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大選結果民主黨失敗意味著什麼?

始寧郡主


泰國大選結果表明,泰國政壇已經進入了親他信政治勢力與巴育領導的軍方勢力兩強並列的局面。

泰國民主黨在此次泰國大選中獲得下議院500個議席中的52個,名列第四。親他信、英拉的為泰黨獲得133席,巴育領導的人民國家力量黨獲得122席。民主黨不僅輸給了為泰黨與人民國家力量黨,還輸給了後起之秀泰國未來黨。泰國民主黨是泰國目前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曾經多次主政泰國。僅僅獲得52個議員席位,遠低於選前100席的目標,可謂是慘敗。為此,泰國民主黨主席阿披實宣佈辭職,為敗選負責。民主黨在此次大選中失敗的原因很簡單,泰國政壇已經成為了親他信的為泰黨與巴育領導的人民國家力量黨的舞臺。再加上,泰國新未來黨等後起之秀的崛起。作為傳統大黨,泰國民主黨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阿披實

泰國民主黨是泰國曆史最悠久的政黨,成立於1946年,至今已經有73年的歷史。泰國民主黨在經濟上主張自由經濟政策,贏得了廣大中產階級的支持;在政治上,泰國民主黨主張維持君主立憲制度,與泰國王室的關係也不錯。在歷史上,泰國民主黨曾經出過4任總理,多次主政泰國。泰國民主黨創始人寬·阿派旺曾經四次出任泰國總理,曾經建立泰國君主立憲以後第一個文官政府;泰國民主黨社尼·巴莫曾經在1975年與1976年兩次出任泰國總理;泰國民主黨的川·立派也曾經兩次擔任泰國總理,主政泰國長達10年之久。2008年,泰國民主黨主席阿披實成功當選泰國總理。不過,2011年,他信的妹妹英拉擊敗阿披實,成為了泰國總理。

他信與英拉

他信在泰國崛起以後,他信領導的政黨與泰國民主黨成為了泰國政壇最主要的兩大勢力。在曼谷等富裕地區,擁有大量的中產階級,泰國民主黨的支持率比較高;在泰國中南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泰國農民,則是他信的主要支持者。不過,在2014年時任泰國總司令的巴育發動軍事政變以後,泰國的政治格局有所變化。泰國現任總理巴育不僅僅擁有軍方的支持,同時也獲得了泰國王室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巴育擔任泰國總理以後,採取了經濟的財政政策,泰國經濟發展情況不錯,特別是泰國中產階級獲益最大。也就說是,原本很多支持泰國民主黨的中產階級,必然會選擇支持泰國現任總理領導的人民國家力量黨。

泰國民主黨的失敗意味著泰國政壇正式進入了“兩黨制”時代, 即親他信的為泰黨與巴育領導的人民國家力量黨。這一次泰國大選,另一個親他信的政黨也斬獲了85席,即剛剛在2018年成立的泰國新未來黨。經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巴育只需要在泰國下議院贏得126席,再加上控制的上議院250席,就能夠輕鬆連任,成功“洗白”政變總理的不乾淨歷史。但是,親他信的為泰黨與新未來黨合計擁有下議院218席,如果再與部分小黨合作,親他信聯盟黨團在泰國下議院超過250個席位,就能夠有效掣肘連任以後的巴育。

總結:泰國民主黨敗選意味著泰國政壇進入親他信與英拉的政治勢力與現任總理巴育領導的政治勢力成為了主導泰國政壇的兩強!


