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1、今天你被“勸告”了嗎?

前兩天收到一個小夥伴的留言,非常有代表性:

我最近老是看到各種跟錢有關的文章,標題差不多都是 《沒事還是多掙點錢吧》、《年輕人為什麼一定要掙錢?》等等,這些東西有時候看了很惱火,我難道會不知道錢重要嗎?關鍵是,怎麼掙錢呀!”

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2、錢的重要,要你來告訴我?

其實,錢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我們過多強調了。

我見過為了賺錢,天天值夜班的醫護人員,也見過自己沒有經濟來源、寧願忍受家暴也不敢離婚的全職媽媽。

前幾天跟一個大學畢業3年的小朋友聊天,她非常迷茫,信用卡欠幾千塊錢,每個月賺錢還卡,還了再刷,一直在惡性循環中度過,不願面對現在,更不敢想以後,似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因為沒錢,我們不敢生病、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吃泡麵擠公交住破舊的房子都不算什麼,還要在忍受著各種委屈與鄙夷的同時,在討厭的領導或者客戶面前擠出比哭還難看的笑……

可結果是,明明我們為賺錢掏空了身體、禿了頭髮、肥了肚腩,還要被這種刺激焦慮的文章搞得更加神經衰弱、睡不好覺,製造焦慮卻不解決焦慮,這是有多少惡意啊?

我們知道沒錢不行,可大家總是隻說問題,不說解決辦法。

窮病,到底該怎麼治?

前段時間,微博上一個視頻讓很多人受到了一記暴擊:

有個開鴨肉小吃店的大叔被採訪,“一碗麵賣12塊”,會不會掙太少,大叔說:“掙得少,但是我很開心,為什麼呢……”

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哎,我也很想過大叔這種平凡快樂的生活呢。

之前“吳曉波頻道”有一篇文章,裡面寫到一個工作八年剛獲得財富自由的老員工在與98年的實習生閒聊,得知其18歲時就在家裡的支持下開始海外投資,問及為何上班,實習生說:工作是社會身份,投資才是經濟來源。

這番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在財富自由道路上忙碌奔波的年輕人受到了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難道你還在把工作當做經濟的唯一來源?

十棟房大叔的房租收入、98年實習生的投資收入,都屬於“被動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

可是,我們既沒有十套房收租,又沒有資助我們投資練手的好爸爸好媽媽,每個月工資就那麼幾千塊錢,扣掉房租物業水電,再扣掉伙食費,基本就沒剩下多少了,怎麼投資啊?

4、如何增加被動收入?

追求財富自由的你應該知道,二十歲到三十歲,是人生最重要的十年,你的發展思維、付出的努力,以及財務規劃能力,決定你後三十年是愜意地在自己的房子裡喝咖啡、看風景,還是埋在辦公室格子間裡抽不開身。

以下幾點建議,也希望你能儘早明白:

1、投資自己,讓自己增值

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潛能,所以要開發潛能,投資自己。

一方面制定職業規劃,有計劃的實現目標;另一方面多學習,掌握各種技能,提升個人能力。

為什麼說投資自己重要呢?因為外在的財富是可能被奪走的,但自身的能力卻永遠無法被剝奪。

2、拒做月光族

月光,甚至是負債,代價很大:

沒有勇氣在自己不爽的時候fire掉老闆;

父母、愛人生日的時候買不了一件像樣的禮物;

不敢對自己更好一點,更不敢承諾自己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每月工資到手,扣除必要開支和一定的娛樂開支,一定要給自己留出一筆錢做理財。

3、儘早制定自己的投資計劃

互金是很適合年輕人理財的方式。它是低門檻低風險而又有高收益的投資方式。

龜兔賽跑、笨鳥先飛的道理誰都懂,在資金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時間就是最大的優勢,所以財務規劃要儘早。

理財,就是神奇的複利效應。

假設你10萬元本金,每年10%的收益率,60年後將達到多少呢?

答案是3044.8萬元。

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每年10%收益,秒殺你的任何工資

又比如,你從30歲開始每月存200元,如果按10%的年利率來算,你在65歲就有765655.34元。

之所以200元能換來76.5萬元,是因為你讓金錢為你工作了35年。

這就是利用複利,不用工作就能“躺著掙錢”,讓錢來為你工作。

也許,我們找不到一夜暴富的賺錢方法,但通過學習理財,至少可以有個看得見的未來。

“早知三日,富貴十年”,人們常常如此形容時機的重要。投資理財也要趁早。

如果將理財的收益繪製成一條曲線,這條曲線最開始平緩上升,越到後面曲線越陡。財富積累總是起步最難,越到後面越輕鬆。因此越早理財,越快實現財務自由。

4、可以有野心,但是不要太貪心

普通人沒有上進心,也缺乏強烈的成功慾望,這使得他們碌碌無為。

適度野心是好的,但野心往前一步就是貪心。

貪心讓人喪失理智,一夜暴富的慾望會讓人挺而走險,結果往往是欲速而不達。

理財除了要趁早還要有耐心,就像廣為流傳的段子:李嘉誠說每年存一萬四,四十年變億萬富翁。

普通人理財,時間是最大的槓桿,如果沒有耐心不和時間做朋友,預期收益算的再清楚,你也達不到目標。

多少人在理財道路上半途而廢,都是因為沒有堅持的耐心。

巴菲特的理財理念是:慢慢掙錢,總是比較容易的,一夜暴富,總是很難的,但很多人,總喜歡做很難的事情,最後,變得很窮。

嚴格來說,耐心理財,這並不是你優化財務結構中的一步,只是一種理念,是一種穩健而健康的財富觀念。

經濟學家們總結巴菲特的財富增長曲線,發現是一條指數型曲線:

如何治療世界上最難醫的病——“窮病”

這張圖,你可以看到,巴菲特曾經一度是世界首富,但他一半的財富,都是50歲之後,才得到的。也就是說,50歲之前,他和普通人一樣,是一名普通中產階級,或者,是一名普通富豪。

巴菲特的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他能夠讓自己的財富,每年遞增。

這也符合他一貫的財富觀念:慢慢掙錢,像滾雪球一樣,到後面,雪球會越滾越大。

所以朋友們,改變我們的生活,從理財開始,及時開始理財,然後耐心等待,讓複利發揮它的作用,時間會給你滿意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