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曹操評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的袁紹,在歷史上其實很厲害

風輕輕撥動著黃黃的、像毛刷子一樣的麥茬,春意漸去,正是青梅成熟的時候。曹操與劉備二人端坐亭中,一邊飲酒一邊笑談天下英雄(當然笑的主要是曹操),在留下一段佳話的同時,也使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袁術“冢中枯骨”、劉表“虛名無實”、劉璋“守戶之犬”等等也以草包的形象深入人心。

其實,在歷史上,他們也曾是一時人傑。

四世三公的袁紹

被曹操評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的袁紹,在歷史上其實很厲害

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說實話第一次看《三國演義》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直接就粉上袁紹了,甚至一度以為袁紹就是這本書的主角之一。不過如果寫一本《前三國演義》的話,袁本初一個主角地位是逃不了的。

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是曹操對袁紹的評價,這幾句話可以說是把袁紹刻畫的入骨三分。但是這時站在曹操的角度和地位來說的,而且也是在說袁紹的缺點,並不代表袁紹就是個草包了。能成為橫亙在曹操前期的一座大山,沒兩把刷子是不行的。

被曹操評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的袁紹,在歷史上其實很厲害

董卓擅權,欲行廢立天子之事,滿朝公卿端坐堂下不敢言語,只有袁紹仗劍而出怒斥董卓(雖然召邊將進京的餿主意是他出的),之後持劍而去,自此名播天下。可以說這會兒的袁紹就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充滿著豪傑氣概。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喜歡逞一時意氣,有點缺乏戰略。

袁紹這個人,不管《三國志》還是《後漢書》中都說他長得帥(姿貌威榮),出身好還能禮節下士,所以很多人都搶著投奔他。他的問題在於立儲問題沒搞好,打敗仗誰都打過,接班人這個事上猶豫不決,很容易就使內部陷於分裂。

被曹操評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的袁紹,在歷史上其實很厲害

我們看袁紹離開京師後的經歷:

191-192年,正是公孫瓚威震河北,打的塞北胡人哭爹喊娘,成為北方最強諸侯之一的時候,結果界橋之戰被袁紹打的丟盔卸甲,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同年,經大小十餘戰,敗於毒及黑山諸賊,斬首數萬,河北為之一清。

193年,與擁兵數萬,騎兵上千的張燕及烏桓連戰數日,慘勝。.

195年-196年,生擒臧洪,得東郡。(陳壽在《三國志》中曾說“陳登、臧洪並有雄氣壯節,登降年夙隕,功業未遂,洪以兵弱敵強,烈志不立,惜哉!”)

198-199年,連敗公孫瓚,斬其首級。同年,剿滅公孫續及張燕,一統冀、青、幽、並四州,擁兵數十萬,成為北方最強諸侯。

200年,官渡之戰前勝後負,慘敗。

201年,冀州各地叛亂,袁紹一一平之。次年,病重而亡。

被曹操評價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的袁紹,在歷史上其實很厲害

河北百姓聞之莫不哀傷,如喪考妣。(袁紹接手前的河北是一個“道路上多見白骨,士兵以吃野果充飢,百姓食不果腹,盜賊蜂起”的地方,袁紹一統河北後施行仁政,幾年間讓河北煥然一新,因而百姓很感激他,不得不說在沒有屯田的基礎上竟然能保證官渡之戰時的糧草供應,對比下對面的曹操簡直就是奇蹟)

從這些年的戰績我們可以看出袁紹這個人能力還是有的,他最倒黴的就是打了敗仗後連個翻盤的機會都沒有,官渡之戰慘敗後沒兩年就去世了,就這他三兒子靠著他打下的家底,在內鬥的基礎上還扛了曹操七八年。

假使曹操在赤壁之戰後便去世了,或許在歷史上的評價就是一個高配版袁紹了,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有意思,早死晚死幾年就能改變很多事情。


篇幅所限,就只舉袁紹來介紹啦。除此外像劉表、公孫瓚、袁術、張魯等人,你要是看看史書或三國演義上他們的早期經歷,單拿出來那都是妥妥的主角模板。說實話我們現世所仰望的大人物們在史書上能留名的又有幾人呢?能在亂世中留名於史的人物,多少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