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初秋天山深度游

山高水长的是远方

天高云淡的是他乡

蜿蜒曲折的开都河

沉默辽阔的大峡谷

这一次 走过峡谷 雪山 戈壁 湿地

这一次 路过细雨 艳阳 山风 晨曦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初秋,草木青黄不接。走一趟天山深处的环线吧!独山子大峡谷—独库公路—巴音布鲁克—昭苏—伊昭公路—赛里木湖,虽非最佳摄影季节,但是初秋有别样的风景,沿途美景丰盛,路虽险峻,慢行即可。

新疆太大了,无论去哪里都路途遥远,每个目的地好像都在天边,所以欲速则不达,最好的办法,就是,静心,慢行,观景,感悟,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远方。很多优美的风光其实都在路途中,你要善于捕捉,千万不要急于赶路,那些经过的云朵、彩虹、落日、雨雾,那些路过的峰峦、草原、雅丹、戈壁,只要和天气碰撞在一起,就会展现不同寻常的灿烂美景。

尤其是天山的地貌,慢慢观赏,能看到时光的流逝,能看到岁月的改变,能看到时代的印记,沧海桑田,令人唏嘘不已。此行几次在路上遭遇绝美彩虹,苦于高速公路无法停车,我几乎捶胸顿足,但是再想一想也就释然了,自然就是如此神奇,才不会管是不是出现在你认为应该出现的地方呢!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穿行独库 希望路没有尽头

独山子大峡谷,就在独库公路的始发地,河水冲出天山后,切割独山子西南方向倾斜平原形成的神奇风光峡谷,峡谷两岸的阶地历历在目,阶地上面是荒漠草原,生长着蒿类、针茅等。

在独山子境内,奎屯河流经独山子大峡谷之中,峡谷悬崖陡峭,谷底流水时分时合,谷肩地面是荒漠草原,站在谷肩处遥望峡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典型的大峡谷景象。

天山雪水及雨水流下来经过这里的土壤形成的冲积沟壑,在谷壁雕凿出这些奇特景观。峡谷是从山脚下开始,在草原上形成层次分明土壤层,但颜色主要还是以灰色、黑色为主,没想到自成一幅天然的黑白大片。此行遇上大雨,独库封路,我就坐在大峡谷边静静地等待,山路奇险,封路自然是为了游人安全着想。

许多人追捧电影里美国西部壮丽的峡谷,其实我们新疆的峡谷更壮美,更辽阔,只是缺乏宣传。阴郁的天气里,游人极少,大峡谷显得格外安静,我干脆伸直双腿,坐在峡谷边,一边“治疗”着恐高症,一边惬意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直到早晨九点,广播里传来解除封路的消息,我拍拍身上的灰尘,驾车入山。

独库公路的魅力,在于奇险,在于季节性,在于不确定因素,横穿天山腹地的黄金路,串联诸多风光的观景道。山中多雨,气温寒凉,公路经常云雾缭绕,打开车窗,负离子含量极高的空气灌入口鼻。我是一定不会超速的,因为舍不得——我恨不得这一年都行驶在这条公路上,没有尽头。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初夏的独库天山路,一会儿风雨一会儿晴,站在开满鲜花的高岗,看着脚下云雾缭绕的峡谷。空气含氧量很高,气温也下降到需要增加外衣,放下尘事,只需专心致志,遥望远处的云雾雪顶。

蜿蜒曲折的盘山道,远处若有若无的光与影。新源与和静的分界,也是风光的迥异不同,新源界内山路崎岖,树木浓密,过了县界,和静境内却道路平缓,极目开阔,连草原上的羊群面相都截然不同,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是独有的黑头羊。

雨雾中穿行在独库公路,云遮雾罩,犹如仙境。深山峡谷会被云雾填满,山风灌入车窗,汽车音响里放着摇滚,令人突然忘记了俗世的很多事情。

独库公路,每年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会掀开神秘的面纱,我们只能从盛夏看到初秋,其他时间,只能臆想和揣摩这条路的模样。独库公路前半段是灰黑色的土石山,后半段却是绿荫荫的松林草甸,犹如道家的太极生两仪,土石为阳,草木为阴,阵眼就是哈希勒根隧道,我在时光里穿越隧道,穿越阴阳。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五拍落日 开都河余晖醉人

记得去年来拍落日,我穿上带的所有厚衣服,在九曲十八弯凛冽的寒风高岗上,站立了五个小时,等待从没有见过的落日。

那是我第四次拍摄了,我需要好运,结果,最后在大雨里站立了一下午,依旧什么也没有拍到,冻得哆嗦着离开。失望久了就成了自然的事情,无功而返,却越发盼望起落日降临。

此次,当我第五次站在九曲十八弯面前,看着日头西坠,远处没有大片的乌云,想着终于可以拍到心心念念的落日了,等傍晚太阳轰然落下,曲折的开都河倒映出美丽的余晖,我几近哽咽,感动得无以言表。自然的魅力如此,总能打动你最丰富的内心深处,风光摄影的魅力如此——拍摄条件不如意十之八九,剩下的十之一二,便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次日,游荡在巴音布鲁克亚高山草甸上,提着相机,追牧人,追羊群,追牦牛,也被狗追。棉花糖般的云朵被风追着,开都河水也追着远方,呼啸而去。

