。(例如:用3個番茄時間陪孩子下棋、用5個番茄時間釣魚,等等。)

4)不要拿自己的番茄數據與他人的番茄數據比較。

5)番茄的數量不可能決定任務最終的成敗。

6)必須有一份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

2、土豆任務記錄法,就是to do list,列清單。

但是呢,很多小夥伴寫好清單,和沒寫基本一樣,為什麼呢?

l 還沒發揮作用就不見了,像購物清單

l 完成清單情況進展慢,像to do清單

l 越來越不想再翻看寫的清單,像讀書清單

當出現這些情況時,我們大概會對清單產生很大的誤解,覺得清單一點都不好用,完全幫不上忙。

等等,給清單一個機會,先看完接下來的內容。

今天我想為大家提供一個技巧,來提高to do清單的效率。

緊急重要四象限法:簡單來說,就是分類。我們把一天的工作,分為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的四類。

通過把一天的代辦清單分別劃分到這兩個維度形成的四個空格里,讓自己一天的任務一目瞭然。

當我們時間不夠的時候,我們可以優先完成那些緊急或重要的。

當緊急的事項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發現自己是不是又犯拖延症了。

當我們習慣這個劃分方法時,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自己重視的事情,自己的重心在哪裡。

通常,土豆和番茄法都是結合起來用的,一個主要用於一天工作的規劃,一個主要用於具體事件的處理。

通過這樣的一些方法,減輕時間焦慮,減少中斷,提升注意力,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

四、提高效率的其他注意事項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每天工作結束,要做覆盤:執行結果如何?有沒有未完成事件,原因是什麼?如何改進?

同時呢,也允許自己接受一些雜亂無章、沒有頭緒的工作,不要要求完美,減少自己的心理焦慮,才能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適當運動、釋放壓力、陪家人一起休息,以及保證良好的睡眠,也都是很重要的,健康的身體是工作效率的保證。

最後要提醒的是,學點情緒管理,也有助於提高效率,節約時間。

快速完成工作並不提高效率,到底是為什麼?


研究顯示,如何開始你的一天,對效率有非常大的影響,快樂能夠提高效率,壞情緒則會造成拖延。

Shawn Achor在《幸福的好處》一書中提到,我們的大腦在積極的情緒下,能夠發揮出最佳水平。比如,樂觀的銷售員能比悲觀的銷售員多賣56%的商品,在參加數學考試前,感到快樂的學生的考試成績,通常要比其他學生好。

所以,考慮如何安排工作的同時,也要想想如何管理情緒,多正向思考。

雖然今天我談的內容大多是有關於工作的,但是這些方法同樣適用於生活。

和工作一樣,我們的生活中,事件也是有緊急和不緊急之分的,那麼,列出截止日期,把事情拆開來,倒推時間,看看該先做哪件,後做哪件,不要一把抓。

但願大家都能安排好工作和生活,合理利用時間,擁有優質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