美國觀察室


根據各大媒體報道,截止昨天晚上十點,在統計了百分之九十二的選票之後,推舉巴育為總理候選人的時候軍事政黨、人民國家力量黨得到了七百五十萬票,而一向代表中低層人民的西那瓦家族的為泰黨僅僅獲得了七百萬票、屈居第二,而身為老牌政黨、被譽為巴育勁敵的阿披實帶領的民主黨僅僅獲得了三百一十萬票,甚至屈居新未來黨之後。

新未來黨是政壇新秀、商人塔納通·宗龍倫吉在2018年成立的新政黨,在此次大選中獲得了五百萬票超過了民主黨,因此阿披實真的迎來了一個大失敗。



@ 最右側為黯然落幕的民主黨阿披實

阿披實黯然落幕、為泰黨未能戰勝巴育的人民國家力量黨並拉開太大差距,新政黨、泰國新未來黨崛起,這一切似乎意味著泰國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一個由巴育治理、人民呼籲新政黨新政治家的新時期。

首先,巴育將會連任成功

雖然從百分之九十二的選票來看,巴育和親英拉他信的為泰黨可以說是勢均力敵、相差無幾。但是,此次泰國大選並不直接選出總理,而是根據投票比例選出五百位下議院議員,然後五百位下議員和二百五十位上議員一起投票選擇新一任的泰國總理、新一任的泰國領導人。而從2014年就一直擔任政府領導人的巴育早早地收復了所有的上議院議員,提前得到了二百五十張選票。

因此,以現在的形式來看,既然他信的為泰黨和巴育在下議院的力量勢均力敵、難以大幅度領先巴育,那早早取得上議院支持的巴育大概率會贏得大選。


@ 政治家巴育在大選中表現出色

也許巴育確實在競選中用了一些小手段,比如過多的為泰黨廢票。但是,不管怎麼說,巴育的實力真的很強,他確實贏得了相當一部分的人民的支持。

其次,泰國的政治風向將迎來一種轉變

巴育的勝利、老牌政黨民主黨的慘敗、成立不到一年的新政黨的崛起,似乎預示了這樣一個政治風向——部分泰國人民已經受夠了老政治家、受夠了兩黨紛爭進帶來的紛亂,他們需要一個更加穩定和統一的泰國、喜歡看到沒有政治鬥爭的新面孔。

穩定而統一的泰國,正是巴育上臺以來的主要執政理念。

在這種新風向之下,政壇新秀、商人塔納通·宗龍倫吉才能異軍突起,得到五百萬張選票,老牌政治家才不得不黯然退場。

民主黨的失敗也給為泰黨提了醒,如果為泰黨不及時做出改變、拋棄老政黨經常政治鬥爭等其他一系列的刻板形象,如果為泰黨不能成為一個人民心目中的新政黨,可能在幾年後的下次泰國大選中,為泰黨就會重演今日民主黨的滑鐵盧。要知道,新未來黨成立只有一年,在很多地方的影響力相對薄弱,就已經可以在眾多老牌政黨的競爭之下拿到五百萬張票。

再給新未來黨一些時間,也許這個新政黨就會超過為泰黨、成為下一個泰國第一大黨,這值得為泰黨敲響警鐘。


@ 中間為參政一年的新未來黨魁首塔納通

民主黨和巴育的軍事政黨都代表既得利者(泰國精英人士)的利益,民主黨的失敗一方面意味著這些精英人士不再信任曾經的民主政黨黃衫軍、而選擇更加強力的巴育,另一方面意味著這些精英人士拋棄舊政黨、更加信任身為新政黨的新未來黨。


這也就意味著:一、軍事政黨獲得部分支持,巴育大概率連任;二、新政黨在民主黨派中強勢進取,老牌政黨都應該警鐘長鳴。

民主黨就是被巴育和新未來黨打垮的,巴育和民主黨選票重合,而新未來黨是異軍突起、造成了選票分流。

注:看來,泰國有相當一部分人厭倦了黃衫軍(民主黨)和紅衫軍(為泰黨)的鬥爭,所以他們才會選擇巴育、選擇新政黨。

兩黨鬥爭總是要有弊端的,看來泰國人民有些疲了。


垂垂老馬


泰國選舉委員會已經於24日晚上21:40公佈了統計92%選票後的非正式選舉結果,與他信、英拉關係密切的為泰黨在大選中獲得500個席位中的151席,這遠遠低於外界預測的165席,未來隨著選票的繼續統計,這個數字可能會被超越。巴育領導的國家人民力量黨獲得141席,可以說基本上保住了總理連任的基本盤,而老牌的政黨民主黨只獲得了35席,離目標100席相去甚遠。民主黨的主席、前總理阿披實向外界道歉並辭職。

