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公里綠道、10個林盤院落……錦城綠道郫都段開工

66公里绿道、10个林盘院落……锦城绿道郫都段开工

郫都院落林盤效果圖

“一環”

繞城兩側生態帶,以錦城綠道貫穿內外兩側,串聯各個生態產業項目和旅遊休閒項目。其中,一級綠道長約10.72公里、二級綠道長約10.55公里。

“一軸”

作為錦江綠道重要組成部分的府河生態走廊,通過綠道建設打造濱河生態帶。在環城生態區內一級綠道長約19.65公里、二級綠道長約19.6公里。

“一道”

沿東風渠並北上連接繞城綠道。

“一鎮”

建設一個“蜀繡小鎮”,突出產業規劃在蜀繡特色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按照“1235”的思路因地制宜、分區佈局蜀繡文化產業。

“兩園”

蠶叢漁桑園、濯錦江波園。

66公里绿道、10个林盘院落……锦城绿道郫都段开工

錦城綠道二期郫都段第六標段舉行了開工儀式,標誌著錦城綠道郫都區段正式開工。按此前規劃,在郫都區內將建立一級綠道28.5公里、二級綠道37.5公里、林盤院落10個、特色園2個。按照文、體、旅、農、商融合發展的思路,打造特色景觀,依託綠道構建成都公園城市的“理想生活圈”。隨著該段綠道的推進,郫都環城生態區也將在2020年建成。

66公里绿道、10个林盘院落……锦城绿道郫都段开工

根據規劃,郫都環城生態區整體上按照“一環一軸一道一鎮兩園”進行生態建設和產業佈局。

66公里绿道、10个林盘院落……锦城绿道郫都段开工
66公里绿道、10个林盘院落……锦城绿道郫都段开工66公里绿道、10个林盘院落……锦城绿道郫都段开工

作為古蜀文明發祥地,長江上游農耕文明源頭,郫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錦城綠道郫都段規劃中,著重表達蠶叢、蜀錦等文化的傳承,成都歷史記憶、天府魅力的展現。據介紹,蠶叢漁桑園規劃面積660畝,是以蠶桑文化展示、古蜀文化體驗為特色的園區,將打造蠶桑、蜀文化體驗園區,串聯文化體驗、配套消費不同的功能區。按照功能規劃,這裡將建設絲綢蠶桑工藝展示、體驗中心;絲綢蠶桑工藝館、古蜀文明展覽館、蠶桑博物館、蠶叢紀念館等一批博覽館,以及桑蠶絲綢有關的創意售賣集市。濯錦江波園規劃面積1275畝,除了蜀繡博物館及體驗中心,竹器博物館、川劇蜀繡戲臺、茶博物館等多個博物館將成為天府文化的承載。

成都發布-成都晚報記者 滕楊

圖據 郫都區廣播電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