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莉: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晚風輕撫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醉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雖然我外婆家沒在海邊,但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婆,想起我的童年趣事。

王青莉: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王青莉: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外婆家在陝南大山裡,她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她一生育有八個子女。小時候的我從來體會不到外婆的艱辛,因為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一到寒暑假小姨和小舅舅把我和弟弟接到了外婆家,小姨和小舅舅只比我大不了幾歲,這裡成了我們避風的港灣,兒時的樂園。我和弟弟最愛吃紅豆米飯(就是先在鍋裡先把紅豆煮的八成熟再下米,熟了後就是紅顏色的米飯,香甜可口),那會我從來不感覺到外婆日子有多拮据,只要我和弟弟要求吃什麼飯,外婆都竭力做出來,還能變出幾個我們愛吃的菜。那會就盼著過暑假,因為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可以漫山遍野的瘋跑。

外婆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養羊和種一些農作物。外婆家面前是座大山,背後是座大山,在兩座大山之間的峽谷地帶比較平坦點,房子是緊靠屋後大山建造的。小時候學過《愚公移山》這個寓言故事,真祈求神仙來把這兩座《太行》《王屋》二山給搬走,讓外婆家門成為寬闊的大馬路,屋後是個大荷塘,可以摘蓮子,賞荷花。那個念頭只閃現幾次又被現實衝破了。

因為恰恰這兩座山,是外婆的經濟主要來源。外婆的羊平常就在面前的山上放著,人可以不跟,外婆除了每天放羊還要給地裡幹活的外公做飯,還有一大推家務。要是對面的羊不聽話,跑到有人種的農作物地裡,外婆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那八九隻小羊乖乖的從地畔回到草地上,嘖嘖地啃著青草,有時候我在想會不會像“狼吃娃的故事”一樣,最後失效了吧!但是每次都很神奇,我那會天天看著外婆喊著對面的羊,我也學會喊了,想著還能替外婆乾點活,但是那些小羊不聽我的,只聽外婆的訓誡,能辨析出我們的聲音。到傍晚,外婆一聲“回家嘍”那些小羊在頭羊的帶領下,一字排開,不一會兒就回來了。真的是太神奇了!就這樣一日復一日,小羊羔也慢慢長大了。

王青莉: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王青莉: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八十年代初,經濟還不發達,人們的吃穿用度相對緊張,大人很少能給小孩買水果,但是就在外婆家後面的這座山的峽谷口,有一股清泉常年不斷往出淌水,成為一條小溪。九十年代初,外公帶著舅舅們,還有堂舅舅們,找到個泉眼,自己挖渠,埋水管,給家家戶戶裝上了自來水。這裡住了六七戶人家,在拉自來水前外婆屋後有個小泉眼,滴滴答答不停滴水,在泉眼下面放一個大甕,不幾個小時就是滿滿一大甕水,家家戶戶拿葫蘆瓢舀水吃。能吃上自來水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

這條小溪又是我們快樂的源泉。小溪裡面有一些碎石塊,還有的地方有點淤泥,我們當時跟著小姨,小舅,還有表姐表弟們去小溪裡捉螃蟹,那可是我們那會的美味啊,我學著小姨、小舅,走到溪水裡,輕輕揭起石塊,還有稍帶點淤泥的地方螃蟹就躲在下面,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著它的背部和腹部就抓住了,可以不被螃蟹蟹鉗夾住,正如荀子在《勸學》中所說的“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按照這個方法很容易捉到螃蟹,小姨和表姐們給我說,螃蟹是法海,你看他嘴裡不停吐泡泡,是在唸經,是在罵許仙和白娘娘,讓他們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那會兒我們可恨螃蟹了,就像看到螃蟹就想到唸經的法海,我們捉了一隻又一隻,捉螃蟹還有個技巧,如果背部腹部一捏是軟的是有毒的,我們直接就扔掉了,背部是硬的直接被我們裝在瓷罐裡,回到家把這些螃蟹去貝殼,只留腿部和腿 根的肉,用油炸著吃。不光美味,而且它們再也不能唸經傷害白娘娘了。

從這條小溪往上走兩三里地,就進入到大山裡了。我跟著小姨,小舅,表姐們去過一次,去摘野生獼猴桃。很小的的時候走不動,有的地方直接是淌著溪水走上山的,用表姐的話就是,縣城的娃還能爬動山?等大一些了非要跟著他們去,野生獼猴桃是一種藤蔓植物,它是攀緣在松樹上,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小姨,小舅,表姐,表弟像猴子一樣爬上樹,開始摘那密密麻麻棕綠色的小球球。而我,不會上樹,去之前還鬧著要帶一個蛇皮袋,搞得摘到它們也能扛回來一樣,此刻傻眼了,看到他們一會從這個樹上攀到那個樹上,蛇皮袋裡慢慢鼓起來了,而我著急的像個熱鍋上的螞蟻,一個都沒摘到,只能望桃興嘆。

正在樹上嘰嘰喳喳的小舅,看到我一個人在樹下失落的樣子,不是把表姐樹上繁多獼猴桃的藤蔓給我折的扔下來,就是把表弟藤蔓上結滿果子的折下來扔給我,氣的表姐和表弟說小舅偏心,我在樹下可開心了,不一會兒我的蛇皮袋快裝滿了,但是沒有力氣也扛不動。小舅不光扛著他的滿袋,還扛著我的多半袋,在表姐和表弟的埋怨聲中,我們淌著溪水,快快樂樂回家了。

王青莉: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小時候就這麼在外婆家和小姨,小舅,表姐,表弟們一起長大的,那會真的是無憂無慮啊。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外婆門前修成了寬闊的大馬路,沒想到屋後的大山是座鐵礦石,現在國家已經開採,這裡修建了鐵礦場,大舅,二舅蓋的小樓也都出租給礦區工人了,二舅年齡大了,也能在礦區幹力所能及的活,賺錢貼補家用。真是應那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啊”,舅舅說,還是黨的政策好啊!

最近經常夢見自己兒時的情景,那時候的畫面一一呈現在眼前,想念兒時的夥伴,更想念已故的外婆,願您在天堂安好!

王青莉: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