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境内为何生活着大批德国人?

twinsing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在苏联解体是,哈萨克斯坦境内有大约百分之六的人口是德国后裔,大约有100万人。

很奇怪?

一点都不奇怪。

如果大家生活在苏联时期,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俄罗斯,有很多老人会说德语。

这并不稀奇,因为以前俄罗斯境内真的有很多德国人。

早在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王掌权,就开始鼓励德国人移民沙俄。

叶卡捷琳娜二世自己就是德国的前身普鲁士人,是一个公主。

掌权以后,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德国人比俄国人更为勤劳,也更有组织,很适合作为移民。

当时沙俄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连伏尔加河流域很多地区都没什么人烟。

所以,叶卡捷琳娜二世利用优厚的政策鼓励德国人来这里开荒,比如免除税收、赠送土地、不需要服兵役、可以不信仰东正教等等。

当时的德国地区还是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国家。这里人口又比较多,土地较少,一些德国贫民出于生计考虑,就来到沙俄。

事实证明,沙俄有着实际上最为肥沃的土地,而且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于是,从18世纪开始,大量的德国移民陆续来到沙俄定居。

随后的100多年,德国人开始在俄罗斯扎根,从上流社会到底层农民都有他们的身影。

其中,沙俄的官僚系统中,就有不少德国后裔的官员,尤其是司法领域。

俄国沙皇认为德国后裔官僚,做事更为严谨、有条理、不容易渎职、不容易接受贿赂,对他们重用。

在小说《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同沙俄司法系统打交道,发现很多官员都是德国后裔。

到了苏联成立的时候,境内大约有100多万德国后裔,占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并不算少了。

其中,开荒的德国农民,大部分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

苏联成立时,在1918年10月,这些德国后裔成立了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自治州,获得苏联认可。

1924年升格为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面积2.88万平方公里,人口60.5万人(1939年),其中德国后裔为40万人。

很多苏联人认为,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自治州几乎相当于德国本土,他们说德语(当然也会)、看德国文字、房屋也完全是德国风情。

苏联容忍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自治州的目的,是为了和德国搞好关系,将这个自治州作为一个外交的窗口。

可惜好景不长。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以通敌嫌疑为名,将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自治共和国摧毁。

这里38万德国后裔大部分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不毛之地,少部分流放到西伯利亚。

同时,在苏联其他地区还有40万德国后裔,也大多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

这些德国后裔被强制参加劳动,活下来的也就三分之二而已。

直到战后多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才取消了他们的通敌罪名,却不允许他们回到伏尔加河老家去。

苏联时期,刻意同化这些德国后裔,不允许他们在公开场合说德语。由此,战后出生的德国后裔的年轻人,很多同俄罗斯人没有什么区别。

苏联解体之前,苏联境内德国后裔总数为约200万。

到苏联解体的时候,哈萨克斯坦仍然有100万德国后裔。

有意思的是,此时的联邦德国却出台了政策,允许这些人移居德国。

于是,大批德国后裔回到了德国,人口锐减一半以上。从85点到91年,每年有10到15万德国后裔离开苏联。

到了1992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境内只剩下84万德国后裔了,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还有30万人。

这30万人为什么不回德国?

他们早已不会说德语了。

需要说明的是:列宁外祖母就是俄国伏尔加德国后裔。


萨沙


哈萨克斯坦确实有几十万德意志人,他们是在苏联时期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的

1762年俄罗斯爆发了一场宫廷政变,皇后叶卡捷琳娜在禁卫军的支持下将丈夫彼得三世赶下皇位,然后自己登基称帝,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她也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八位沙皇。

叶卡捷琳娜是个非常伟大的政治人物,在她的统治之下,俄罗斯国土大幅扩张,国力达到顶峰,因此后世也将她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

由于叶卡捷琳娜是个德国人,所以在她的支持下,大量德国人开始移民到俄罗斯居住。而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陆陆续续有几十万德意志人进入俄罗斯。这些德意志移民主要居住在伏尔加河流域,因此被称之为“伏尔加德意志人”。

