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符拔是什么

在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中,动物往往能够发挥非常奇妙的作用。当地有特色的动物,有时会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关系友好的国家。这些作为和平使者的动物,凭借各种萌,往往能够轻松俘获众多的粉丝,高效的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友情。

在当代,最为驰名的和平使者,莫过于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了,虽然这些大熊猫并非赠送给外国,而是租赁给他们的。能够得到一只大熊猫,对外国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奢望。可熊猫一旦莅临外国,立刻就能引爆万人空巷且经久不衰的熊猫热。蠢萌的熊猫,只需要打个滚或者摔一跤,就能轻松收获无数欢呼与尖叫,就能萌化无数老外的小心脏,真是“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其实,把动物作为国礼赠送,并非近代才有的。在古代,不同国家间进行交流交往,很早就把动物当做国礼来赠送。西汉时期,张骞凿空西域,贯通了东西方之间交流交往的大通道。来自中亚、西亚乃至于罗马的使节与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东方的中国。这些使节,有的就是带着自己国家的动物来到中国的。在两汉时期,统治现在伊朗的是安息帝国。早在汉武帝时期,安息帝国就曾向汉武帝赠送大鸟卵,也就是鸵鸟蛋,汉武帝收到后,大悦。到了东汉时期,安息帝国与汉帝国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了,安息送来的动物种类也更多了。《后汉书》记载,安息帝国曾经送来过师子、安息雀和符拔。这里的师子,就是那个时期广布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亚洲狮,而安息雀是条支大鸟,就是曾经栖息在今日叙利亚一带但现在已经在亚洲绝迹的鸵鸟。可是,符拔是什么呢?

符拔,这个名字显然不是汉语,而是某种外国语言直接音译过来的名字。既然这种动物没有中文名字,那么,它应该在中国没有分布。《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安息帝国赠送给东汉的符拔,“形似麟而无角”,即符拔的长相类似麒麟,只是没有角。麒麟是我国传说中神兽、瑞兽和仁兽。成书与东汉的《说文解字》有言:“麒,仁兽也,麋身、龙尾、一角;麟,牝麒也。”即,麒麟这种动物,雄性叫麒,雌性叫麟,身体长得像麋鹿,尾巴像龙,头上长着一支角。如此说来,貌似麒麟的符拔的长相应该就是这样的,身体像麋鹿,尾巴像龙,但是没有角。可是,有这样的动物存在吗?

号外-符拔是什么

图1 麒麟:麋身龙尾

另外,明代永乐年间,榜葛剌国,即孟加拉地区的一个古代小国,曾经派遣使臣追随郑和船队来华,向大明朝进献麒麟。当时的文人留下了《瑞应麒麟图》,记录这一盛事,可是图中却赫然屹立着一只长颈鹿。看来,明朝人认为长颈鹿长得就像是麒麟的模样。那符拔会是长颈鹿吗?应该不会,否则,《后汉书》绝对不会舍弃长颈这个典型外貌特征,而用虚无缥缈的“形似麟而无角”来描述符拔。

号外-符拔是什么

图2 瑞应麒麟图:麒麟or长颈鹿or符拔

鉴于中国没有符拔,符拔又长得像麒麟,对“符拔究竟是什么”百思不得其解的古人,就开始发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了,结果却走上歧途,误入怪力乱神的窠臼之中。唐代颜师古在给《后汉书》做注的时候,就引用了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的意见,说:“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此语一出,符拔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从此就万劫不复了,从此以后,符拔就告别人间、登上仙界,成为了与貔貅、天禄、辟邪等等类似的神兽,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符拔的形象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符拔的真实身份也就越来越渺不可考。

号外-符拔是什么

图3:两角者或为辟邪

可是,颜师古引用孟康的话来解释符拔,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孟康说的桃拔长着一支或者两支角,而《后汉书》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符拔没有角。孟康所说的桃拔,显然不是安息帝国送来的符拔。