泰國的民主黨在這次選舉中慘敗其實並不意外,因為民主黨的支持者大多為精英階層,也就是泰國的“白領階層”,選民大多集中在泰國南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但是隨著軍政府的上臺以及王室對軍政府的支持,泰國眾多的精英階層開始向王室支持的軍方靠攏,這必然會造成民主黨票源的丟失。而且軍政府及王室的支持者也大多集中在南部的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這就進一步爭奪了民主黨的票源。

而且從泰國的歷次選舉可以看出,泰國北部相對欠發達地區的選票大多投降能代表其利益的為泰黨。而北部欠發達的地區一直是為泰黨的票倉,這就造成為泰黨非常重視北部的選民,像泰國民主黨之類的精英派、軍方派等勢力很難插手這一地區。而北部欠發達地區與南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一直存在矛盾,那麼代表南部及精英階層利益的民主黨必然無法在北部取得過多的選票。

另外民主黨在吸引年輕選民上並沒有採取過於積極的態度,或者說已經有70年曆史的民主黨並沒有太吸引年輕人的政策和綱領,而這部分選民大多被大選的黑馬新未來黨吸引。在未來的組閣中,新未來黨可能會替代民主黨成為各黨派聯合組閣的新秀。

因此,可以說泰國民主黨的失敗是泰國第一黨為泰黨與第二大黨國家人民力量黨過度競爭的結果,又是一起第一與第二過度競爭,第三名失敗的典型案例。而且第三名民主黨還沒有對新興階層及新興政黨有所警覺,其失敗是必然!


昨思今明未武


泰國民主黨為巴育做了嫁衣,成功將巴育推選為泰國的民選總理,讓軍事政變的罪魁禍首成為了合法總統!
<strong>

泰國民主黨的挫敗,再一次證明“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誰掌握了一個國家的軍隊,誰就是這個國家的決策者。民主黨作為泰國精英階層的代表,居然在這次大選中失利,有點不同尋常。實際上是巴育在暗中搗鬼,巴育是軍方的利益的代表,還是皇室的代表,精英階層又都是文臣和貴族,自然明白巴育的實力和背景,他們集體倒向巴育,就是最好的選擇,巴育還能保他們的周全,能夠保他們的蛋糕,只有利益才是他們最關心的!<strong>

而作為支持他信和英拉的政黨,雖然票數領先巴育所在的泰國人民力量黨,但最終還是會向皇權和軍權屈服,給巴育讓路,不然結局和他信、英拉的下場一樣,主要的人物還是會被迫逃離泰國這個是非之地!<strong>

通過泰國這次大選,就可以說明,這個社會並沒有絕對的民主,都是相對的。作為泰國的國王哇集拉隆功,在利益和人民面前,還是選擇了權利和利益,並不喜歡他信黨派代表的最底層人民的利益,因為他信和英拉的政治主張,就是要把屬於皇室、精英階層的分給泰國最底層的老百姓,當初英拉就是因為高價收購泰國農民的大米,讓皇室和精英們的利益受損,讓才巴育這個軍方代表出來攪局!

巴育註定成為泰國的新任總理,而軍事政變和動亂會成為泰國人的家常便飯!


老鱷魚觀天下


截止昨天晚上,泰國官方在統計了百分之九十二的選票之後,得出了非正式的結果:巴育代表的公民力量黨得到了七百五十萬票,而素妲叻代表的親他信黨派為泰黨以七百萬票數稍微落後公民力量黨,但是阿披實所代表的民主黨僅僅獲得了三百一十萬票。初階段的票數被統計出來之後,阿披實表示自己沒能達到選票的預期,已經準備辭去民主黨黨首職位。民主黨的失敗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舊黨派已經成為泰國政壇變革的犧牲品;第二、泰國黨派之間的鬥爭存在極大的不公平性,勢力較大的黨派存在壟斷行為。