苏联建立之后,本着民族自治的原则,苏联政府在德意志人聚居区建立了“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自治州”。

到1924年该自治州又升格为“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首府是恩格斯城,隶属于俄罗斯管辖,此时该地区的德意志人大约有60万。

不过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由于担心伏尔加德意志人叛国投敌,1941年9月苏联政府便以“通敌”的名义将伏尔加德意志人全部强行迁走,“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自治共和国”也被撤销。

此后一小部德意志人被驱赶到了西伯利亚,而大部分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被流放至中亚的哈萨克境内,这就是哈萨克斯坦为啥会有德意志人的原因。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他开始着手为少数民族平反。到1964年苏联政府正式为德意志人平反,但是并未允许他们重返家园,因此大量德意志人就在哈萨克斯坦居住了下来。这些德意志人主要生活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他们与当地的哈萨克族相处的还算是非常友好。

(身着民族服饰的伏尔加德意志人)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苏联和西方的关系不断缓和,大量伏尔加德意志人开始返回西德。从1985年到1991年这七年中,大约有80多万伏尔加德意志人成功拿到了德国签证,返回了自己的故土。

到苏联解体之时,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德意志人只剩下了84万,而哈萨克斯坦境内则还有40多万德意志人。

冷战结束后,由于德国收紧了移民政策,凡是不会讲伏尔加德语的德意志人不再被允许返回德国,于是又有大量的伏尔加德意志人转而移民美国。

其实早在19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始有大量的伏尔加德意志人移民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如今仅在美国就有约100万伏尔加德意志人后裔,而巴西和阿根廷的伏尔加德意志人后裔也都在百万以上。(美国堪萨斯州的伏尔加德意志人移民纪念雕塑)


千佛山车神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或者俄罗斯境内的“德国人”只能被叫做德意志族人,直接称“德国人”非常不妥。

他们并非拿德国护照的德国公民,只是前苏联200多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当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德意志人属于妥妥的哈萨克斯坦公民,周边的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德意志族人;此外,现在德意志族也是俄罗斯联邦的193个民族之一。

类似的像海外的华裔,与华侨不同,他们虽有中国血统,但已经是外国公民。我曾写过一篇有关新加坡华人的文章,文中提及了新加坡政府曾经的一些“反华”举措,结果招来了评论中大规模的“口诛笔伐”,说我在“挑拨全球中国人团结,实在可恶”。

呵呵,真是自作多情,按他们的理论——祖先从哪儿来的就是哪国的人,那么,远的说,二战欧洲盟军总指挥,德裔的艾森豪威尔不成了赤裸裸的“德奸”?现在的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是不是得把德国当成自己的归属,说自己是来自巴伐利亚的特朗普呢。

好了,咱们再回到这个话题上来。

虽然一战和二战,尤其是苏联的卫国战争,两国都打的你死我活的。但从历史上看,俄、德之间还真保持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友谊,两国上流社会更是血浓于水的亲上加亲,沙皇王储都喜欢娶德国公主(大概跟1871年前,德国没有统一,邦国林立,亲王,大公比较多,所以公主的量大,有得选)。

比如,奠定近代俄罗斯版图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嫁入沙俄帝国前,就是一个普鲁士邦国的落魄公主(政变推翻了自己的丈夫当了女沙皇,还受到了举国上下的支持和拥护)。19世纪初,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前身——普鲁士王国被拿破仑打的差点亡了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和路易斯王后两口子还是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帮衬下,跟拿破仑求情,才保住的王位。

除了近代的沙皇都带有德意志血统外,德意志人也喜好定居俄罗斯。果戈里的小说中曾写到,在老百姓眼里所有外国人都是德国人。

早在18世纪中期,叶卡捷琳娜二世掌权后,就曾以优厚的待遇吸引各国移民去开发那些新征服的空旷土地,而劳动能力强、还是自己同胞的德意志人自然成了优质移民。沙俄时代,德意志移民主要定居在尔加河中下游一带。后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俄国境内繁衍生息的德意志人数量不断攀升,而且分布日益广泛。