其实,孟康这句话,是他给《汉书》做的注解。《汉书·西域传》记载说,乌弋山离国“有桃拔、师子、犀子”。乌弋山离国是当时在伊朗东部的一个国家,大致与安息帝国同时存在。孟康的那句话,是给“桃拔”二字做的注解。应该说,孟康认为的符拔和桃拔是同一种动物,还是靠谱的,但他说桃拔或者符拔长有角,而且还有的长一支角,有的长两支角,这就是异想天开的主观臆测了,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样的动物是不存在的。

《汉书》的相关记载表明,当时的伊朗东部地区确实是有符拔这种动物真实存在的。除了安息帝国曾经向东汉赠送符拔之外,《后汉书·班超传》还记载说,“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子”。也就是说,大月氏,即统治中亚的贵霜帝国,也曾经向东汉政府赠送过亚洲狮和符拔。《后汉书》关于外交的记载是真实而严肃的。因此,符拔,一定是真实存在于西亚和中亚地区的一个物种,绝不是什么貔貅、天禄、辟邪这样的怪力乱神。

那么,神秘的符拔到底是什么?

其实,符拔并不神秘,就是条纹鬣狗。

号外-符拔是什么

图4 符拔就是我了

条纹鬣狗是一种分布于非洲北部和东北部、中东地区以及印度北部的大型猛兽,与非洲草原上的非洲二哥斑点鬣狗是近亲。条纹鬣狗的皮毛是白色的,长有斑斓的黑色条纹,背部长有鬃毛,后躯低于前躯,脖子粗状,尾巴长且浓密,咬合力惊人,战斗力非常出类拔萃。符拔,从高大上的麒麟沦为猥琐的鬣狗,落差似乎大了一点。可是,这是相当靠谱的。

第一,条纹鬣狗的分布范围与《后汉书》关于符拔的记载非常吻合。条纹鬣狗在中东地区有分布,而在两汉时期,这里正是安息帝国的势力范围;条纹鬣狗在印度北部也有分布,在东汉时期,这里正是贵霜帝国的势力范围。

第二,条纹鬣狗的相貌与麒麟有相似之处。条纹鬣狗没有长角,其蓬松的尾巴虽然不能说非常像龙尾,但还是有几分神似的,其背部的鬃毛与传说中麒麟背部的连绵的甲片也有七八分相仿。而且,曾被明朝人呼为麒麟的长颈鹿,前腿长后腿短,背部长有鬃毛,而条纹鬣狗也是前腿长后腿短,背部也长有鬃毛。

第三,条纹鬣狗的相貌与其他史料关于符拔的记载一致。除了《后汉书》记载过符拔之外,《南齐书》也记载了符拔的存在。《南齐书·芮芮虏传》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芮芮虏)献师子皮裤褶,皮如虎皮,色白毛短。时有贾胡在蜀见之,云此非师子皮,乃扶拔皮也。”这里的芮芮虏,就是南北朝时期称雄北方草原的柔然,柔然曾经向南朝赠送了一张狮子皮做的裤褶,裤褶是一种胡服,这种狮子皮像虎皮,但是颜色是白的。当时在四川经商的中亚粟特商人看见后指出,这不是狮子皮,而是扶拔皮。毫无疑问,扶拔就是符拔的异译。柔然地处蒙古草原,当地自然没有符拔,也没有狮子,可当时的丝绸之路沿线的西域各国是受柔然控制的,柔然获得符拔皮并不困难。柔然人虽然不识货,但见多识广的粟特人是识货的。因此,符拔皮就是白的,而且很像虎皮。条纹鬣狗的毛色就是白的,而且身上长有黑色条纹,酷似老虎的黑色条纹。这也证明,符拔就是条纹鬣狗。

另外,在阿拉伯语中,鬣狗这个单词的发音是“al buba”。古代汉语音译中亚和西亚的词汇时,常常b/p/f不分,比如,波斯与法尔斯实际是同一个词,拔汗那、破洛那以及费尔干纳实际是同一个词。所以,西亚语言中的“buba”被古汉语翻译成符拔,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此,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基本得出结论,符拔就是条纹鬣狗,而不是传说中的神兽。


分享到:


相關文章: