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巨頭的至暗時刻:優酷裂變 愛奇藝廣告收入下滑

視頻巨頭的至暗時刻:優酷裂變 愛奇藝廣告收入下滑

“這是我們的至暗時刻。”3月27日,一位互聯網巨頭中層感慨。事實上,隨著經濟增長放緩、線上流量見頂,“瓶頸期”幾乎伴隨了每一個線上細分行業,對視頻平臺,亦是如此。

3月26日,阿里集團招聘官方微博發佈信息稱,阿里大文娛新財年新增1800個崗位需求,涉及阿里影業、優酷、UC、大麥、阿里文學等多個業務線。此前,優酷裁員、內部整頓消息遍佈全網。前述消息都是事實,但都只是片段,此次變化的背後邏輯是,阿里對優酷的再整合,清除原優酷總裁楊偉東留下的種種影響,此前,楊偉東因涉貪腐被警方調查。

同一天,愛奇藝發佈公告稱,計劃發行10.5億美元六年期可轉債。據路透社獲得的條款清單顯示,這批可轉債的年息在2%至2.5%之間。愛奇藝還希望其成本能夠低於最近發行的其他可轉債。這筆交易還附帶最高1.5億美元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因此最終的總髮行規模可能達到12億美元。這是愛奇藝不到半年時間內,第二次發行可轉債。

當下,資本市場對於視頻平臺的評價是,缺乏亮點與想象空間。以愛奇藝為例,其股價最高飆至46.23美元,3月26日收盤價為22.87美元,跌幅過半。“各家視頻平臺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相對而言,擁有大量粉絲的B站更具想象空間。”一位知名投資人分析。

深度整合

眼下的調整,對優酷不啻於一場機遇。

從微觀上,優酷調整主要在於部分重合業務,與阿里影業整合及人員的再調整。

從宏觀架構上,則是阿里系高管對於大文娛板塊的再分工。在去年底,繼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樊路遠接替楊偉東任優酷總裁一職後,大UC事業群總裁朱順炎成為了阿里大文娛創新業務總裁,除繼續分管大UC事業群外,他還執掌了原本由楊偉東負責的阿里音樂業務。同時,阿里遊戲已調整為互動娛樂事業部,負責人由阿里文學CEO黎直前(宇乾)兼任,黎直前兼任阿里大文娛CFO。大麥網由常揚(劉墉)負責,常揚還分管了大文娛的藝人經紀業務酷漾娛樂。此外,常揚兼任阿里大文娛CPO及分管阿里巴巴集團在北京業務的人力資源體系。樊路遠、朱順炎、常揚等,都擁有相對深厚的阿里背景。

在楊偉東時代,優酷內部與阿里生態確實存在相對摩擦。“楊偉東做事風風火火,很多人圍著他,但他在阿里體系內很微妙,職位很多,變動也多,有些本應優酷佔主導的活動,最終是其他高管負責。”一位優酷前員工透露。

前述前員工也坦承,阿里入主優酷後,確實有著種種不適應,最後也影響了優酷戰鬥力。“阿里帶來了大數據理念,數據考核一切,但文娛行業大數據不能解決一切,最終結果是 ‘數據造假’,當然,我們確實規範了很多。感覺阿里的人不太看得上老優酷人。”他說。

在優酷擁有決策權的楊偉東,似乎並未很好的彌合這一問題。楊偉東離開後,給阿里再整合優酷帶來轉機。有影視行業公司負責人坦承,感覺現在的優酷,要統一且乾淨很多。但另一頭的質疑在於,新高管們均沒有太多娛樂產業背景。“老樊最近在拜訪很多業內人士,其實很多行業的東西都可以學,畢竟阿里資源在這裡,現在的優酷要更有效率。”前述負責人道。

愛奇藝則是一如既往的資金問題。財報顯示,愛奇藝從2015年開始,現金流缺口(經營性現金流+投資性現 金流)不斷擴大,2017年為負66.5億元。過去3年半,愛奇藝累計融資 389 億元,平均每年融資111億元,遠高於奈飛(過去8年平均融資10.8億美金)。國金證券研報預計,愛奇藝 2018 年的現金流缺口增速為50%,達到99.8億元。“假設2019年現金流缺口不增長情況下,愛奇藝賬上現金只夠燒 4個季度,實際上在3個季度內就需要啟動新一輪的融資,而且每年融資額要保持100億元左右的規模。”國金分析師稱。

廣告收入下滑

視頻巨頭們面臨的共同局面是,佔據重要比例的廣告收入下滑。

國金證券研究所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7年,移動互聯網廣告的CPM(千人成本)上漲了320倍,CPC(點擊一次計費)上漲了201倍。但到2018年底,前述指標都出現了 25%的下跌,基本回落至2016年下半年水平。對於這一狀況,有投行人士分析,主要來自需求的大幅下跌。“在互聯網廣告方面開支最大的幾個行業,遊戲、電商、 快消品、3C、房地產等,2019年並不樂觀,必不可免減少廣告支出。冬天愈加猛烈了。”他說。

具體業務上,在去年Q3,愛奇藝在線廣告服務收入同比減少4%,為人民幣24億元(約合3.489億美元)。在Q4,愛奇藝廣告營收22億元人民幣(約合3.205億美元),同比增長9%。

對此,愛奇藝CEO龔宇表示“謹慎樂觀”。他在四季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稱,品牌廣告方面,今年會繼續從電視品牌廣告的份額分流一部分到視頻廣告,但由於宏觀經濟影響,增長有限,“信息流廣告在愛奇藝廣告收入的佔比較低,但是整個市場有兩個不利因素,整個市場的廣告庫存供應量在增加,競價需求沒有明顯增長,導致平均價格在降低。愛奇藝會繼續約束不健康的信息流廣告,因此,這方面的增長也是謹慎樂觀。”

騰訊視頻反應相對較好。財報顯示,去年,騰訊媒體廣告收入增長23%至人民幣183.06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受騰訊視頻廣告收入增長所推動。但騰訊第四季度淨利為140.26億(20.44億美元),同比下跌35%。

視頻巨頭面臨的另一個局面是,短視頻與B站的入侵,這是一場用戶時間的爭奪戰。隨著快手等APP的異軍突起,短視頻也給愛奇藝們帶來壓力。

另一頭則是投資人們心頭好B站,其財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收41.3億元,同比增長67%;GAAP淨虧損 5.65億元,同比虧損擴大207.5% 。

“B站自帶粉絲,流量成本很小,變現可期,這在國內只有這一家。”前述投資人稱。 事實上,自帶流量、社區屬性強,也不太依賴渠道聯運的B站,在遊戲代理的成功率和利潤率上,都存優勢。

“目前,國內真正具有創新性的文娛項目,所以我們投了B站。”一位阿里高層曾如此表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