阿披實



近些年,他信、英拉所在的西那瓦家族與泰國公民力量黨(巴育的軍政黨)之間的鬥爭一直都存在著,或許是二者光芒太強,又或許是社會主流的推動,被稱為泰國曆史最悠久的民主黨逐漸被二者遮住了鋒芒。就像他信與英拉黨派所代表的泰國底層人民和巴育與泰國皇室所代表的泰國上層社會將民主黨所代表的中產階層夾在了中間一樣,民主黨被新興起的兩大勢力擠到了一邊,民主黨這種老牌政黨的落寞表現了泰國政壇正在趨向變革,新興的兩大黨派將引領泰國的政治主流。

泰國“紅”“黃”兩大政治主流


兩大新興的政黨可以將老牌政黨擠到一邊,也說明了泰國所謂民主的總理大選在某種意義上出現了競選資源的壟斷。一部分的壟斷是泰國社會階層分佈的現狀所決定的,畢竟貧富差距較大泰國的中產階層始終少於富人階層和農民階層;另一部分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壟斷,泰國大選的最終結果是由泰國議員投票決定,因此泰國大選最終是要在議員的席位上做出爭奪,與巴育政府所代表的公民力量黨對比,民主黨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輸了,巴育政府早就將參議院的250個席位收入囊中。在下議院的500個席位中的競爭,民主黨更是少的可憐,500個席位中,民主黨僅獲得35席。

手舉英拉畫像的紅衫軍


民主黨作為泰國曆史最悠久的黨派,它的失敗並不是偶然,因為它沒有順勢而為,中產階層的信念始終不及底層農民最有力量的信念,別看為泰黨也沒有得到參議院的任何一個席位,但為泰黨可以以700萬的得票率位居第二,也可以以取得下議院151個席位成為下議院席位爭奪戰的第一,對巴育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可以說巴育政府對議員席位的壟斷造成了民主黨和為泰黨的失敗,但民主黨的“完敗”和為泰黨的“惜敗”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為為泰黨得民心,而民主黨早已失去了民心。


黑先生1998



泰國此次大選最大的失意者不是他信、英拉鼎力支持的為泰黨總理候選人素達拉,她沒能創造奇蹟,獲得的議席低於預期,基本上與總理大位無緣,奪取下議院的控制權也極為困難,而是他信、英拉老對手、死對頭民主黨的候選人阿披實!

大選前,阿披實提出民主黨要獲得100個議席的目標,結果實際所得還不到三分之一。25日下午4點,泰國選舉委員會公佈了95%投票的計票的非正式結果,為泰黨獲得了下議院的138個議席,鞏固了泰國第一大政黨的地位;支持軍政府總理巴育的公民力量黨獲得了96個議席;民主黨的盟友泰自豪黨異軍突起,獲得了39個議席,超越了民主黨,躍升為泰國的第三大政黨;老牌的民主黨慘敗,只獲得33個議席,從泰國第二大政黨淪為第四大政黨;“小他信”塔納通創立的新未來黨獲得了30個議席,成為第五大黨,也算小有所成。另外,泰國發展黨與民族黨各獲得6各議席,國家發展黨與泰民族合力黨各得1席。

創立於1946年的民主黨是泰國曆史最悠久的傳統政黨,先後出現了寬·阿派旺、社尼·巴莫、川·立派、阿披實等總理,是泰國政壇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直到2011年的大選,時任總理阿披實被政壇新人英拉擊敗,逐漸走向泡沫化、分裂化、邊緣化,但知道24日的大選投票日前勉強維持著泰國第二大政黨的地位,外界也把此次的大選戲稱為阿披實與巴育、素達拉三人的“爭霸遊戲”。大選的初步結果公佈後,民主黨慘敗,令人跌破眼鏡。

民主黨是堅定的君主立憲制的忠實擁躉,也是軍方的支持者,在意識形態上屬於右派,長期都是泰國的中產階級與精英階層的代言人,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民主黨的支持者組成“黃衫軍”,與他信、英拉系的為泰黨的鐵桿支持者“紅衫軍”針鋒相對,連年惡鬥,成為泰國最難根治的頑疾。

