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云》:罪恶源自贪念

《廉政风云》:罪恶源自贪念


一、罪恶源自贪念。

欲望就如水,少了会渴死,多了会淹死。但是贪念只会让人堕入无尽的深渊。佛教认为,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麦庄组合”新作,刘青云、张家辉双影帝主演的春节档电影《廉政风云》,将贪念之毒演绎得淋漓尽致。

海关高官贪,袁咏仪饰演的钟嘉玲因贪财利用职权,以公谋私,养肥了走私烟草的大佬,导致烟草市场的混乱,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自己最终锒铛入狱。

会计师贪,张家辉饰演的许植尧因贪念金钱,操纵数据,玩弄众人于股掌,机关算尽,却人算不如天算,不得善终;

廉政公署官员也贪,刘青云饰演的陈敬慈,虽是影片中的正面角色,但他也有贪念,他执着于破案,在司法程序之外,私自安排卧底、捏造假文件,不按上级的指令处理案件,他痴迷于打大老虎的成就感。

剧中几乎每个人都在贪欲中沉沉浮浮,就连那个开优步的司机,也是因为贪钱而接了私单,被无端扯入了这场官司中,真实可笑可叹啊。

权力、金钱、爱情、利益、功绩等等,却足以成为勾起人内心欲望的“腐败之源”。片中角色面对人性考验,难免迷失本性。

《廉政风云》:罪恶源自贪念


而《廉政公署》对于“贪念”有更深层的视角,方中信在劝辞刘青云的时候说,“廉政公署是反贪污的,你多走了一步,你越过那道线,办大案立大功是很吸引,但是执着办大案立大功就是贪念!”

许植尧的贪,更不仅仅是对于金钱的欲望,他的内心还有对于当年没能考上廉政公署的记恨和对陈敬慈的嫉妒,这则是另一层的贪念。

二、凡事有度。

每个人都有贪念,但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就在于用什么手段去满足自己。

不伤害他人的行为,无可厚非,而对待自己的贪念,适当有度,则更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记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

佛说:“500元足矣。”

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

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更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廉政风云》:罪恶源自贪念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侃价,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

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

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

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


三、去除贪念。

人为什么会贪?

贪,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在没有的基础上想要去获得,或者在有的基础上想要去获得更多,并且极度害怕失去。

当某人缺乏安全感时,他的焦虑可能表现为贪婪。这种焦虑可能源于创伤或忽视。

例如,一个长得不够吃的人可能会囤积食物并在成年后过度放纵。

除了焦虑之外,许多贪婪的人也有自尊问题。

一个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孩子,成年之后,会做出很多举动来引人注目。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缺乏安全感的人有时会将自我价值观与丰富的物品联系起来。东西不能代替被爱,但这个人可能会从物质财富中感受到暂时的舒适感。

说到贪,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非和珅莫属了。根据当时清史记载,和珅的不动产就有3000套房,八千顷地,还有自己的银行42家,典当公司75家,光是金元宝就有6000两,纯金的金元宝100个,银元宝五百多万两,外币五万八千块,其他各种珍宝里面,光是桂圆那么大的珍珠就有10颗,大红生命石10块,大蓝魔法宝石40块,另外还有绸子段子,锦帽貂裘不计其数,名贵的瓷器达到10万件,还有24张镂金八宝炕床,朝廷的记载是和珅总共有价值八亿的财产,野史记载是有二十亿,要知道,当年乾隆末期,朝廷的收入不过7000万两白银。按照现在的价值来计算,和珅的身价大概是870亿人民币,野史对算是2000亿人民币。

《廉政风云》:罪恶源自贪念


这么多财富,他几辈子都用不完,但他依然见财就贪,雁过拔毛,这源自他内心的不安全感,“伴君如伴虎”,他担心自己哪天就可能被罢免,担心自己后世生活没有着落。

更源自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贪念一旦开始,就很难遏制。

但其实,当我们拥有了某些东西,想要更多的时候,那时候的“多”和“少”有什么区别呢?

那时候的人,无非是被贪念蒙了心,并不仅仅是在追求物质、权力本身,更是在填自己内心无法填满的无底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