总的来看,整个沙俄时期,德意志人在俄罗斯境内生活的还不错,而且,随着世代的繁衍,对俄罗斯也逐渐产生了国家认同。

然而,到了一战,俄罗斯境内开始出现了大规模迫害德裔俄国人的活动,甚至尼古拉二世的皇后因为是德国公主,也被怀疑成德国间谍。

(1911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合影,他的皇后亚历山德拉是德国公主、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亲外孙女,与他生有四女一男,嫁入沙俄帝国后还成了一名虔诚了东正教信徒,如果真是个间谍,那卧底可真够深的)

苏俄内战中,一些伏尔加流域的德意志人选择离开俄国,但大多数还是留了下来。而且,做为有较高劳动素质的人群,他们挺受红色政权的欢迎。1918年10月,建成了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自治州。到了1924年,升格为伏尔加河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类似民族自治区),属俄罗斯联邦,面积2.8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5万人(1939年)。这些德意志族的苏联公民,在共建社会主义的红旗下,辛勤劳作....直到1941年,噩梦开始。

虽然在卫国战争中,苏联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公民都在积极的保家卫国,涌现出了不少战斗英雄。但也无法避免的出现了与纳粹合作者,加上苏联高层向来对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比较忌惮,总感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为了避免所谓的“通敌行为”,斯大林干脆来了个彻底的,1941年8月28日,宣布苏联境内的德意志族是“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叛徒”。下令撤销“伏尔加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强迫剥夺当地的德意志人的房屋财产,把他们塞进闷罐车,大部分流放到了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去摘棉花,少部分扔到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去开矿、挖土豆。

除了“自治共和国”聚居的德意志人,此时,还有40万德意志人散居在其他地区。苏军也没嫌麻烦,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竟然排除万难,把他们逐一揪出,攒一起流放到上述两地。

(迁移路线)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苏联境内的少数民族,除了伏尔加河流域的德意志人,乌克兰地区的克里米亚原住民、高加索的车臣人、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人(没有跟着东归的土尔扈特部后裔)都有类似遭遇。比如车臣叛军的第一代首领杜达耶夫和第二代马斯哈多夫,都是全家流放哈萨克斯坦,在中亚的荒原之上渡过了流离失所的童年,早早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942年,被纳粹德国打得焦头烂额的斯大林,把仇恨进一步的转移到了境内的少数民族上,觉得对伏尔加的德意志人光弄个“流放”有点轻。所以,赶紧又挑出了大量有劳动能力的德意志族人,扔进入劳改营做苦役,只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人活到了战后。

1956年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后,车臣、卡尔梅克等少数民族被允许重返家园,然而,克里米亚人和德意志族人去迟迟等不到这一天。一些有海外关系的,纷纷选择移民或者回归德国;剩下的大部分人,只能逆来顺受,适应和融入当地的社会。不过,德意志人因为有较高的劳动素质,话少干活多,在中亚的荒原上还是很受当地人欢迎的,相处还算和谐。

直到1964年8月,苏联政府才正式为苏联境内的德意志人平反,但没有出台政策允许他们重返家园。而且,之前的家园早就被搞了个“民族大换血”,从40年代开始,大量的俄罗斯族人被政府迁入,回去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了。

1979年,克里姆林宫方面貌似“良心发现”,曾提议在德意志族人的现居住地哈萨克斯坦划块地方让他们建个“自治州”,又遭到了哈萨克斯坦群众的坚决抵制而作罢。

所以,至今,许多德意志族人依旧居住在乌拉山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其中,哈萨克的人数最多,大约有30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2%),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大约1.6万人(占0.64%)。