巴育2014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的英拉政府,組建了軍政府,掌握了政權,遭致了多方的批評、質疑,但阿披實及其領導的民主黨對此一直態度曖昧,從來沒有公開批評巴育與軍政府,不像為泰黨、新未來黨等旗幟鮮明地反對軍人執政。

一直夢想著二度當選總理的阿披實經過權衡之後,才再大選投票前夕才表態反對軍人繼續執政,堅決拒絕與巴育結成聯盟。可是,他的這番姍姍來遲的表態來得太晚了,不僅沒能吸收反對軍人統治的選票,反而丟失了支持軍人執政的選票,兩頭不討好,並且在大選中得到了應驗:民主黨不僅慘敗,還丟失了根據地——擁有30個議席的曼谷是民主黨最重要的選區,也長期是民主黨的天下,在2011年的大選,民主黨在曼谷選區輕鬆擊敗英拉的為泰黨,拿下24個議席,而此次竟然只在曼谷選區獲得1個議席。誰能想到民主黨竟然潰敗到最主要的根據地、老巢曼谷被對手一鍋端了?

民主黨的選票與議席被誰搶走了?被軍政府總理巴育領軍的公民力量黨蠶食、瓜分了。民主黨的意識形態、政見、選民群體等等與公民力量黨相差無幾,重合度極高,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似的,兩黨都是王室、中產階級與精英群體的利益代言人,誰更強就能吃掉對方。公民力量黨是執政的軍方創立的政黨,不僅掌握著公權力與龐大的行政資源,還掌握著槍桿子,無能的阿披實的那張帥氣的臉龐怎麼能與之匹敵?

民主黨的基本盤幾乎都被公民力量黨蠶食,民主黨的大量選民都易幟為公民力量黨的支持者,嚴重泡沫化,再也沒有能量在泰國繼續呼風喚雨,更無力與他信、英拉系的為泰黨繼續分庭抗禮,這個角色已經被巴育領軍的公民力量黨取而代之了。民主黨黨魁阿披實本人在政壇則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滑鐵盧,堪稱隕落,其“泰國王室、中產階級與精英群體的代言人”身份被軍政府總理、公民力量黨候選人巴育輕鬆奪走,他成了巴育在大選中超出預期的“戰果”,大概率當選總理的墊腳石與註腳。

民主黨的地位被公民力量黨取代, “二超”從之前的為泰黨、民主黨,變成了為泰黨與軍政府總理巴育領軍的公民力量黨。同時,“豪強”也是舊貌換新顏,傳統的“豪強”被新晉的泰自豪黨、新未來黨所取代,但此次的大選並沒有為泰國政壇吹來新鮮的空氣,泰國政壇“二超多強”的格局並沒有發生質的改變,沒有改天換地,僅僅是不同的利益集團的勢力與地位發生了嬗變,利益集團重組了而已,並沒有觸及、改變泰國的根源性問題,更沒有拷問靈魂。未來五年,泰國必然延續著“二超政黨”惡鬥,他信、英拉、素達拉代表的草根階層與巴育代表的精英階層的兩大利益集團針鋒相對的衝突與惡鬥的舊格局、舊世界,泰國的新故事、新希望依舊難產。


飛狼


泰國民主黨是泰國的第二大政黨,在這次民主選舉中不但被巴育所代表的國家人民力量黨和西那瓦家族所代表的泰黨甩在後面,甚至選票還沒有作為“後起之秀”的新未來黨多。泰國民主黨領袖阿披實因為選舉結果與預期結果相差太多,辜負了支持者們的希望,也決定辭去民主黨主席職務。

資料圖| 泰國民主黨領袖阿披實


從這次老牌政黨的衰落可以看出泰國民眾對國內政黨態度的轉變,泰國民眾已經厭倦了老牌政黨之間的鬥爭,期待有新的政黨能夠代表人民不管變化的需求,這也就是為什麼新未來黨能獲得如此多選票的原因。

