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佛学理论的基石,佛学学习笔记第4天

缘起性空-佛学理论的基石,佛学学习笔记第4天

今天只说四个字“缘起性空”,如果你理解了这四个字,也就能理解浩瀚如海的多数佛经,这四个字是佛陀的原创思想,也是佛学的基石,佛学的各种理论,戒律,修行方法,要嘛是这四个字的解释,要嘛是对着四个字的不同理解。

我们从两个佛偈开始说起。

多数人都听过惠能的那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师兄神秀有也有一首:“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他们的老师弘忍,认为惠能更理解佛学真谛,就把衣钵传给了他,这也导致了禅宗的分裂,这个大事件以后再说。

今天说下,为什么惠能说,本来无一物呢?

神秀的这首,说身心都在尘世中,需要勇猛精进,时刻不能懈怠,就像一件房子,要不停打扫,才能让他窗明几净,纤尘不染。而惠能直接说,哪里有什么房子?全部都是虚幻。昨天我们说过“无心义”,让你不要在意豪宅,不好在意美女,顺其自然,不强求,但是他承认豪宅美女是存在的。我们不在意就好了。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豪宅美女全是虚幻,不存在呢?

佛学典籍对这个有不同的解释,最接近佛陀本意的说法是,一切事物没有自性,不能自主,都是由很多元素因为各种机缘,暂时聚合,又迅速消散的过程。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团云,什么是云?他是由很多说蒸汽由于各种原因聚合在一起,这就是佛学说的“缘起”,但是它优势不能自主,瞬息万变的,可能一阵风就把他吹散了,也可能温度降低就变成了雨水冰雹飘落人间,这就是佛学里的“性空”。我们说的“云”是对这个水蒸气的称呼,便于快速理解这个事物,但是“云”并不能对着团水蒸气真实描述。

其实所有的名词都是我们便于理解事物,所发明出来的一种称呼,并不能真实表述实物,有些佛经也经常会说佛说如是非如是,佛陀讲经,问你讲了没有,如果你说讲了,就说明没听懂,如果说没讲才是真正的听懂了,因为佛经已经转化成了文字和语言,而文字语言,是不能确切表达意义的,就像你说那里有一团云,“云”这个字本身是无法描述那团水蒸气的。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说过,当他没有修行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他修行深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们可以用缘起性空来解释,看山是山,这是普通人的认识,但是从佛学的角度上来说,山是很多石头,土壤,树木,植物的集合,他瞬息万变,这一瞬可能碎了几块石头,下一秒可能死了几颗植物。山只是一个形容这一团聚合体的名词,并不能描述着图聚合体,那你看到的是山吗?

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积跬步以至千里,虽然缓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