牧人辛苦,逐水草而居,伴日月而眠,物质极简,随遇而安,这种生活你可以向往,却不一定会适应。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新疆边境历史的主题,也让我们,更真切地渴望去理解游牧文化的精髓所在。

云上之路 风光旖旎宜慢行昭苏大美,可惜此行过了最佳拍摄季节,油菜花谢了,紫苏凋零。过了两千米的海拔,就算是高原了,高原的秋天来得总是早一些,雨也更多一些。昭苏盛产彩虹,看见别人拍的彩虹的图片,我总是羡慕不已,传说彩虹和流星都能带来好运。在解放桥对面的山头,看饮马特克斯河,背后的木扎尔特冰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蹲在山头,想着不远的夏特古道,翻过去不远就真的是阿克苏了吗?真是颠覆我对地理的认识。可惜冰川暗河,悬崖峭壁,阻挡了绝大部分人探险的心思,不多时,压低的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我只能仓皇而逃。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次日,是我第一次走的伊昭公路,是伊宁到昭苏的一条捷径,风景如画。它是古丝绸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沿途要翻越乌孙山上的安格列特达坂(海拔3000米),道路险峻,弯多路陡,两侧悬崖深涧,深不见底。

翻越乌孙山,自是期待,可惜天气晴好,不适宜摄影,干脆开窗慢行。山路盘旋曲折,白石峰上白云缭绕,真是所谓的“云上之路”,风光旖旎,不知不觉,便到了察布查尔县。

此行的最大收获,当是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才是摄影人真正的心心念念,四季而来,从不会让你失望。云是赛里木湖的魂魄,看着天边起了云,湖就有了生气。海西草原上黑云密布,偶有日头在云间隙露出,“丁达尔现象”出现,就是摄影人最爱 了。东边却白云朵朵,科尔古琴山倒影在湖水里,坐在湖岸,支好相机,拧上滤镜,只管看云卷云舒,日起日落。待拍摄结束,看见满月挂在半空,静谧湖面倒影月华,说不出的美丽。

夜晚就在停车场合衣而眠,车厢方寸之地,车外万籁俱寂,窗外还能看见星空,绝佳的五星级宿营地。海西草原,有建成的停车场,有卫生间,还有些石块可以当做案板。物质丰盈时,人们总会追求极致的口感和绝对的营养,身处户外物质匮乏时,却发现不起眼的食物都有了不同的味道,烧一壶奶茶,煮一锅方便面,可以加些香肠、番茄、青菜。这些最普通的食物,在高原却显现出独特的魅力。记得我去帕米尔时,说过“高原一碗面,胜似人间鲍翅宴”,那赛里木湖的一碗面,就胜过天下所有面了。吃面的时候拿出烧酒,小酌三五杯,辛辣入喉,身体也开始发热。找个背风的所在,就可以带着微醺观赏月夜星空了,在被冻得打哆嗦之前,尽可能地诗情画意一下下。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绝美风景 就在天山深处

天山深处,有着最丰富的绝美风景,初夏的繁花似锦,初秋的草木青黄,各有各的魅力。若非用心感悟,怎会理解造物的神奇。放下杂念俗事,去看山的模样,风的印迹,云的形状,树的岁月。关于疲惫,可以在家休憩,也可以在自然里治愈。爱去大自然溜达的毛病,却只有在路上才能治愈。

说是探秘,其实就是溜达。遇见好风光,拿起相机拍摄;遭遇坏天气,就喝茶看书发呆。城市里,感官变得麻木,怎会有如此乐趣,去追逐一片云朵,追逐一条小溪,不知不觉就走出十几里。鼻腔里灌满清新湿润的空气,沐浴在日光之下,丰富的自然景观,是上天赐予新疆最好的礼物,我辈自应当爱护高山河流,爱护花草树木。

行走户外十余年,深爱广袤无际的大新疆,想着走遍家乡的千山万水,不知不觉已入中年。远方的魅力,就在于在远方,无论凄风冷雨还是艳阳高照,无论路途艰险还是山路崎岖,我们都会背负着相机,满怀对我们新疆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朝着远方,一路风尘不停走下

去。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解岩 1975年生于新疆阿勒泰,网名背包客月亮,业余摄影师,独立撰稿人,资深驴友,老文艺青年,喜欢捕光捉影,舞文弄墨,钟情自然,热爱新疆的大美河山。

新疆人文地理丨初秋天山深度游

编 辑:鸿 韬

审 核:海 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