資料圖| 泰國新未來黨領袖塔納通·宗龍倫及


泰國民主黨這次大敗,也跟阿披實的對巴育政權態度“曖昧”有關,既想奪得總理之位,又不願意在明面上反對巴育,既然立場不堅定,那麼泰國民眾乾脆選巴育,因為泰國民主黨和人民力量黨代表的都是相同階層了利益。

而對於巴育所在的人民力量黨而言,能夠在民主選舉中擊敗“屢戰屢勝”的泰黨,更加奠定了軍政府在泰國的地位,總理大選的結果已經能夠確定是巴育繼續擔任總理了。此次民主黨敗選,人民力量黨也將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支持民主黨的民眾會向人民力量黨傾斜,這樣在以後的民主選舉中,更沒有哪個政黨能夠與巴育抗衡。

或許這次老牌政黨的衰落和新興政黨的崛起,將在泰國政界打開一個新的局面,泰國後面的政黨鬥爭將更加難以預測。


國際視角淺說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截至24日晚21:40,泰國選舉委員會公佈統計92%選票後的非正式結果,為泰黨在大選中獲得下議院500個議席的151席,國家人民力量黨獲得141席,新未來黨獲得83席,泰自豪黨獲得55席,民主黨獲得35席。

目前泰國大選雖然計票只完成92%,但一直被認為是民主黨傳統票倉的曼谷地區,這次選舉的30個下議院席位,民主黨只獲得1個席位。當得知投票結果後,民主黨領袖阿披實表示,大選結果未能達到民主黨的預期目標,辜負了支持者的期望,自己將對自負責,並宣佈辭去民主黨主席職務。

根據目前已知的投票結果,巴育所在的國家人民力量黨已經獲得了下議院的141席,另外上議院的250個席位都將由軍方指派產生,這就意味著巴育掌控的議席已經達到了391個,超過了法律規定的半數要求,下一屆總理將有巴育連任。

對於巴育獲得大選勝利,外界普遍不感到意外,而這次大選結果基本也在預料之中,但這次大選還是有兩處令人意外的地方:一是去年剛剛成立的新未來黨獲得520萬票排名第三,成為泰國這次大選最大的黑馬。二是傳統老牌政黨民主黨此次只獲得320萬張選票,排名第四,遭遇滑鐵盧。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一個新政黨的興起,必定就有一個傳統政黨的衰落。民主黨作為泰國曆史最悠久的政黨,曾經多次執掌泰國政權,這次突然的衰敗,確實令人唏噓不已。

據悉這次民主黨失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選民結構的影響。民主黨屬於老牌政黨,在年齡稍大的選民中擁有較高的支持率,但在年輕人當中,人們更喜歡新成立的新未來黨,這個政黨的競選綱領和年輕人的政治呼求頗為契合,深受年輕人喜歡,而目前泰國的年輕選民數量眾多。

二是民主黨的競選綱領與巴育所在的國家人民力量黨高度重合,兩個政黨的支持人群基本上是以中產階級和精英階層為主,而作為現任總理和軍方代表,巴育顯然人氣更加旺盛,更受選民支持。因此,在此次大選中,原來支持民主黨的選票基本上都被國家人民力量黨給吸走了。

三是人民觀念的影響。喜新厭舊是人們的普遍心理,民主黨作為老派政黨,已經執政多次,人們對其執政理念已經很熟悉了,難以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而大選選的就是預期,那些從未執政過的政黨更能給人帶來新的希望,而民主黨大家已經審美疲勞了,於是更多的人將希望寄託給了新的政黨。

