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領域再現“攪局者” 智能金融搜索引擎虎博對標“下一個谷歌”

IT時報記者 郝俊慧

在搜索框裡輸入“全球市值最高的10個公司”,你想得到什麼結果?是“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看看他們老闆都長什麼樣”“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企業,互聯網公司佔了7個”?還是“微軟:6.043萬億,蘋果:6.014萬億,亞馬遜:5.825萬億……”?

3月25日,沉寂已久的搜索引擎市場出現新的“攪局者”,原美團大眾點評高級副總裁陳燁創辦的新公司虎博科技宣佈,正式對個人用戶開放旗艦產品“虎博搜索”,這是一款專注於金融細分行業的智能搜索引擎。與通用性搜索引擎只能給出可選擇的信息流不同,虎博希望給出的,是“答案”。

搜索結果以數據流替代信息流

搜索領域再現“攪局者” 智能金融搜索引擎虎博對標“下一個谷歌”

中國的搜索引擎市場一直備受詬病,百度轉型“信息流”,卻因總是給自家百家號導流被質疑是否“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神馬位居第二,市場份額只有10%左右,難以撼動整個市場格局。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和服務的入口變成App,搜索引擎的功能被大大弱化,它還有未來嗎?

這或許是虎博科技創始人兼CEO陳燁選擇從金融切入搜索引擎市場的原因。

金融是個數據密集型行業,“金融行業內,數據的重要性跟石油、氧氣一樣,任何金融投資交易決策都是重度依賴數據。但是一直以來,金融信息行業發展很緩慢。”緩解行業的發展痛點是陳燁的初衷,他認為,當前最需要的,不是讓機器來代替人做判斷,而是提供優質的、準確的信息,讓數據更可信、更好用、更容易被發現和獲得。

例如,新三板披露材料中有1/4是掃描件,大量公告也是非結構化的PDF,難以做文本處理。同時,個性化的運營數據也無法利用現有技術提取。至於網上千差萬別的新聞數據、研究報告,就更加“模糊”。對於這些問題,現有產品大多使用人力解決。

對於這種“貨架式”的信息服務方式,《IT時報》記者深有感觸,在查詢一些關鍵性財報數據時,普通搜索引擎或者財經網站,往往只能給出一大堆相關資訊,需要自己一頁頁從財報或者研報中尋找答案。虎博的結果則基本都是結構化的,搜索結果不再是一條條url鏈接,而是在搜索的瞬間,系統經過千百萬次計算總結後,直接將各種信息來源中的數據提取出來,直接形成表格或者可視圖。

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虎博支持更多的自然語言詢問,比如在搜索框中輸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誰收入最多”,頁面會自動呈現出三家電信運營商每個季度的營收對比柱狀圖,同時提供相應數據表格,同時,頁面下方還會提供各家公司的高管信息、股東結構等與投資相關的其他財務信息,對於搜索者而言,結果以數據流替代了原先的信息流,顯得更加精準和準確。

矩陣式產品“奪食”金融圈

搜索領域再現“攪局者” 智能金融搜索引擎虎博對標“下一個谷歌”

不過,發佈會當天,虎博並沒有發佈“虎博搜索”的App版,卻推了一系列更加垂直細分領域的App,如”西梅”、“創投派”、“招股書”、“搜研報”、“財神股票”,主打資訊、工具、交易等功能。

“搜索並不是獨立App最好的方式。”陳燁告訴《IT時報》記者,“虎博”是所有衍生App“All in One”的基礎,它們以虎博的搜索技術為核心底層,彼此相對獨立但又底層關聯,而產品矩陣的方式可以更加精準地滿足客戶需求。

此外,清晰的商業路徑考量或許是虎博此舉的另一個原因。傳統搜索引擎的收入模式仍以廣告為主,但陳燁一開始對虎博的商業模式便很明確——收費,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研究機構等B端市場和普通C端用戶,都是目標受眾。

根據陳燁的規劃,虎博搜索App版上線之時就是收費之時,此前,虎博將開放10000個名額作為VIP用戶,終身免費使用虎博服務,此後除部分免費功能外,多數功能將按月或按年計費,其它產品矩陣裡的App也是如此。

這是一塊豐厚的蛋糕。

在金融財經數據領域,B端市場執牛耳者是Wind,作為國內最大的以金融證券數據為核心的大型金融工程和財經數據倉庫,它的客戶包括了超過90%的中國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產品也是矩陣式的,按照不同的模塊、組合,按照終端數量收費,價格在每個終端數萬到數十萬不等。

C端市場則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同花順、東方財富、大智慧等炒股軟件,主要提供的服務是資訊以及股票投資建議,價格也不等。

比如,同花順的“神奇電波”服務,稱可以幫助股民發現某隻股票做多和做空的趨勢,進而幫助股民做投資決策,價格是3個月268元。東方財富的增值服務價格也很“喜人”,VIP財富內參每年9800元,短線雷達每年8800元。

“以往這些產品的數據,大多是先有一個基本模型,然後再靠人工篩選和加工,虎博則全部用人工智能技術做信息的挖掘、整理、分析和總結,同時我們請了國外頂尖學府的金融專家作為種子用戶,打磨和升級我們的模型,從試運行的結果來看,準確性非常高。”一位從另一家金融資訊公司轉投虎博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通過搜索引擎的底層優勢,虎博產品提供的數據更加全面。

儘管還沒有公開披露價格,但陳燁表示,針對個人市場的收費應該是千元以下,“肯定比其它產品各種模塊加起來要低很多。”

目前,金融數據市場頭部企業基本已壟斷B端市場,面向C端市場的同花順、東方財富等大多是交易、資訊等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用戶習慣已經養成,想吃下這塊蛋糕,虎博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技術。

下一站:從金融界“谷歌”出發

當然,虎博的未來絕對不僅僅是一款金融搜索引擎。

在入職美團大眾點評之前,陳燁曾在微軟、eBay 和 Yahoo 擔任主任科學家和研發總監等職位,是典型的“技術咖”,成立一家像谷歌、蘋果那樣偉大的互聯網公司,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因此,虎博也是一家典型的技術驅動公司,據瞭解,目前公司100多名員工中,80%以上是技術開發人員。

陳燁透露,憑藉對人工智能技術,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及深度學習的不斷探索,虎博科技自主研發了聚焦金融領域的七大關鍵技術,包括智能搜索、智能推薦、機器閱讀理解、機器總結、機器翻譯、機器輿情分析及機器撰稿等,利用這些技術,可以快速向教育、新聞等其它領域複製成功經驗,“它將是一款真正能夠通過自然語言為用戶找到更深、更廣闊世界的產品。”

3月初,虎博科技完成3300萬美金A輪融資,投資方為PAC、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和高榕資本,自2017年7月成立以來,已完成累計近4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