苏联解体后,90年代初,又出现了德意志族人向国外移民的高潮。留下来的居民中,有部分人提出要重归苏联时期的故土,即,在1941年8月前的地盘上重建“德意志人自治共和国”。

结果,这个主张遭到来自此片区域内现任居民的强烈反对,最终不了了之。毕竟,半个世纪过去了,两代人的功夫,这些在40年代后迁入的俄罗斯族人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主人,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家园,自然不愿意随便给人“腾地方”。

所以,剩下的德意志人就这么认命了。进入本世纪,他们除了姓氏上带有德国特色外,能说德语的越来越少,在几代人的通婚和融合下,大部分已经和当地俄罗斯族人没什么明显区别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哈萨克地广(面积272.5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一大内陆国)人稀,人口1803万(2017),近年年均增加25万人左右,城市与农村人口分占55%和45%。统计在册的民族多达140个,主体民族哈萨克人占65%,第二大民族俄罗斯占23%,30万以上的还有乌克兰人、乌兹别克人、日耳曼族人和鞑靼人等。哈萨克语为国语,哈萨克语和俄语同为官方语言。50%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此外还有东正教、天主教、佛教等。

哈萨克族是在公元15世纪由诸多部落结成,其族裔认同建立在游牧文化基础上。生活方式包含以家庭和部落组成劳动合作群体,住在圆形毡房,放牧羊、牛、马和骆驼,季节性逐水草而居,他们皈依伊斯兰教时间较晚,大约在15世纪。俄罗斯化始于18世纪30年代,19世纪60年代全部并入俄国,沙俄与苏联时代消弭了哈萨克大部分传统文化,哈族人走向定居,多在工厂和集体农庄工作。哈萨克独立后,伊斯兰教和传统文化得以复兴。

主体民族和其他中亚族裔作为原住民,在这广袤土地世代繁衍生息,俄罗斯人为代表的斯拉夫人和其他民族的到来,则是18世纪开始俄、苏扩张及民族政策的真实反映。18世纪早期,一些哈萨克部落为防外族入侵求助于俄国,到该世纪中叶,大批俄罗斯、乌克兰人等斯拉夫族裔居民迁入哈北部,致使许多哈萨克人南迁,而南部又不适合放牧,他们被迫改为农耕,两个民族矛盾由此产生。1916年哈萨克人起义抗俄,1917年10月革命,1921—1922年饥荒,动荡和饥馑使数十万哈萨克人丧生。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在哈实行合作化。40年代,一些被怀疑对苏联不忠诚的族群被强制迁入哈萨克等中亚加盟共和国和西伯利亚,主要有日耳曼人、外高加索的梅斯赫特人、克里米亚鞑靼人等,进一步削弱了哈萨克人主体地位。1959年哈族占当地人口30%,1989年40%,同期俄族37%。苏联时期,俄罗斯等斯拉夫人在哈控制政治权力和行政管理,哈萨克人属劳动阶层。

1991年哈萨克独立,包括俄罗斯人在内的数十万欧洲裔人打包返乡,哈萨克人如此送客:“我们与德意志人握手道别,送俄罗斯人回去时踢他们后背……”哈萨克人逐渐控制整个国家,并在住房和就业方面享有优先权。


ruixuezhaofeng


二战胜利后,前苏联为了报复德国,曾经将大量的德国战俘迁移到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经过几代人的生活,德意志人逐渐在中亚五国扎根。

在哈斯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那里的很多城市都有德国文化中心。喜欢足球的网友可以看到乌兹别克斯坦中有个球员亚历山大·海因里希,就是父辈在二战后被迫移民的乌兹别克斯坦。


军史传奇


是德意志人 不是德国人


亚特兰蒂斯之心43875849


德意志人向沙俄的大规模移民与叶卡捷琳娜二世有关


风雨兼程ヾ


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德意志人除主动移居者以外,大部分是被苏联强行从伏尔加河流域驱赶过来的。


大豆先僧


好好者活者为人类做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