所以,這次民主黨落敗看似偶然,實屬必然,未來的泰國將是年輕人的泰國。


大國縱橫



泰國大選結果民主黨失敗意味著城市階層的一個大挫折。泰國是泰國王室與軍隊統治下的君主立憲體制。在整個權力結構中,原來的精英就是曼谷以及大城市的城市階層,以及泰國南部的富庶地區的代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阿披實的民主黨。他們崇尚民主,反對軍人執政,幻想用法律的手段推動經濟,他們的主張在泰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力,這就是黃衫軍。過去20年的泰國政治就是軍人政變,然後把政權交給民主黨,舉行大選,又重新被奪走的循環,這個能夠奪走民主黨的政權的就是他信的紅衫軍。

他信的政治基礎就是以清邁為中心的泰國北部貧困民眾為主,他信黨政以後,在泰國內部推行民生主義,用一元醫療等政策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同時還與警方關係密切,勢力與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要超過國王,並且他信的政策也觸動了城市階層的利益,民主黨就一直攻擊他信,認為他就是沽名釣譽。但是民主黨卻沒有看清,他信的政策具有廣大民意基礎,所以在泰國選舉中是屢戰屢勝。每當軍隊政變推翻他信政黨的政府,總是民主黨出面接盤,這也使民主黨的信譽不高。當巴育領導泰國軍隊再次推翻英拉政府後,阿披實還是認為這次軍方會把政權交給自己,卻沒有想到軍方這次決定自己成立政黨,自己執政,這樣民主黨馬上就站到軍方對立面,要求軍方還政於民。但是,民主黨內部對此發生分歧,民主黨內部激烈反對他信,積極與軍方合作的勢力就退出民主黨,與軍方合作,成列了新的政黨祖國力量黨。

當泰國軍方修改憲法完成,逼迫英拉退出政界後,宣佈舉行大選。民主黨自認為還是可以與他信派為泰黨,巴育派的祖國力量黨三足鼎立。卻不想,自己的勢力範圍是曼谷等大城市,以及泰國南部,這部分勢力與巴育的祖國力量黨重合,又與新興的政黨衝突,民主黨又提不出新的方針,本來是保皇黨,還反對軍方,這等於自亂陣腳,,還沒有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如何能不敗?民主黨下一步,就是在強硬反對軍方的黨首阿披實辭職以後,與巴育的祖國力量黨合作,形成穩定的執政聯盟,還有一點生路,如果還是堅持反對軍方,最終將完全失去保守選民的支持,淪落為小黨,自生自滅。在泰國,每個政黨都有自己的支持基礎,民主黨只有認清這個或許,未來還有翻盤的機會。


橋本看日本


泰國時間3月24日晚上9點,泰國民主黨黨魁阿披實宣佈:民主黨未能在議會中嬴得100席,選舉失敗。自己作為黨首,引咎辭職。泰國民主黨是泰國的第二大黨,曾在2011年9月的選舉中拿下議會160席,黨首阿披實曾多次任總理。民主黨的支持者主要在曼谷與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地區,中產階級,社會精英層是其主要支持者。其政策一貫為維護君主立憲制度,倡導經濟自由,維護中產階級利益。


泰國的選舉,實質上就是兩部分:南方及曼谷發達地區與北方及依善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選民的對決。阿披實代表的是中產階級及上層的利益。而他信,英拉的“為泰黨”代表的是下層人民的利益。亳無疑問泰國這樣的國家,下層勞動人民是佔多數的。他們雖然沒權力,但有選票。這就是英拉,他信在民眾中總是獲勝的原因。他信,英拉在經濟上傾向下層民眾的政策自然得到了民眾的歡迎。但卻觸動了精英階層的奶餎,以至造成被政變下臺,至今流浪在外。

那麼,民主黨這次為什麼失敗呢?因為民主黨的政治主張與巴育領導的人民力量黨的訴求,大同小異,如出一轍。人民力量黨把民主黨的票都吸走了,除了民主黨的鐵票,贊稱和擁護民主黨主張的,對人民力量黨這樣一個有軍方背景,有王室支持的政黨,沒有不支持的理由。因為巴育對他們的利益更有保障。民主黨在業已開出的票中,獲得了80多席,排名第五。可以預計:在未來的日子裡,只要存在軍人支持的人民力量黨,民主黨只會式微。民主黨想再起,除非軍隊中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