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線為什麼要“過橋”,你知道嗎

提起米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起源於我國雲南地區,是名副其實的中華傳統風味小吃。由於它她由米制成,色澤潔白,有韌性有嚼勁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想必各位還沒吃飯的夥伴們一定饞了吧。

米線為什麼要“過橋”,你知道嗎

米線中最具特色的,想必就是過橋米線了,雲南過橋米線,那可是雲南地區的招牌美食,那麼你知道為什麼要叫過橋米線,“過橋”兩個字是怎麼來的呢?

這要說起過橋米線的由來,那可是有一段歷史了。相傳,清朝時期滇南蒙自市(今雲南省紅河州下轄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他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

米線為什麼要“過橋”,你知道嗎

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秀才疑惑的問妻子:“這是什麼米線?”娘子看了看身後的橋,靈機一動,說:“過橋米線”。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也為紀念這位賢妻,“過橋米線”的說法便流傳至今。

如今的過橋米線,出現了許多新奇的做法,更符合現在人的口味。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這是我上次逛街的時候吃到的,叫張一碗雲南過橋米線。口感爽口,湯汁鮮濃,米線都是好米做出來的,價格也不貴。它的蘸料也很豐富,有好多種,看著就挺有食慾,各位小夥伴們可以去吃一下。

米線為什麼要“過橋”,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