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當我們為中華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深深陶醉時,無數人更想一品那蜷縮在味蕾中的東方味道。其實我們甘肅的地方特色美食也絕對稱得上是甘肅人的一大驕傲。讓我們一起來慢慢品味不可不知的甘肅美食!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甘肅

小吃寶典

蘭州臊子面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臊子面是蘭州市著名的漢族傳統麵食。據說是由唐朝的“長壽麵”演化而來,成為老人壽辰、小孩生日及其它節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壽延年”之意。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豬肉、黃花、木耳、雞蛋、豆腐、蒜苗及各種調料做成臊子;再用鹼水和麵,反覆揉搓,然後擀成厚薄均勻的麵皮,用菜刀切細,在鍋內煮熟。食用時,先撈麵條,再舀臊子,湯多面少,則臊子鮮香,湯味酸辣,麵條細長,筋韌爽口,成為養豐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餚。

牛奶雞蛋醪糟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奶和米酒的香氣真讓人陶醉,吃起來蛋花柔軟, 滑嫩爽口,香甜略酸,真是色香味俱全,各種乾鮮果星星點點,色彩斑斕, 能窺其一斑之人,便覺口水四溢,實乃罕世佳餚。

西瓜泡饃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民勤西瓜是無汙染的綠色食品,不需任何金屬刀具,只在花蒂處,用大姆指甲掐一行印引,揮動巴掌拍打一分為二,將幹饅頭摁入瓜瓤,食之,清涼爽口,是大漠中特有的美食。泡過的饅放入口中,甘短甜清香,酥脆綿軟,嚼之有血有肉,有筋骨有骨,有聲有色,百吃不厭。食後肚圓體泰,身心清爽,豪氣頓生。

三套車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三套車是指茯茶、行面、臘肉三樣食品,它們是組合起來,捆綁在一起賣的,如三駕馬車一樣,缺一不可。少了一樣,便不完美。

武威麵皮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武威麵皮子,可以說,全世界也沒有與此相同的麵皮子。它與釀皮最大的區別在於,麵皮的調料是糊狀的,就是武威人俗稱的“糊醋”。麵皮子價廉物美,色澤誘人、其味酸辣涼爽,柔韌可口,是一種大眾化的地方風味食品。

張掖搓魚子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搓魚子是當地人的叫法是搓魚面的俗稱。是甘肅張掖特有的漢族麵食小吃。將麵粉用鹽水和成麵糰,擀成0.5釐米厚的面張子,切成四楞麵條,左手拿麵條子,右手在面板上將麵條子分段搓成一寸長的、兩頭尖的面魚,叫搓魚子。因其成品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做法略顯複雜,下功夫才可學會。

牛肉小飯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張掖小吃源遠流長,品種之多,不勝枚舉。 小飯中“飯”的是面塊,而非米。將面切成飯粒大小,過水煮熟後,澆上勾好味的湯滷配料,湯中的面宛如飯粒,粒粒分明。

嘉峪關烤肉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嘉峪關的烤羊肉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嘉峪關的羊,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中草藥。礦泉水是指祁連山融化的雪水,中草藥是指遍佈戈壁灘的駱駝草。的確這裡的牛羊肉肉質鮮嫩,入口無渣,沒有羶味。

酒泉糊鍋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應該就算“糊鍋”了,賣糊鍋的店主在店門口架上一口大鍋,湯料用雞湯,投入蠶豆粉汁,成糊狀,再加蠶豆粉製成的粉塊、粉條、以及雞絲、肉片,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放入配好的湯中即成,其味鮮香,突出姜與胡椒的辣味。

敦煌驢肉黃面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驢肉黃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號稱中華一絕,敦煌黃面細如龍鬚,長如金線,柔韌耐拉,調湯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

天水呱呱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如果說西北人喜食辣,那麼天水呱呱可是典型的辣味小吃。若初食者,面對滿碗流紅的呱呱,定會咋舌、冒汗。而當地人尤喜以呱呱為早點,一些男女幾乎“不可一日無此君”。

漿水面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天水漿水面有清熱解暑、治療疾病之功效,可單獨作飲料。在炎熱的暑夏,喝上一碗漿水,會使人感到清涼爽快,又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

慶陽土暖鍋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慶陽暖鍋其實就是一鍋大燴菜,但經過特殊的用具(最好是砂鍋暖鍋)和木炭火的加熱,會有一種天然食物的香味。一般通常都是春節期間才吃暖鍋。或者自家人享用,或者作為待客的美食。

平涼:靜寧燒雞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靜寧燒雞是甘肅省靜寧縣的名食,亦稱靜寧滷雞,它以形色美觀、鮮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紅、肉香味厚、爽口不膩,馳名甘、陝、寧等省(區),人們形容其“聞香千里外,味從雞肉來”。

鍋盔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平涼鍋盔,城地處絲路道, 南來北往商賈笑。 地域風味飽眼中, 平涼鍋盔美名高, 直徑尺餘厚寸五 重達五斤麥香飄。 饋親贈友是佳品, 人人吃後都說好。

白銀:靖遠羊羔肉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靖遠羊羔肉具有溫中補氣、健胃益腎之功效,已走出靖遠,成為華夏飲食文化一朵絢麗的奇葩。贏得了“名揚西北三千里,香引五湖四海客”的讚譽。

一窩絲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一窩絲”以酥、脆、香為貴。其選料、水溫、和麵、切面、拉麵及時間火候上都很有講究。剛出鍋的烙餅油晶晶、黃橙橙,色、香、味俱佳,吃起來香噴可口,是家庭和單位迎賓待客的上等食品。

臨夏:東鄉手抓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東鄉手抓是臨夏頗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已有上百年的製作歷史。過去吃者向以手抓之,這便是“手抓”一詞的來歷。現已不用手抓著吃了,但仍用“手抓”這個詞有一種流傳:“說起手抓,想起臨夏”,“客人來了,不吃頓手抓,枉來臨夏”。

河沿面片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河沿面片久負盛名,主要得益於其獨特的風味,這種“面片子”柔滑勁道,湯油而不肥,肥而不膩,味道醇厚,原汁原味,卻又鮮美無比。

甘南酥油茶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酥油茶的歷史迄今已有千餘年,《格薩爾王傳》中就有關於酥油茶的記載。酥油茶既能產生很大的熱量,喝後可禦寒,又能生津止渴。

隴南洋芋攪團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洋芋攪團是甘肅隴南小有名氣的小吃。以玉米麵攪團最為常見,兼有蕎麥麵攪團,洋芋,雜麵攪團等多種形式。

油麵茶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油麵茶,是東鄉族人的一種冬令傳統營養飲食。時至嚴冬季節,生活在西北高原上的東鄉族人家,戶戶都要熬油麵,滾油麵茶。人們清晨出工,上班前,總要喝一大碗淳香可口的油麵茶來增熱量,驅嚴寒,補身子。

金昌羊肉墊卷子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相傳是牧羊人在山中的午餐,支起一口鐵鍋,燃起柴火,丟入羊肉,鍋開、收沫,在肉塊上擺上麵糰,簡單而快捷,箇中滋味、難以言表,食者有嚼舌之快,觀者有碎齒之恨。

定西:隴西臘肉
甘肅各地神奇小吃寶典,每次回家鄉都要飛奔去吃!


隴西臘肉歷史悠久。豬肉的肥瘦肉相間(俗稱五花肉),且帶有藥性,滋味純美。瘦肉燦豔似紅霞,瘦而不柴;肥肉晶瑩若瑪瑙,肥而不膩,微帶透明,加上鹽、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種佐料醃泡和太陽暴曬而成的肉,色美味鮮、風味獨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